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中,其体制日益完善,与此同时,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中,创新教育也逐渐成为呼声最高的发展趋势。什么是创新教育,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怎样评判创新教育效果的好坏,这些关于创新教育的基本问题都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笔者试图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实践成果以及一些教育现状,对以上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创新教育;现状;实施方法
一、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向来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但在狠抓基础教育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以考试作为教育评价模式的“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过分强调考试的作用,过分重视分数的表象,考试成绩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同时,也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改變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够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下面就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学习成功的事例
教师要想具备很强的创新教育能力,首先要学会学习优秀的教育方法,通过学习,才能快速的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古人有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古代著名军事学家鬼谷子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他总是先让学生们共同去做一件事,借以考察学生的擅长,以便因材施教。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是得到锻炼,还是受到不良影响。教师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是保证小学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四、环境的创造
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开设创新教育的前提。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教师也就不可能引发学生学习、质疑、发现的动力,也更不可能谈得上创新教育。
学习心理环境即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种种因素。学生心理积极亢奋还是消极低落,是主动探究还是被动接受,是轻松愉快还是沉重痛苦,是自由宽松还是压抑紧张……
五、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夯实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宽厚的基础知识是一个人创新的必要条件。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强调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定位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把目标定在基础上,如前所述,即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等。切不可起点太高,大搞攻关创新和创造发明。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开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类似的问题,通过触类旁通,引导学生自主发散思维,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做别人所未做,敢于想别人所未想,敢于言别人所未言,不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新品质。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好奇心是小学生所具备的最可贵的意识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珍惜,只有学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才会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研究。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千万不要扼杀儿童的好奇心。教师一定要抛弃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要多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或组织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启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
(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对观察的现象提出疑问,才有可能碰撞出思维地火花。也只有对问题进行适当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拥有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习惯的保持也会使得分析问题有量变转为质变,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两者形成很好的互补促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加强典型思维的方法的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针对小学生独立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差,但是模仿能力较强的状况,加强典型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利于重点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通过模板利用自身较强的模仿能力去解决相似的问题,从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独立的锻炼。独立的解决新的问题,也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更多的信心去挑战新的知识。
(六)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无论好坏,一旦养成,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这现在对于未成熟懂事的小学生更加明显。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减少面对挫折的次数,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长期受益,教师要一环紧扣一环,一步不让,严格要求,逐步使学生养成习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成果的产生依存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这种思维和能力,必须从小培养,从学生时代开始养成。因此,小学教育在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儿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儿童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开发儿童的潜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通过科学的创新教育。有利于同学们快速轻松的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信心的保持,兴趣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
[2]张晓锋.3461系统学习方法[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5).
[3]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75.
[5]张仁贤.心灵启示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黄全愈.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张叶叶,湖南省怀化市,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