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承担着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任,深受广大师生的关注。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高中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是在实际写作中由于素材积累不足,创作的内容相对空洞,可读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素材积累意识,能够在写作中恰当运用精美的语言,准确表达思想情感,写作出高质量的作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方面。通常高中生写作的文章大多千篇一律,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甚至严重偏离主题,很少出现才华横溢、文采飞扬、有特色、有个性的作文;同时部分学生在作文中词不达意、无病呻吟、内容相对空泛,大多敷衍了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文化积淀薄且生活体验少。二是教师方面。①读写脱节。高中写作应做好读写结合,对每个单元的读写对应点进行准确把握,通过仿照段落或句式等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学写,通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相互渗透来增强教学效果。可以说,仿写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方法之一。②写作太少。高中生的作文数量较少,一个学期基本只有五至六篇大作文,甚至有些班级一学期只写两至三次作文,致使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不高,缺乏丰富的写作经验。③读的太薄。通常学生的阅读量较少或对文章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过多围绕文章内容来进行阅读指导,指导阅读的深度不够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阅读基础薄弱,继而影响学生的写作。一般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读中学写,有利于巩固字词、积累优秀的词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表达方式。④要求过高。以优秀作文为例,将学生的习作和作家的创作混为一谈,学生的习作仅仅属于练笔作业,而作家的写作则承载时代精神,两者具有本质性的区别。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从学生日常生活需要出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文从字顺、明确具体地表达意思,不能用作家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习作。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素材的积累是高中语文写作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文采飞扬与才华横溢的文章,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通过积累写作素材,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增强自身的审美兴趣及阅读兴趣,还能提高理解能力与写作水平,为整体语文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写作素材的积累重在平时,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课下与课上的结合,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要时刻关注写作素材,不能只在平常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中一以贯之,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写作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一般情况下,写作素材具有不系统性、零碎性和宽泛性的特征,是作者结合生活实际而收集形成的材料;而写作需要从生活出发,并不是原样照搬生活,因此积累写作素材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写作素材十分丰富,这是因为阅读无穷无尽、生活多姿多彩,写作素材的积累需要选择、欣赏和鉴别,而高中生的精力和时间相对有限,因此必须要善于选择与鉴别素材,继而积累到有用而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素材的积累策略
(一)加强阅读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但是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轻课外、重课内”的情况,写作教学和课文教学相脱节,导致学生知识面窄、阅读量小,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要想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多背、多读、多感,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用脑去记、用心去品,要求學生及时摘录平时阅读中的优美句段篇章。同时教师在写作教学环节,可以指导学生适当放宽视野,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阅读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名人传》《飘》等,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部分,提高文学素养。此外,教师可以科学安排阅读课,鼓励学生借助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摘录精美的语句,丰富写作素材,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或者是引导学生有选择性背诵积累课本上的精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为写作提供素材,使文章论之有据、言之有理。
(二)善于化用材料关键语句,延展材料内涵
有些写作素材的事例多是具有完整详细叙事的中长篇故事,高中生可以适当化用这样的事例,尝试提取能体现习作中主题、概括事例内容大意的关键语句,并通过改写来化用于习作中。以《出格》这一作文为例,学生可以选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出格”的爱情故事来阐明“出格就是与众不同、超过一般”的观念。由于该故事绵长曲折,不可能用简短的一句话进行概括,因此学生可以尝试改写其中能够体现习作主题的关键性语句,继而保证写作素材的合理应用。如将“文君年轻美貌,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当时文君在家守寡”这一语句改写为“卓文君,未嫁新寡,艳冠四方”。不仅可以简要交代两人的爱情故事,还能表现出两人爱情的“出格”。当然学生对写作素材加以化用时,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促进学生习作语言“文采”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从长篇幅的写作素材中准确概括内容,不仅可以避免写作中照抄实例的情况,还能更好地服务于习作中心观点,强化习作文采,提高语言表达的层次。
另外,学生对写作素材加以化用时,可以结合素材的主题内涵进行适当化用,当然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表达能力,如改写、筛选、概括等,具有一定的思维创新能力、延伸拓展能力、内涵挖掘能力等。如在写关于“爱国”主题的作文时,学生可以结合“昭君出塞”这一事例,将其作为写作素材,然后充分挖掘素材内涵,延伸拓展素材主题。如《西京杂记》中记载了王昭君的不幸,并将其不幸归结于画工身上,这种思想内涵可用于个人不得志的相关主体中;又如诗人王思廉在其诗歌《昭君出塞图》中,从不同角度来延展了“昭君出塞”的思想内涵,认为国家民族的衰弱致使很多妇女成为牺牲品,将主题上升为民族危亡的高度,使王昭君的悲剧更具历史意义。
(三)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感悟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如果学生头脑中拥有丰富的色彩,写文章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接触自然和社会,善于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人与事,用大脑思考、用心体会、用耳聆听,使学生能够有效捕捉素材,开发写作的源泉。同时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运用生活资源,利用电视网络等开拓生活空间、了解社会。当前有些高中生认为只有写出轰轰烈烈的事才有意义,没有必要写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因此在实际写作中产生“无米下锅”的感觉。其实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都有其生活,只有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则会发现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也可以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首先,“处处留心皆学问”。看电视和读报纸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如时事热点、影视台词、广告语等,学生可以通过搜集整理来恰当运用到作文中。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生活,将生活当做提供写作素材的源泉,对生活内涵进行深入体会,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获得丰富有用的写作材料。其次,“于细微处见精神”。通常在大的背景下来透视小事,可以体现文章的深意,如班上大部分同学爱喝饮料,将空瓶到处乱扔,其中某位同学提议收集这些空瓶再卖掉,所卖的钱作为班费。这虽然是一件极为细小的事情,但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节约、环保等角度来写作,从而通过生活小事来反映社会问题,文章耐人寻味、警策有力。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出好作文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该立足实际,让学生了解素材积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加强阅读积累,善于化用材料关键语句,延展材料内涵,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感悟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心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形成系统完善的素材库,提高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写出高水准的作文。
卞红泰,江苏常州市新桥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