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淑贞
说起吕光贤老人,浙江省玉环县的门球爱好者几乎人人知晓。只要天气晴朗,清晨7时的玉环县老年大学门球场上,总会出现吕光贤老人打球的身影。他满头白发却神采奕奕,身形消瘦却依然笔挺。
1923年出生的吕光贤,1943年就读于玉环简师,期间他组织了抗日少年训正团;1945年与他人成立了玉环简师青年民主研究会,担任主要联络人;1947年入党,担任青南小学校长等职,后转入地下工作;1949年参加第5期青训班后,先后担任永嘉县委警卫队第二中队事务长等职;复员回乡后,先后在双龙小学、小普竹小学等多所学校担任校長等职务,1984年离休。离休后的吕老仍继续发挥余热,除了整理玉环党史材料外,还担任城关办事处关工委副主任。为丰富晚年生活,他打过乒乓球、练过太极,一次偶然机会接触了门球。
“那是1989年的夏天,我如往常一般去环山小学操场晨练,发现有人在玩新鲜的运动———门球。我心想这运动不费力,挺适合老年人,便加入了他们。从此我把门球场当成昔日战场,把门球看成是一颗颗射入敌人阵营的子弹,一练就成瘾。”吕光贤老人回忆道。
当年条件有限,没有专门的门球场,环山小学的沙地操场就成了他们的“球场”。每天早晨6时多,趁着小学生还没开始做早操,他们就带着准备好的1条绳子、4根铁条、3个铁质小门及自己用木头做的球棒,围成一个门球场开始打球,一打就是2个小时。慢慢地,大家养成了每个晴好清晨打门球的习惯。在日复一日的打球练球中,吕老与一群结伴打球的人也结下了深厚的“门球友谊”。
“我们曾经一起多次参加县市的比赛,拿下了许多的第一名、第二名。”吕老家中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1995年洞头县请他当教练参加浙江省门球赛时的纪念杯及4本厚厚的相册,里面全是他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参加比赛的获奖照片以及和队友的留念照。吕光贤老人拿起相册,一边翻看一边如数家珍般说起了当年比赛的情景。
随着年事渐高,2006年开始,吕老渐渐退出了县级以上的比赛。不过,县里的门球比赛上,他仍是玉城队的一名“老将”。平时,吕老也时常被其他门球队请去当教练。
“打门球,瞄准是基本功,讲究的是心静、身正、气定、手稳,和拿枪打仗一样。”吕老一边说道,一边给一名门球爱好者做起了示范。只见吕老站在距离第一个球门不远的地方,手持球棒弯着腰,目光左右扫视一下后,挥起不锈钢球棒轻轻一推,球棒撞击球发出“咚”的一声,球就顺利通过了小门。握杆、瞄准、击球等一整套动作干净利落,完全看不出是个年过九旬的长者在打球。
打一圈球下来,吕老的额头布着细汗,坐到了树荫下,细数起门球带给他的好处。
“门球这项运动,总结一下就是‘小动身体,大动脑筋。球场上,队员们没有身体的碰撞,即便体能再差的老年人也能参加,我想我会坚持到打不动为止。”吕老说,打门球不仅可以活动四肢,还要动脑用心,就跟下象棋一样,选择合适的路线,给对手制造困难。锻炼眼力的同时,延缓了大脑的衰老。
“我现在看书还不戴老花眼镜,耳朵也不用戴助听器,四肢灵活,每天下午还和老伴去公园打打太极。”说起这个,吕光贤老人满是骄傲。
吕老告诉笔者,打门球让他结识到许多的球友,每天打球谈心聊天很开心,内心的孤独感也减少了。当被问及长寿健康的秘诀时,吕老笑着说道:“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少酒、心理平衡,再加上一点,有病早些检查治疗,那样你就可以拥有一个精彩的晚年。正如现在的我,眼睛看得远,耳朵听得清,脑子思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