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凤鑫
(河北省兴隆县三道河乡洒河南小学,河北承德,067000)
摘 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要创设愉快、张弛有度的课堂情境;运用合理有效、务实灵活的教学方式;着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使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策略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积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于减轻学生负担,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对于创设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张扬学生的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
一、创设愉快、张弛有度的课堂情境
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教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饱满的热情去感化他们、亲近他們,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温柔的叮咛,一次心贴心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把学习上取得的成功的快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理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因此,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二年级《画风》一课教学中,可让学生听老师的描述后画出风景图。教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你们闻到了吗?没有?赶快深呼吸,闻到了吗?这是什么香味?你们听到了吗?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多好听啊!赶快把这些让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声音画下来吧。然后“师生一起作画,一起交流,最后总结出了画风的不同方法。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以良好的情感去感化学生,或用饱满的热情和亲切的微笑去鼓舞学生,或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或用大方得体的衣着和文明的举止去影响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智力紧张,情绪轻松”的状态,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从而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运用合理有效、务实灵活的教学方式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高效课堂?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以教师唱主角,为学生进行简约的知识堆积,也不应该是盲目追求教学情境的变换、学习形式的变化、花样翻新的趣味游戏与合作表演。小学生每堂课只有 40 分钟,时间相当宝贵,如何将 40分钟合理分配利用,关键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不光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也是高效的。
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合理因材施教。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是要在短暂的 40 分钟课堂中达到预设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那么,从这一点上看,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就不能回避。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组织教学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不同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如在四年级《中彩那天》这节课教学中,一位教师将要解决的语文问题分为 A、B、C 三类(A 类基础题:默读全文,讨论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B 类拓展题:再读课文,交流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这样做值不值,为什么;C 类提高题:生活中你也遇到过类似的“道德难题”吗,动笔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由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逐级选择解决,教师坐在后进生身边,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点头,使其心情愉快地学习,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一节成功高效的语文课堂并不只看优生精彩的发言,更重要的还要看教师对后进生的关注,看是否调动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如四年级《尊严》一课教学中,一位教师按照学生成绩、兴趣、能力、性别与性格等多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习惯,将全班分为 7 个小组,把“理解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个问题由各组长带领组员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开展的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学习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快乐。著名学者庞国维说过: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而保证学生自主学习高效、持续的内动力正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方方面面体验到的快乐。学生体验到快乐正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机,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切入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着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后,教师就要抓住时机,让学生思维的花骨朵儿竟相绽放。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有个学生就提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孩子除了跳入大海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各种奇思妙想纷纷涌现。这不仅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遇事不慌、沉着冷静这一主题思想,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使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