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血糖监测的误区

2017-07-26 18:34周思萍
人人健康 2017年13期
关键词:尿糖糖友高血糖

周思萍

糖友在日常血糖監测中容易走进一些误区,看看你有没有走进过下面常见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测血糖前故意少吃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听过,那无疑是愚蠢的行为。可是在糖尿病管理中,很多糖友也会犯“掩耳盗铃”的错误,那就是每次测血糖前少吃一点。他们这种“作假”的行为使得医生很难作出正确的指导。

正确的做法:糖友检查前一定要和平常一样的吃饭,并且告诉医生自己是否进行了剧烈运动、是否抽烟、是否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是否服用了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与某些类型的血糖、尿糖试纸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等,以帮助医生分析检查结果。

误区二、只监测空腹血糖在糖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平时只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基本靠猜,只要餐后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不会监测。有一部分糖友认为,餐后高血糖是饮食造成的,只要每天合理控制饮食,血糖就不会高,哪怕是餐后血糖高了,随着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血糖也会慢慢降下来,没有监测的必要。其实餐后高血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能够控制好餐后血糖,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研究表明,餐后2小时血糖每升高1毫摩尔/升,死亡的威胁相当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升高7毫米汞柱。

同样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也有关系。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会增加糖友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而且也会加速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进程。所以说糖友要加强餐后血糖监测,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正确的做法:糖友们不仅要定期监测餐后血糖,对于餐后血糖值的控制范围也要了解。《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指出,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要控制在10毫摩尔/升以下,尤其是对于老年糖友或并发症较严重的患者,要放宽血糖控制标准。但对于中年以下及病情不重的患者,由于轻度的高血糖就对血压、心血管有不利影响,因此,要尽可能把餐后血糖控制在7.8毫摩尔/升以下。

误区三、自我感觉评估血糖高低自我感觉很难正确感知血糖的高低,当糖友们的血糖稍高于正常时,您可能没有自我感觉,但是身体已经在发生变化,细胞和血管已经受到损伤;当血糖远高于正常,您可能会感觉到高血糖带来的轻度症状,如疲乏、易怒等,但很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归因于年龄或压力等原因,如果血糖长期如此,就会发展为眼部、肾脏和神经等损伤;如果血糖水平非常高,自我感觉会很明显,多尿———在夜间也会起来小便,可能会感到非常累,喜怒无常,家人可能会以为是更年期或者抑郁等引起的。很多人会把高血糖引起的症状归结到其他一些常见原因上,而忽视了高血糖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正确的做法:为了避免高血糖影响身体而不自知,糖友们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千万不要靠自我感觉评估血糖。

误区四、检测尿糖代替血糖一些糖友认为尿糖也是糖尿病的检测方法之一,因此用尿糖检测代替血糖,只要尿糖是阴性,就觉得血糖没问题。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当血糖超过一个界限,也就是糖阈值,就会出现尿糖。但是尿糖不能准确地反映血糖值,因为它受尿量、肾功能、肾糖阈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它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进行尿糖检测是没有意义的。尿糖检测的意义在于受条件所限不能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且肾功能相对稳定的时候,那么可以进行尿糖的自我监测,作为暂时的替代方法。

误区五、餐后2小时血糖就是饭后2小时血糖这种误区让很多糖友每次都是吃完最后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血糖。

正确的做法:计时从第一口饭开始算起。因为不同的人吃饭时间是不同的,有的人吃一顿饭只有10分钟,而有的人可能要50分钟,尤其是在外吃饭时间会更长,如果这时从餐后开始计时,早已过了血糖升高的高峰。

误区六、病情稳定后就不用监测血糖了很多糖尿病患者想摆脱糖尿病的“帽子”,一旦病情稳定了就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不需要再继续监测血糖这种“繁琐”的操作了,只要每天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就可以了。大家都知道人体血糖水平是受到饮食、运动等各种因素影响的,所以一天之中血糖是在不停变化的。生病、生气、剧烈或过少运动等情况都会引起血糖波动,这时都应当及时监测血糖,避免血糖骤然升高也要预防低血糖发生。

正确的做法:即便是病情稳定的患者,也需监测血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指出,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测量的次数,一般一周测4~8次,具体监测方案还须咨询医生。

猜你喜欢
尿糖糖友高血糖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
血糖正常而尿糖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