浅谈嵊州根雕的艺术特色

2017-07-28 16:21邢林兴
神州·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根雕形态艺术特色

摘要:中国木雕艺术在中国源远流长,经过三千多年的演绎和传承,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从家具陈设到雕梁画栋,从屏风玄关到把玩小件,从古建园林到现当代装潢装饰,雕刻艺术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它已经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中国木雕艺术的百花园里,体现古朴自然,巧夺天工,天人合一的根雕艺术则是中国雕刻艺术中的一朵新秀。

关键词:根雕;形态;艺术特色;魅力

所谓的根雕,根也,植于土中,自然造形;雕也,艺术在造,意境再生。根雕艺术是从物态相似,艺术独立,到潜藏入地,抽象成境,都是通过匠人之心手合一,千雕万琢而成,加之自然造化,因此,形成了根雕其独具艺术形态和风格的艺术体系。根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产生和发展,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文化历史的不断进步,逐步萌生发展的。经过嵊州根雕艺人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嵊州根雕已经形成了以下几大特色。(见图1)

一是雕刻精到,天人合一。嵊州根雕注重根材的自然形态,又强调雕刻的造型技巧,在手法上追求“少雕多留”、“以少胜多”,让自然造型和人工雕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天人合一”的妙趣。如作品《仕女》,创作者在保持根材整体材质美感的前提下,对人物内在精神和脸部表情作了恰如其分的刻划,那圆瞪有神的双目,紧闭的衣袖,垂肩的秀发,将唐代美女杨贵妃的神态刻划得惟妙惟肖。其他部分一概顺其自然,崖柏固有的起伏形体及肌理、疤痕转化为仕女双手紧闭靠拢的动态及身上披着的衣裟,使人在“天人合一”中感悟艺术的大美。国家级根艺大师郑剑夫的“诸子系列”、“唐女”,国家级根艺大师吴筱阳的“笑狮罗汉”、郑兴国的“夸父逐日”等无一不是天人合一的精美之作。

二是材质精良,格调高雅。嵊州根雕所取根材较为广泛,但都突出材质的精良,如甘肃的香柏、广西的紫柚木,越南和印度的黄花梨、紫檀,山西的黑格粒等,有的甚至来自世界各地。用这些材质雕刻而成的根雕作品,往往顯得气质华贵,格调高雅。近年来,嵊州的根雕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还成功开发了古沉木根雕艺术这一新产品,给嵊州根雕注入了新的活力。古沉木又称阴沉木、乌木、炭化木,石化木,是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深埋在江河湖泊底层的枯木残根,随着年代的久远,枯木残根在水底泥沙中浸泡和磨压,形成了古朴凝重、铜打铁筑般的效果。古沉木的色泽大多近似于黑色,用这种色调雕就的作品深沉厚重,具有高古气韵和深奥的精神内涵。“寒江独钓”、“长眉老僧”、“钟馗夜巡”、“一苇东渡”等古沉木雕作品,无一不显得古朴厚重,高贵典雅。

三是题材丰富,品味脱俗。经过二十多年的耕耘,嵊州根雕在题材的开掘,表现内涵的拓宽,艺术品位的提升上取得了明显突破,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中国根艺美术协会主席马驷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周锦云等领导和行家的高度评价。嵊州根雕创作题材十分丰富,既有取材于古代文学的题材,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主题;既有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也有反映自然百态的作品;既有弘扬传统美德的寓意,也有倡导时代新风的传递。嵊州根雕艺人既着眼于作品形象刻划的准确,更能够透过作品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思想的陶冶和情感的交触。佛道神话人物是嵊州根雕常见的题材,艺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开创新意,升华作品价值。如达摩重点刻划了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给人以启迪。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意蕴,使嵊州根雕独具艺术品味,广受人们的欢迎。(见图2)

根雕艺术是中国木雕艺术领域里异军突起的一朵奇葩。有人说根雕艺术就是变废为宝,变简陋为精致,让残缺为古雅,使狰狞为亮丽,这是对根雕艺术的精神境界和人文境界的高度赞赏。根雕艺术更是一种创新艺术,它在继承中国木雕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和增长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诉求为目标,通过精湛的雕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赋予自然造物的创新理念,给大众以美的享受,同时进一步推动着中国根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有人用文字来书写人生,有人用影像来记载人生,有人用金钱来衡量人生,而根雕创作者则是用一斧一凿一刀在树根上雕刻着自己的人生,雕刻着美丽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吴永强.因材施艺:根雕艺术的选材与创作[J].雕塑,2014,(06):62-63.

[2]柯义森.根雕独特造型艺术审美探析[J].雕塑,2014,(03):58-59.

[3]黄叶云.浅谈根雕造型艺术的意义[J].中国集体经济,2014,(05):73-75.

[4]孟泽林.浅谈根雕艺术的选材[J].科技信息,2011,(20):267.

作者简介:邢林兴(1966)男,浙江嵊州人。现为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嵊州市艺博园工艺雕刻厂厂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根雕形态艺术特色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根雕艺术成收藏新宠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琅琊榜》浅评
根雕艺术品正逐步进入收藏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