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问题研究报告

2017-07-27 18:57魏源
商情 2017年21期
关键词:财会核心院校

魏源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还远远没有达到社会需求。本报告通过分析当前高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水平和现状进一步探讨为了使高职财会学生具备应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1.我国高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

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职业核心能力内容的八项规定,结合财经行业特点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财会专业学生应主要具备六个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 即语言沟通与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自律和耐挫能力等,才能适应财经行业工作的复杂局面,更好地发挥职业专门能力的作用。

1.1 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弱。根据对近几年我院财会专业学生的调查,接近 80%的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模糊,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欠缺。这一点也符合一般情况。调查显示,只有 13. 39%的学生觉得自学能力很强, 13.86%的学生对学习感觉轻松。90. 2%被调查的教师认为学生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抱怨学习条件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由于大部分学生比较偏重专业课学习,教师对行业企业的工作经验不足和课程教学组织设计能力不足,使学生接受职业专门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和素质的训练较少,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1.2沟通与合作能力欠缺。在自我封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既不愿意和父母、老师交流, 与他人交流也比较少,多数同学喜欢网络交流。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所进行的全国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發现,就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 35项基本工作能力看,高职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 5项能力中“有效口头沟通”排第一,但通过几年学习这种能力得到的满足感却排在后两位。这种现象在财会专业的学生中表现也比较突出。

1.3信息处理和分析判断能力欠佳。信息处理能力包括获取、处理、交流、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等。高职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就职于财经行业,每一项业务或重要工作都会涉及对众多信息的获取、整理、评价和分析。就目前的培养情况看,高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很薄弱,对于教师布置的有关市场调查训练项目,多数学生不仅在设计项目调查表方面显现能力不足,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根据环境对市场进行比较好的分析和判断。

造成上述职业核心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多方面,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管理的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力度、教师的课程设计与组织等方面存在缺失。例如,在培养方案设计上,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受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虽然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但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本质改变。训练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项目、平台较少,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核心能力等方面不足,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考核制度设计,这些都制约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我国高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培养工作面临着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等。如何做到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手,高职院校要改变职业教育观念,构建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教学理论体系,培养学生会计职业综合能力,高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铺厚加宽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石。没有适应未来发展的厚实够用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较为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没有高品位的人格素养,而仅仅注意培养职业专门技能,学生在未来长远的就业道路上就很难厚积薄发,展现出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事业发展的基本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技能毋庸置疑,但专门技能的培养、应用和发挥离不开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根据财经类相关专业的特点和需要搭建公共基础课平台,激发兴趣, 启迪智慧,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自律和自控能力、语言沟通与合作能力等。

2.2 在专业课教学中凝练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学科体系讲授一门课程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原理,帮助学生弄懂重点与难点。在高职教学中,课程教学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学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加强专门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体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同时,得到相关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

3.财会专业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的改革探索

3.1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财会工作是一项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应遵循的总体指导思想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应该能够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路应是:第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应以行业企业会计岗位特点为基本出发点。第二,产学结合,进一步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学校与企业应相互沟通。

3.2岗位实习。校企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何提高职业能力,是在校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这个问题找到了新的答案。无论从培养 与财会岗位“零距离人才”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增强教师实践知识以及丰富案例取材的角度来看,开展校企协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都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是整个专业教学的最终环节,是学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工作的桥梁,是从学校教学顺利地过渡到实际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4.总论

面对财会职业几近饱和的就业市场状况,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未来应当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高层次发展,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改变目前实践模块投入不足的局面,在保障实践模块资源投入的前提下,积极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发展各自的专业特色方向,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财会核心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