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2017-07-25 04:18赵坤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业环境优化策略大学生

赵坤

摘要: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在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还有利于增添就业机会、缓解就业矛盾。新时期,大学生创业热情高、创业意愿强,但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晚,创业环境的营造还存在各地政策不一、就业观保守、教育观念落后、师资队伍不强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和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环境;优化策略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敢于冒险,接受能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呼唤下,创业热情不断高涨,不少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成为创新创业战线上的主力军。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

创业作为就业的高级形式,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还有利于增添就业机会、缓解就业矛盾,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创业过程中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大学生要想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创业更是难上加难。

(一)创业意愿较强烈

各级政府和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提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吴忠宁等人曾对全国21所高校的60余个专业共4734名高年级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意识调研,统计显示有76.64%的学生曾经有创业意向。苏海泉对辽宁省26所高校的2225名大学生问卷调研显示,有90.5%的大学生愿意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各种调研发现,不少大學生在校期间曾考虑过自主创业,创业热情较高,创业意愿也较为强烈。

(二)创业学生比例低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0%,较2014届和2013届分别提高0.1%和0.7%。随着大学生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创业学生比例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大学生20%~30%的创业率相比依然不高。大多数有意愿的学生在创业准备的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创业念头,真正创业学生整体偏少,比例整体偏低。

(三)创业成功率不高

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就业困难,属于生存型创业,主要选择门槛较低的创业项目。不少大学生创业时,缺少真实的市场调研甚至未进行市场调研,属于盲目型创业,再加上缺乏资金、技术、经验、资源、管理能力等,不得不选择缺乏竞争力的项目,依靠他人的产品和技术去谋求发展,很难实现创业的成功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的企业在初创阶段就走向失败,创业成功率不高。

(四)创业政策落实难

当前一些政策给创业者带来了不少实惠和便利,然而还有一些政策存在落实难的问题。由于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加之限制条件太多,程序烦琐,申请周期长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创业者的积极性,而且制定创业优惠政策的主体较多,各部门都承诺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却因为职责不明、缺乏沟通,甚至相互推诿,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

二、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各级政府和高校相继出台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培训,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等。在各级政府和高校的大力推动下,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晚,创业环境的营造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各地政策不一,创业环境差距较大

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整体趋好,但各地区的创业环境还有不小差距。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环境和地域优势,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了大学生大力支持,吸引大量毕业生前往创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毕业生创业吸引能力较弱,整体创业环境有待提高。

(二)就业观念保守,更倾向于稳定工作

不少大学生受家庭传统保守的就业观念影响,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更希望直接就业,倾向于比较稳定的就业岗位。据报道,大学生的创业资金七成以上来源于家庭,没有家庭对创业的支持,没有社会对创业的宽容,想创业成功是不太容易的。

(三)教育观念落后,创新思想融入不足

我国的高等教育底子薄,发展慢,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创业教育比较简单、流于形式。同时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创新思想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还不深入,高校创新创业的氛围还未形成,全社会关心创新创业的合力还未形成。

(四)师资队伍不强,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创业教育的师资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和专业学习,更缺乏真正的创业实践经历,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关系着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强化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策略

创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时代的发展为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帮助更多大学生走上创业道路;有助于展示大学生的个人才华,帮助更多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一)做好顶层设计,落实创业帮扶政策

国家要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帮扶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政府和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做好创业政策的细化,并认真执行实施。创业政策要本着“注重落实”和“雪中送炭”的原则,政府要简政放权、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业政策要鼓励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选择高层次、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创业;创业政策还要注重宣传,让更多创业者了解扶持政策、利用扶持政策;创业政策更要全面,满足不同创业者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不同创业时期的需求。

(二)发挥引领作用,营造浓厚创业氛围

各级政府要组建相应的部门,专门负责大学生创业指导、帮扶、教育和培训工作。高校要组建创业指导中心,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对大学生创业领袖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设立创业学院,开展创业课程和创业培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举办创业明星报告会,感悟创业奋斗历程,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社会和家庭要革新传统就业观念,关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对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宽容、理解,减轻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政府和高校还可以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计划大赛,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在全社会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三)整合校外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高校应通过整合校外教育资源,购买专项教育服务,利用專业培训机构的优势,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微课、慕课等网络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需求,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兴趣。聘用政府主管创业部门工作的干部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向学生讲解创业政策;聘用工商、税务、金融、法律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帮助大学生做好企业注册、融资和安全防范等工作;聘用有丰富企业管理及运营实践经历的知名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一对一做好大学生创业帮扶。

(四)搞好实践教学,服务学生创新创业

各级政府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予以前期指导。高校要建立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和全方位的公共服务。高校应依托学科优势,发挥服务社会职能,对接国家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需要,重点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新能源领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五)搭建融资平台,助力创业梦想起航

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最主要因素是资金。政府要设立创业引导基金和扶持资金,并为初创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高校要设立创业奖学金和扶持资金,并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创业基金,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银行要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绿色通道”,通过减少审批程序,延长贷款时间,确保大学生创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创业大学生可以通过创业路演、创业竞赛等平台,吸引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商投资,优质的创业项目还可以通过众筹等方式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创业者家庭的共同努力。优秀的创业环境可以吸引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参考文献:

[1]吴忠宁,汪保安.全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和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17).

[2]苏海泉.大学生创业成果孵化问题的探讨以辽宁省26所高校调研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6,(3).

[3]盛知恒.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环境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创业环境优化策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湖南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中的高校协同作用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