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梅
现代人,吃饭要快餐,阅读讲究速读,传递有快递,连走在路上都是形色匆匆。有一个词“刷”非常形象,刷题,刷屏,“刷刷刷”快得稍纵即逝。在如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就连语文阅读学习也有了速成班。但是,语文的学习是最应该慢下来的。
快是技术,只有慢才是艺术。有一项运动自行车慢骑,只能在骑的过程中保持慢速,恨不得相对静止,才能取胜,可是如果太慢就会摔倒,反而越快越能保持平稳,慢其实更多了乐趣。因此,快速记忆,快速阅读,快速提分,不能说不好,起码对语文学习缺少沉淀,刷的成分更多。因此,请慢慢来学语文。
一、慢才能理清意蕴
朱光潜的学生到他家中,看见庭院落叶,层层叠叠,急于打扫,他拦住了:“我好不容易才积到这么厚,可以听到雨声。”很慢很慢,树才卸去盛装,落下一地美。怎么会多余?怎能不珍惜?更美的预见是,雨滴弹拨落叶,会发出平时听不到的雨声,地面要的是渗透、流淌——悄无声息,落叶层叠却是要挽留保全——有声有色。等到这一日,又该是多么的缓慢呢?这份敏感、清醒,这种心怀美好的慢慢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美吧?语文的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层叠累积的过程,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等待美好的过程。语文的学习,重在体验,这个过程有阅读,有笔记,有冷静的思考,有思想的成长,这些都是记忆的层叠痕迹,是刷不来的。这些只有慢慢去理解和蕴藏,才能形成丰富的意蕴。
阅读一篇文章,先要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段落层次,明确文章主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做许多标记,写下批注或阅读笔记,那些发黄的书页会记下阅读的痕迹,记下思想的成长。如果能慢下来,就会记下冷静的思考和沉醉的阅读体验,有些精彩的片段还会反复咀嚼,这些会和文章一起成为阅读的遗存和记忆的宝藏。只要你肯慢下来,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意蕴惊喜。
二、慢才能品出韵味
读书有时候只是消遣,停留在读故事,真正的学语文是学习语言和文字,增加人生的分量。如,大家都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因为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但仔细品,就会发现这是苏轼在自己外放时,在孤独无助中,面对一轮明月,体悟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哲理后,跨越时空的界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祝愿,理解至此一层,词的境界才高远。如果继续了解苏轼,就更能品悟到苏轼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的旷达乐观的胸襟,再结合苏轼后期的贬谪生活,对苏轼这位大家就会更加崇敬之至。因此,请慢慢来,品语文。
三、慢才能形成底蕴
最近《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冠军才女,可是很多人更赞赏主持人董卿的文化底蕴,精准的评价,信手拈来的诗词名句,这都是和她坚持读书分不开的。这是常年如一日的慢功夫,靠刷,靠装,都是形不成的。语文的学习,不是单单认识几个生字,会念几句诗句,更多的是每天每天,坚持再坚持,慢下来,相信它總会在未来的某个日子让学习它的人更加出色。慢下来,才更有力量,也会收获更多快乐。
比如,有人去逛北京城,都安排得满满的,而有人却坚持步行逛北京城,虽然要花很多时间。但是,每次说起北京的时候,有的人就有很多话要讲,住处有什么地标建筑,周围有什么景,哪趟车,卖什么好吃的,哪些饭店有特色,等等。听着这些描述,出租车司机很快就能找到某个住处,还以为这样的人是本地人呢。正如纪伯伦所说: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慢下来,会欣赏到更多的风景,慢慢学语文,会形成更加丰厚的底蕴。
四、慢也是一种修养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电话是懒人和文化水平低之人交际的好办法。他说:“比起电话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而来。”你看,语文阅读既能增加学识,又能提高修养,但是,请你一定慢慢来。
歌里唱的好:“马儿呦,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也请慢慢走,慢慢欣赏语文中那无限的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