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郑州,451400)
摘 要:排球课是普通高校普遍开设的体育课程之一,是大学生必修或选修课程。本文主要从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继而针对高校排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老师、体育社团和学生本身三个维度提出高校排球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 排球 三位一体 教学模式
作为三大球之一的排球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爱好,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高校排球教学课程自设立以来,经过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排球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日臻制度化、科学化,但是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思想日臻成熟的大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养成终身兴趣爱好,进而更好地促进高校排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老师、体育社团和学生本身三个维度对高校排球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一、高校排球教学的发展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排球体育教学模式无法摆脱传统授课理论的束缚,在日常教学中普遍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进行大量重复技术动作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完全用运动训练理论代替体育教学理论的模式,强调技术形式,忽视教育效果,这对学生排球技术的掌握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却难以创造轻松有趣、锻炼身心、快速高效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的获得和提升,不利于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不利于教学实际效果的提高和长效发展。
2.教学内容枯燥
在高校排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学生在最终考核中达标为目的,过于注重基本技能的练习,如垫球和发球,并且是进行重复性、单一性练习,对技术层次要求稍高的如传球、拦网和扣球动作教学安排较少,技战术安排学习的时间更少,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技术的能力难以得到提高,缺少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忽略了排球本身的竞技魅力,导致教学内容枯燥,忽略了教學内容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忽视了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即得感,难以激发学生对排球的热爱,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3.基础硬件教学设施不达标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规定:按照生均4.7㎡和0.3㎡比例建设室内外场馆。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建有排球场地,但是对照这一标准,大多数普通高校场地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并且纵观我国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大多是室外排球场,室内排球场少之又少,基础硬件不达标,大学生上课学习和课余活动都受到影响,造成课上学课下忘的不良循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不利于提升学生对排球的热爱程度。
4.学生排球基础分化严重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发达地区的学校或者对排球重视的学校在高中阶段会开设排球课,一些偏远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排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学生在课后又不进行练习,导致有些学生排球难学,跟不上课程,有些学生又觉得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得不到提高,导致学生对排球逐渐失去兴趣。
二、“三位一体”模式研究
教师、排球社团和学生处于排球学习过程三个不同位置,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需要三方共同努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教师应与时俱进,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传授者,也是课外教学的引导者,直接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课外学习。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一切以“运动训练理论”和“学生达标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排球运动不仅培养人才,也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元化的,学生的学习基础是差异化的,教师要做好角色转变,转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学生能力发展,例如,针对学生基础不同的情况采用小组互助的形式,通过基础好的带动基础差的,最终以一个团队进行排球对抗赛,不仅使学生的排球技术得到锻炼提高,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2.排球社团应全面发挥自身优势
学生排球社团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发展。体育社团的人员构成比较广泛,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高年级或者技术好的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一些技术薄弱、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与提高。社团要多组织学生参与排球比赛,可以组织参与校内、校际和同一城市或不同城市的联盟赛,也可以参加国内排球联赛等,起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作用,促进学生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营造良好的排球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和热情,反哺课堂教学。
3.学生应增强主动学习意识
排球是一项竞技运动,运动技能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实践、总结才能得到提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参与者,也是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效果的体现者。通过教师和排球社团两个层面,为学生创造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方面的良好条件,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积极拓宽学习途径,充分利用体育社团或其他学习资源,做到“课上认真学,课后积极练”,来提高自己的排球技术水平,培养终身体育爱好。
参考文献
[1]李勇.成都市普通高校排球社团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2]刘波.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进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16):137-138.
[3]刘斌.基于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大学体育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5(02):142-144.
[4]朱红彬,周静.高校排球教学现状与教学模式的优化[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6):112-113.
[5]于飞.高校排球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4):240-241.
作者简介:路田俊(1985.02-),男,汉,河南省郑州市,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