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慧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0)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也提出新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本文主要针对教学中批判性思维以及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我国高职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培养策略 分析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终身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新要求,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目标和重点内容。批判性思维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其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但是当前,在我国高职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没有得到教师和院校的重视和认同,对学生的培养存在严重缺乏的情况。
一、批判性思维概念以及特点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指一种清晰敏捷、灵动机智、推断严格的思维类型,其强调批判和质疑,重视对行为和信念的理性奠基,注重自我指示和自我控制,较少地接受他人影响、指示和规定,鼓励从规则中进行创造。
(二)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第一,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推理过程,其要建立在一定理由的前提下;第二,批判性思维强调怀疑精神,要求学生不能过于迷信书本,要具备一颗智慧头脑,对所学知识的价值、性质、精确性以及真实性做出个人判断;第三,批判性思维需要终生努力。任何人在一定程度以及一定领域都存在知识盲区,因此,需要终生努力去探究未知的知识领域。
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积极意义
新时期下,社会要求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高职教育作为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以及操作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一定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促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具有重要帮助。在信息时代下,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而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策略
(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批判性探讨、质疑和反思,其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并且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还可以实现师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将教学活动与自主探究充分结合,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有效培养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双赢。
(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我国高职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疑问以及想法,并且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处理、探究以及分析问题。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先提出问题,寻求学生的帮助,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学生共同搜集以及分析资源,进而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进而慢慢地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正确的思维品质体现在有主见、不盲从以及不迷信,而质疑就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外在体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思考,勇敢地否定书本和前人观念,不能盲目地信服权威和书本。作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要充满朝气、具有个性,做自己思维的主人,而积极探究、独立思考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从多个方面、多個角度鼓励和触发学生质疑,要学会怀疑前人和书本,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要引导学生从质疑中学会思考和发现,进而养成自我反思、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组织开展课堂辩论
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利用批判性材料,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和质疑中;其次,在组织课堂辩论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和个性,科学选择辩论的题目,组织双方开展辩论,鼓励更多的学生各抒己见,参与到辩论中;最后,在课堂辩论中,其气氛应该是最为热烈的,在热烈的气氛下,每个学生都充满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进而获得胜利而说服对方,教师要注意控制辩论过程,通过辩论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进而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有效培养。
(五)组织开展探究活动
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在此背景下,教师要通过书本中的各种实验以及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还要通过语言激励学生,大胆质疑书本的定论和结果,尤其在一些自然学科中,教师要通过大量的探究活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的人才,因此,在高职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实践、批判和质疑,并且在学习中体会创造、探索以及质疑的乐趣,将批判性思维全面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洁,高峰.交通规划课程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61-62.
[2]王大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探索——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视角[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149-151.
[3]姚丽文.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PBL+TBL五步推进式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04):52-54.
[4]张永利,李迎新,胡江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艺术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