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坤明
一、引言
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应当具有在职业岗位上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要优化课程设计才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在研究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时,笔者发现一些方法有碍于培养学生的这些应用能力,很多老师仍然以“专业知识”传授的方式来教导中职学生,使他们懂了知识忘了能力。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前,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大部分老师都是经过普通高等教育出来的,包括中职的专业老师,所以我们的教育理念很大部分会“遗传”这种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中职教育没有发现大问题或是出问题之前,很多老师不会反思这种“遗传”是否真的适合中职教育。一些中职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注重的是如何传授知识,如何积累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设计也是在理解、掌握、巩固知识上下功夫。这种教学设计直接导致了学生更多的是接受知识、积累知识,而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却得不到明显提高。为了使中职生在职业岗位上具有专业应用能力,下面以计算机专业课为例,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
二、 改变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
以往我们对一堂课的评价标准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内容:专业内容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利富有感染力、教态自然、课件精心设计、课堂管理效果好、能够教书育人、学生参与积极。当一门课程完成后,我们发现,这种评价有不足之处,首先是用随机的一节课或是几节课来概括整门课的质量;其次评价的主角偏向于教师,主要是看教师讲得好不好,而不看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我们要优化这种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
1.课堂以学生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不是看老师的表演,也不是看个别班干部的“作秀”,全班学生必须充分“动起来”——动手动脑操练,老师在课堂中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是主角。课程是否成功,关健是看主角是否获得大家的认同,他们是否真正地领悟该节课的专业知识,这种动起来不是让学生起立答题,而是给学生真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经验。
2.突出能力目标
中职学生不是单单来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的,更重要的是提升实用的专业能力。中职学生掌握了知识不等于有了能力,知识可以通过老师传授,但能力要靠自己动手操练。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知识是必要的,但工作岗位要求学生更注重的是知识的应用。应用知识就要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所以中职的专业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知识的应用,不能把课堂的重点放在传授知识、积累知识上。
3.用适合岗位要求的任务进行训练
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就直接上岗工作了,岗位工作技能要在课堂中训练出来,这样的学生才能适合岗位的需要,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去训练学生呢?只能通过任务,但这种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一种形式,而是要直接解决以后岗位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去完成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任务训练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到专业知识,获得实际的岗位能力。
三、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
评价课堂的标准优化了,课堂教学就要根据新的标准进行设计,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合岗位要求的能力。对课堂教学优化,关键点是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要突出能力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下面以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字体与段落设置内容为例,探讨怎样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以往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见表1。
老师在分配任务给学生做时,会感觉到很郁闷,他们老是问:这个设置在哪?那个设置在哪?其实,知识传授时没有错,错的不是内容,而是课堂设计。这个教学设计原来的重点是放在第3步,让学生完成任务,但实际上课时,却放在了第5步,因为很多学生完成不了任务,只能由老师把任务演示完成,这节课也就“草草收场”。这样的教学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没能摆脱以知识为目标的旧理念。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的知识点由老师进行传授,在前2个步骤中,没能让学生动起来,导致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僵硬化”,效率不高,老師在课堂中,总认为把知识点讲清楚了,学生就应该可以理解、掌握、应用了,但学生在应用时容易出现问题。
(2)没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在整节课的5个步骤中,只有第3个步骤是体现学生能力的,其他步骤都以老师的讲为主。
(3) 设计的任务没有结合学生以后的岗位需要。
经过以上分析,结合中职教学的特点,对旧的教学设计进行如下优化。(表2)
优化后的课程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设计中,3个过程都要求学生动手动脑。
其次,体现能力目标,结合学生以后的就业岗位特点,让学生有能力去处理这些简单的办公事务。
四、结语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必须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在职业岗位上持续发展的能力。要优化课堂教学,关键是课堂以学生为主,突出专业技能的能力目标,用适合岗位要求的任务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