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玲
笔者多年从事初中历史课教学,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困扰。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一点:如何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与考试之间的矛盾问题。历史故事那么丰富跌宕起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加之巨大的考试压力,使学生兴趣索然,使本来有趣的历史课变成枯燥的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难以在心中留下印记,更不用说对学生的三观产生重要影响。
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掀起了一轮研究王阳明心学的热潮。王阳明是明朝中期重要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倡导知行合一、致良知之说,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人物。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漂洋过海,对近代东亚产生重要影响,更是被日本思想界称为明治维新的思想武器。近代日本走向现代化强国中,很多关键人物都是把王阳明当做思想导师。在接触学习王阳明思想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历史教学实践,笔者坚信阳明心学对指导提升历史课教学质量也将有一定指导作用。
王阳明在《训蒙大意示教读》(教读是教师)一文中明确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阳明先生明确提出在中小学生教学中要根据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其兴趣,使其“中心喜悦,进不能已”,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失去兴趣,导致其“偷薄庸劣,日趋下流”。如何解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应试教育之间矛盾,是摆在每个有责任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
阳明先生特别强调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否正确,在《答顾东桥书》中指出:“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出发点是从良知开始的,不是从私欲开始的,我们所做的事情才有可能正确,从而得到好的结果(皆得其理)。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出发点呢?国家在中学设置历史课程的初衷是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增长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师的开展教学的出发点应该与此一致。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开展教学时,首先是要反思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出发点是为了更多学生取得好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彰显我的教学水平高,得以晋高级职称?还是为了能够支持学生掌握更多历史知识,培养其良好人格,扩充其良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支持学生生命的成长,向着正确方向发展,是教师最根本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教师的价值也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从自己的私欲出发,学生内心一定是有体会和感受的,最终也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可能最终会出现“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局面。
在教学工作生活中,我们的私心难免时时出来作怪,影响干扰我们的最初正确的出发点。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阳明在《大学问》对“格物”作了有别于朱熹的不同阐发:“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与自己的私心作斗争,不被私欲蒙蔽,战胜自我,人才能不断成长,实现真我价值。王阳明强调“事上磨”,教学工作过程发生的各种事情,正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在工作中完成自己的人格修炼。
在具体开展历史教学时,需要解决升学考试知识点与学生兴趣点如何统一的问题,既如何引导学生对应试知识点的兴趣。阳明先生早期致力于倡导“知行合一”,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阳明先生认为,对一个事物的了解是不断深入的过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知,思考是行,正是在这知与行相辅相成得作用下,才得以获得真知。
在具体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不断深入的思考,使其探究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从而获得自己的判断。这种经过深入思考后的判断就会深入学生的内心,形成长久的记忆。众多的历史事件彼此相连,没有孤立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彼此内在的关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大局观和辩证唯物史观。使学生在学习分析大量历史事件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完整知识架构。大量的应试考点正是分布在这历史知识架构之树之上的,学生参加考试就成为其检验学生知识结构完善、精确的试金石,实现应试知识点与学生兴趣点的知行合一。
良好的教学出发点和构想还需适当的教学方式与之相对应统一。马克思唯物辩证强调形式服务于内容。如何改进讲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趣味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创新和尝试。很多人惧怕创新,认为自己不够聪明,没有渊博的知识,种种想法障碍我们去尝试和进取。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铅铜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最可宝贵的就是人人都有良知。阳明将之比喻为精金,圣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金子的纯度不同,如果我们能去除那些杂质,我们也同样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与圣人相同的事业。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缺少创新的想法,而是缺少创新尝试的勇气。因为多数人都为自己的私欲和执念所蒙蔽,如有些人会想:干嘛创新呢?成功了我也不见得能得到啥好处,失败了得我承担责任;还是安全点好,创新是上面的事情,我只是照着做而已。从内心深处抹杀了创新尝试的想法和勇气。
然而时代毕竟在向前发展,不同时代学生的要求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整个国家教育体制都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教学一线的教师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创新转型,并将之定位国家战略。学校需要给教师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机制,教师本人则需要根据教学实践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引入视频教学、组织学生研讨、辩论,鼓励学生历史人物角色扮演,结合当下流行的影视题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这是一个变化巨大的年代,教学的主体正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学的焦点也将从知识灌输转向支持学生心智成长。诚如孟子所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支持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解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应试教育的之间的矛盾,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终身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