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提升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提高教师作文课的教学质量呢?其实,只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准确把握作文的主题,想明白应该写什么、怎么写,才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一、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融入文章的源泉——生活。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必须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就是用文字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要让学生知道,只要用心去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和事是值得写的,当自己眼里的生活丰富多彩了,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会“美丽”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多观察、多思考,广泛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各种细节、各种情感,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让学生作文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每次作文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几天甚至几周就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思考,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这样一篇作文的准备周期一般不是一两课时,而是根据具体要求,可以是一周,甚至几周。
二、欣赏点评,在写作实践中提高思考兴趣。
批阅一篇学生作文,用挑剔的目光放大它的不足之处,还是用欣赏的目光去挖掘它的闪光点,都会留给学生产生的影响。前者只会让学生看到的总是自己的缺点,感觉越写越没意思,而后者却会让学生对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兴趣越来越浓,哪怕是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的作文并没有什么进步。寫作实践过程中“诚于嘉许,乐于称道”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要真情朗读学生作品,二要尽量使用对话式评语,三要让学生把作文“用”起来。
真情朗读学生作品。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与赞许。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写作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常常利用晨读、鉴赏课或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绘声绘色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动情地赞扬文章的佳妙之处,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的观察与思考予以充分肯定,然后迎着全班学生敬佩的眼神,报出作者的姓名,着力创造一种隆重的氛围。这样不仅可以直接激励优秀学生更好地去观察思考,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其他学生努力写好作文的积极性。
尽量使用对话式评语。为了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睁大眼睛竭力在学生习作的字里行间找优点,一旦发现点滴进步,便立即运用对话式语言为学生写评语,就像是与面对面地对学生予以热情的鼓励。例如:“××同学,这个词用在这里十分准确,你真是个注意观察的孩子,继续努力!”这样的批语,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老师不仅注意到了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而且一直在关注着他的每一点进步。同时,注意尽量用委婉的语气提出修改建议,如批语之一:“××同学,你把海边写得这么美,我都想去啦!可我还想知道你是怎么玩的,能告诉我吗?”又如:“ 加上一些表现心里激动、高兴的词语,我想你的‘生日会更热闹些。注意积累哦!” 这样不仅可以更容易地让学生接受老师的修改建议,而且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和思考,掌握提高写作能力的技巧。
让学生把作文“用”起来。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特别注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把自己的作文“用”起来。如,让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学期末进行装订,做上封皮,定期在班里展出、交换阅读,让学生有种“出书”的感觉。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写”以致用的目的,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感受作文带来的成功与自豪。
三、读写互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强思考能力。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让阅读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心灵,每个新学年一开始,可以让每个学生制定一个自己的读书计划,并定期进行督促和指导。针对大部分学生书籍较少的现状,可以在班级搞一个图书角,把师生喜爱的书籍带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把图书角搞得小有规模,让全班的读书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在组织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鼓励学生多记,记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指导学生多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帮助学生不断增强思考分析能力,为写好每一篇作文打好基础。
周玉静,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