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经典诵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7-07-27 21:20胡祖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炎黄子孙弟子规国学

胡祖明

经过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虽历经沧桑,仍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学阶段诵读国学经典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经常诵读国学经典,能够对学生积词累句、品味优美佳句、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怀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意义重大。

一、在诵读中感悟国学经典的美妙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学习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国学经典涵盖了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经常诵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只有反复诵读经典美文,对文章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会体会到国学经典的奥妙所在,才会在文章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方面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对国学经典中的名言警句、优美段落进行不断的吸收和积累,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才会自然而然地得以提高。读写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国学

国学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中,可以让学生明白:如果小时候不认真学习,到老了的时候后悔也没用,从而教育学生要趁年少认真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从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可以让学生懂得怎样爱国;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可以让学生明白为了崇高的理想坚持不懈地追求的态度。可见,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可以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文明礼仪,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三、在课外阅读中感受国学的魅力

国学经典是炎黄子孙的魂,经过国学经典的熏陶,不仅能使学生热爱学习,还能使学生懂得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道理,促进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中华上下五千年,给炎黄子孙积攒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弟子规》是人生的第一规,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千字文》由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不仅可以教学生识文断字,还可以让学生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外经常指导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并成立国学诵读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愉快的研读中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遇到难于理解的问题,可以小组通力合作,翻阅相关的课外书籍,共同解决诵读国学中遇到的难题。

四、在仿写中体悟国学的写作艺术

学习经典,学的不仅是现成的词句,更要学习如何遣词造句。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学生学的不只是贯串始终的虚词“也”,也不只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样现成的句子,学生更要领会此文一气呵成、曲折而富于变化的句势。在赞叹这样高超的写作艺术之时,古为今用,这恐怕是学生学习国学的真正精髓之所在。

总之,利用活泼的形式在学生心中播下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接班人,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炎黄子孙弟子规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弟子规
改革开放四十年
弟子规
“炎黄子孙”称呼的文化内涵及现代意义
炎黄子孙与龙的传人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弟子规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