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岁时与诗词鉴赏

2017-07-27 18:59杨洪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茱萸文学性风俗

杨洪艳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认真研究古代节日风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移风易俗,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节日与节俗的意义

节日是相对与日常日子而言的,它是古人通过对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的观察和把握而约定俗成的;节庆民俗则是与农业文明的发生、发展同步萌芽出现的,最终形成了一系列适应自然环境、调谐人际关系、传承文化理念的禁忌、占候、祭祀、庆祝、娱乐等活动项目。历史地看,特定節日里的特定节庆民俗活动,自先秦时期就已经略见端倪,到汉代则已基本定型,其后又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发展、起伏沉淀,传统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一致遵循和享用的一整套文化通则和文化符号系统。

古人用诗句把这种符号意义表现了出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节日岁时是许多文人抒发情感的载体。

1.“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万象更新,时序观念,成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规划的参照系数。

2.“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强调团圆,向往团圆。苏轼的《水调歌头》有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诗句,都体现出逢节而向往团圆的含义。

3.“佳节清明桃李笑”(黄庭坚《清明》),喜庆、闲暇、欢乐、温馨,娱乐活动。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元日》,就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二、节日岁时与诗词创作

中国古代诗歌篇幅有限,对传统节日风俗的描述怎么可能不是零星片断呢?中国古代诗歌,与非文学性的一般文章相比,由于形式的限制,在介绍古代节日风俗时,自然不如后者详细、周全,这是其短处,但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也有其长处,这是非文学性的一般文章无法企及的。众所周知,包括诗歌在内的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因此,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已经不是自然形态的社会生活。作家在丰富的现实生活面前,既不能仅仅拾取其中的一鳞半爪,又不可能包罗万象,兼收并蓄。我们学过的诗词作品中已有很多关于节日岁时描写的句子,如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王羲之《兰亭序》,杜牧的《清明》、韩翃的《寒食》。

1.节日风俗的图画。非文学性的-般文章.对节日风俗的叙述,自然可以做到不厌其详;但古代诗词,却绘声绘形,突出节日风俗的特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使读者如亲临目睹。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长安城的元宵,火树银花,明灯灿烂;圆月在大,清辉遍地。在灯月交辉中,人潮涌动,车马喧哗。歌妓们艳如桃李,她们—面走着,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作者把长安的元宵夜景写的流光溢彩,灿烂辉煌,无异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长安元宵节的图画。

2.节俗心理的形象体现。民俗心理是一种在民俗形式中蕴含的群体的对于具体民俗较稳定的意识定势。民俗心理形成之后,往往对于民俗生活具有相当大的反作用。反作用之一,即表现为习惯性对民俗生活的直接影响,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九佳节,正是阖家登高,遍插茱萸,共避邪恶,相互祝福的节日。正是这些节日习俗牵动了这位离乡背井的游子的思亲之情,使他一吐为快。这种情不是单方面的,作者想象,远在华山以东的家人们,在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时,同登山巅。他们每个人都佩带芳香的茱萸,也正在为“少一人”而深感遗憾,确乎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见这“情”是由节日触发,强化起来的。由此看来,“每逢佳节倍思亲”者,岂只是王维兄弟,实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正是民俗心理的一种表现。

3.生动形象的文学描绘。非文学性的一般文章,也会言及人物的心理变化,但多笼统简略,难见时人心态。古代诗歌中,有些作品很注重描绘人物心理,不论笔墨多少,都能够曲尽其妙。如宋代词人晏殊的《破阵子》词,描绘了少女斗草的心态,其词云: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土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后段写得特别生动:采桑少女斗草获胜后,瞬间的心理变化,感情的起伏,以及喜悦的笑容,天真的笑声,虽是三言两语,却活灵活现,格外让人感到生活的温馨可爱。在这两首诗词中,无论是人们求吉祛灾的心理,还是少女游乐时,瞬间变化的微妙,都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能够看清古人在节俗活动中的内心活动,对认识古代节日风俗,显然是大有助益的。

猜你喜欢
茱萸文学性风俗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词的吸收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怀念一枝茱萸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后现代中国电影娱乐性对文学性的裹胁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
虚拟的自由:创新与消解
跟踪导练(四)4
漫话茱萸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