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诗的内容的文白互译,更多的是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重新梳理,教会学生翻译诗歌,对于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笔者结合自身阅读诗歌的经验和教学实践,从易学实用的角度做了一些探析和归纳。
【关键词】古典诗歌;翻译方法;例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从2004年以来,诗歌鉴赏就列入了高考考试大纲,成了高考必考的一项知识点。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现今高中生对古典诗歌内容及诗歌中包含的情感解读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对原本就具有朦胧之美的诗意越发畏惧。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翻阅了一些相关的诗词专著,发现大多诗词专著在解诗时大致遵循以下几种方法:
1.知人论世说。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即阅读诗歌要知人论世,要重视作者的思想、生平,并还原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从而推导作者写作的意图及情感。这种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
2.意象说。即要重视作品的结构,理解作品中的形象——意象,从而感知作者的情感。因为根据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在古典诗歌中存在共同结构单位,如“落花”“流水”“淡烟”“杨柳”等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进而分析意象与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3.吟诵感发说。周朝太师教卿大夫的子弟学诗,讲求“兴、道、讽、诵”。兴,诗人的兴发感动。道,三声,引导。讽,把书合起来背诵。诵,以声节之,抑扬顿挫。著名的词学家叶嘉莹先生也曾言读者要重视作品的感发力量,也要理解诗歌中的语码。
然而笔者通过教学发现,无论是哪种方法,相对于部分高中生来说,都来得较为深奥且难以掌握。首先没有课外阅读的支撑,学生难以做到知人论世。其次,繁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数理化生的大量练习,让他们无暇顾及语文,更谈不上积累诗词,理解具有特定含义的语码——意象了。
在认真阅读更多理论专著后,笔者仔细分析诗歌的特征,归纳出一些较为浅显而实用的诗歌翻译技巧并在教学中实践,对帮助高中生快速并较为准确理解诗歌内容,进而理解诗歌情感起到有效提升的效果。现例析如下:
一、意象排列组合法
诗歌中常运用意象叠加来营造意境表达情感。这种类型的诗文具有跳跃性与省略的特点,同时也因为词序错综多变,诗境也就变得朦胧,曲折多变,意蕴复杂。对于这类型的诗歌具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与意义的互摄性,由此我们不妨对意象进行排列组合并依个人的生活经历进行理解翻译: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早行》)
第一步:确定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第二步:排列组合(同时增添修饰词)
1.鸡鸣声响起时,茅店上空的月亮还在高高悬挂。
2.月亮朗照,茅店四周一片静谧,鸡鸣声已然响起。
3.板桥上结了厚厚的霜,可是桥面上已经有人行走的足迹。
4.结霜的板桥上,留下了早行人的足迹。
由例子可见,无论意象如何组合,都可形成一幅画面,而画面依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与生活经历有所不同,对诗歌的理解也有细微的变化。古代诗歌大部分以写景为主,只要我们把诗歌中叠加的意象阐明关系,对诗歌的内容自然也就理解到位,而诗人的情感也就感悟到了。
二、字词调序法
诗句中的字词常因為平仄的音律或是词性的相对或是结构原因故意颠倒。这种颠倒错综的语序除了给诗歌带来和谐的韵律美,也给诗歌语文带来了更大的张力。根据诗歌的这一特点,在理解诗歌内容时,不妨把读来拗口的诗歌进行调序。
例: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调序后:鸡声早,先知夜短柳色浓,占春最多。
这时候,我们就能明确诗句意思为:很早响起的鸡鸣声,它最先知道夜里的长短变化。柳色浓郁,是春天最常见的景色。
调换顺序后的诗句,语言变得浅显,也直白多了,这样理解诗句也就更不费力了。
再举一例:牛羊散漫落日下——落日下,牛羊散漫
调换后,意思变直白多了:在落日余光的照耀下,牛羊自由自在地分散在广袤的草原上。
这种方法在解读那些读来不合常理的或语句混乱的诗歌时能起到帮助理解句意的作用,这种调序法有时还要考虑诗题与内容的关系,尽可能让场景符合诗题与诗人的情感。
比如: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调整语序后变为:日照似虹霓,天清闻风雨。
结合诗题后就会发现,诗人写的是阳光下的瀑布出现条条彩虹,而天气晴朗,却好似听见了风雨交加的声音,
三、对仗入手法
诗歌具有对称性的特点,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这一特点。诗的上句与下句之间常常是两两相对,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要有整体意识,在翻译中要尽可能地联想,拓展自己的思维。
例如: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
乍看诗句工整,但在翻译时却常常让人陷入困境,总觉得两句诗意义无法连贯,诗与酒的联系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内容的对仗入手进行突破。
飘零指的是生活,生活潦倒借酒消愁,应指的是诗人现在的状况,那么上句是否是指诗人过去的生活?
于是全句翻译为:诗人想到过去(年轻时)才思敏捷,洋洋洒洒写下大量的诗篇,如今却依旧穷困潦倒,只能四处漂泊,借酒消愁。
四、增补扩充法
诗句具有简约的特点,因此理解诗歌的时候借鉴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扩充法,理解时补出省略的成分,这也是诗歌翻译中最易于做到的,也是最易于操作的。
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译文为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翻译时第一句增补时间“夜”,修饰词“冷”扩充为“冷清的”,第二句增补省略的主语和谓语“我手执”,修饰词“轻罗”扩充为“绫罗”和“轻盈地”。
再如:澄江如练客舟轻
译文为清澈平静的江水如同白色的绢一样柔滑,我乘坐的小船轻快地在江面上行驶。
翻译时修饰词“澄”和“轻”扩充为“清澈平静的”和“轻快地”,增补扩展了名词“练”为“白色的绢一样柔滑”,增补状语修饰词“在江面上”。
五、互文对译法
诗歌语言往往言简意繁,结构上常把本应连起来说的两件事物或两个词语,前后各出现一个又各省去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当对某一诗句或某相对的两句诗做出解释,出现不合情理、不合事理的情形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呼应彼此映衬,才能更为准确把握其意思。
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句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翻译为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如果翻译为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再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前句的“见”与后句的“闻”互补见义。翻译为“(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总之,诗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诗的内容的文白互译,更多的是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重新梳理,教会学生翻译诗歌,对于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以上为笔者结合自身阅读诗歌的经验和教学实践、归结的几点拙见,以求正于行家。
参考文献
[1]陈剑,崔华勇.“诗歌翻译”中的“争论問题”及方法新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
[2]李蓉.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7).
[3]赵海娟,何浩.古诗词中比喻的翻译研究:一个符号学的视角[J].甘肃高师学报,2011(1).
[4]叶嘉莹.古典诗词讲演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邓远凌,1974年生,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第一中学教师,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