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瑛
摘 要:“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顽疾,其形成有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主观原因。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诵和背诵,并就朗诵和背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改变“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困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朗诵背诵;英语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10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65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英语教学,学生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付出了比学习“母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最终却达不到语言课教学能听会说的要求,运用英语的能力自然得不到发展。
一、英语教学面临的尴尬及原因
学生从小学初步接触英语,到中学英语作为一门主要课程来学习,甚至在大学取得英语四、六级证书,学了十几年英语的成果,往往只能应付各类考试答卷。在实际运用中,普遍存在“有耳听不懂,有口说不出”的现象,形成了“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能进行交流,即能听会说。既听不懂又不会说的学习成果是不完整的,这样的现状急需改变。
“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成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缺少主动实践的意识和机会,词汇的积累量和听说的训练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正如我们学习“母语”一样,在浓郁的环境中,从简单的字词句的模仿到熟练的应用,经过了一个长期不断地学习和训练。而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听、说、读、写,与人交流,全部用汉语,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和实践仅仅局限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虽然在课堂学习中也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接受了一定的听说训练,但这种训练的强度和密度以及掌握的熟练程度远远比不上母语的学习程度。再加之课后缺乏主动训练,课堂上所学的课文内容,重要的句式、短语,在课后也很难复习、巩固,更谈不上运用,时间一久就会生疏,不能做到熟能生巧,达不到有耳能听懂,张口就能说的要求,听说能力自然不能得到提高。
英语教学实践证明,持之以恒的朗诵和背诵,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是解决目前学生学习英语中存在“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状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助推器”。
二、朗读和背诵必须从起始年级抓起
朗诵和背诵必须从起始年级抓起,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初一学生来说,虽然在小学阶段有四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也仅仅是认识几百个单词、听得懂说得出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而已。初中英语从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的学习和对教师的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内容更加丰富,要求更高的英语课程和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的,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学生这一积极的心理反应,认真落实好朗诵和背诵教学的任务,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开好头,起好步。从一开始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朗诵和背诵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有目的、系统地选择一些经典段落、精彩范文、英语小诗或谚语作为材料,教给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方法与技巧,抓好任务的落实和效果的检查。督促学生按时高效完成任务,并且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大量的朗诵和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量多了,句式掌握的多了,学生敢开口说了,能听懂了,兴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英语这门课的学习也就容易了,“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也将得到改观。事实证明,只要学生能像学习汉语一样,把该读的内容大声、流利、标准地读出来,把该背诵的内容能够熟练地背诵出来,并积累一定量的英语知识,其英语成绩一定不会差。而大部分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原因都在于初始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诵和背诵习惯,没有大量的语言材料输入与积累,导致学过的词汇、短语、范文等记忆不深刻,朗读不流畅,进入高年级即使有想学好英语的愿望,但该读的不会读,该记的没有记住,困难重重,导致对英语学习望而却步,逐渐丧失信心,终至放弃。
三、朗诵和背诵的特点
1.朗诵和背诵不受环境和时间、方式限制,是可以随时随地就能进行的学习方式。一是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可给学生规定具体的朗诵背诵的内容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不同的形式,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朗诵和背诵活动,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英语语言的能力。二是朗读与背诵不受环境和时间的制约,只要学生有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课内外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朗读、背诵,都可以模仿和实践。三是朗诵和背诵的方式灵活多样。教师规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后,学生可灵活安排时间和方式来完成。它可以独自进行,也可以与同学互相指导进行,相互检查、相互纠错,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2.朗诵和背诵是一个语感形成和材料积累的过程。所谓语感就是一种直觉,能够比较直接、迅速地对语言现象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诵的多了,背诵的多了,就会在大脑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和习惯用法,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英语就能够运用自如。语言能力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词汇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可能很注重词汇的积累,但是单纯地记忆单词的字形、字义,这并不是真正的词汇积累,也不能真正地掌握词汇。学习词汇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通过语境及上下文的意境来理解、记忆、体会词汇的各种用法和意义。通过朗读和背诵掌握词语的字形及字面意思,还可以更为精确地记住词组的搭配以及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不仅仅停留在“识记”层面,而是提高到“运用 ”层面。由此可见,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及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朗诵和背诵获取。因此,长期规范的朗读和背诵是培养语感和积累词汇的有效途径。
3.朗诵和背诵是一个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过程。口语是语言能力的基本标志,加强口语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和努力方向。在朗读和背誦过程中,学生通过模仿纯正、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发音和语调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相关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英语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试想你可以脱口而出的句子,还听不懂、不会运用吗?
学生英语中存在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现象,是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朗诵和背诵虽然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却是很有效的,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朗诵和背诵应成为每个英语教师的共识。
参考文献:
[1] 徐红叶.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3(2):129.
[2] 游章菊.诵读——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法宝[J].大江周刊(论坛),2013(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