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之美,美在感恩的心

2017-07-25 20:49高永伟
中国扶贫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新县油茶贫困户

高永伟

“手中握着格桑花呀/美得让我忘了摘下/你的真/带着香……”在通往河南省新县周河乡的盘山路上,沿途格桑花一路绚烂,随风摇曳。山势起伏上下,如这婉转轻盈的曲调。“格桑”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从新县县城驱车行驶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这个正走在幸福路上的地方,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周河乡。

“这是野生的油茶树,每棵都有三四十年了。”在一人多高的油茶旁,新县绿达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熊国勇如是介绍。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葱郁,几乎没有枯枝断条,树下难见杂生的灌木。看着这片规整的油茶林,不禁让人感叹管理的用心。熊国勇介绍说,就在一年多前,这片油茶山还处于撂荒的状态。

荒山变宝山

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其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均高于“油中之王”的橄榄油,早在2004年,中国油茶籽油就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全球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新县周河乡境内有天然油茶林近10万亩,素有“中原油茶第一乡”的美誉。

“我眼睛不好,儿子出去打工了,山没人管。”周河乡周河村74岁的贫困户周绪珍,和一个儿子过日子。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方便,加上眼睛受过伤,村里分的20亩茶山全荒着。周河乡下辖11个行政村,其中有4个贫困村,贫困户799户。多年以来,占据天然资源优势的周河乡,因茶油种植分散、销路不通等原因得不到发展,很多农户的茶山基本上没人管理。

现在,这些天然油茶都有了“大管家”。2016年3月,羚锐集团旗下公司信阳绿达山油茶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周河乡油茶示范基地,将农户的油茶园流转到合作社,对低产油茶园实行综合改造,统一管理,油茶籽集中收购。截至目前,合作社已与周河乡近2800户农户签订了《茶园流转协议》,流转天然油茶园近6万亩,其中贫困户1.4万亩。“改造后的茶油亩产由原来的7.5千克提高到15千克,户年均增收1.2万元。”熊国勇介绍说。

“茶山改造和日常管理优先雇佣贫困户。”熊国勇补充道,合作社借鉴地方扶贫办的做法,按照“一户一档”建立贫困户档案,开展入户走访,找准致贫原因,在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签订油茶籽收购合同,以每斤高于市场价2毛钱的价格收购。

“茶园变绿色工厂,茶农当产业工人。”对于合作社的脱贫模式和方向,羚锐集团董事长熊维政有着清醒的认识。羚锐集团现已建成年产5000吨精制山茶油生产线,同时计划投资5亿元分期建成年产3万吨精制山茶油生产线、1亿粒茶油软胶囊生产线、3000吨茶皂素生产线、2万吨饲料肥料生产线、20万吨油脂储备及河南省木本油检验中心等项目。

熊维政介绍说,接下来的三年里,羚锐集团将在全乡建立11个油茶基地服务站,力争在一至两年时间流转10万亩油茶园,完成低产园改造6万亩,把油茶产业发展成为全县的富民产业;同时打造全乡有机油茶种植、油茶花观光、油茶文化三大新兴产业,进一步巩固“中原油茶第一乡”品牌形象。把绿山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一条贫困户稳定脱贫、产业长足发展、企业持续增效的幸福之路。

小基地,大项目

在位于新县浒湾乡的羚锐制药中药材示范基地,几位农户正忙着搬运水蛭苗。他们有的来自附近的村子,有的是从别的乡赶过来学习的。路边分隔开的地块里,颠茄草、延胡索、丹参、白芷、白芍、杜仲、麦冬、射干、前胡……大田里少见的药材,成片儿成片儿旺盛地长着。“这里培育的药材苗子对全县的贫困户免费,对非贫困户收取一定的费用。”旁边的信阳羚锐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汪大宏介绍说,农户来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后,可以回去种植。新县地处亚热带北部的大别山腹地,属于江淮分水、南北交界地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理想环境。

种植户种植药材之后,公司设定保底回收价,统一进行回收,如果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时,按市场价回收;如果市场价低于保底价,则按保底价回收。2016年颠茄草(干品)以每公斤高于保底价4元的市场价收购,农户每亩毛收益可达3600元。

“除道地药材外,基地引进外地的药材试种,成功后向当地农户推广。”羚锐集团董事长熊维政说。大别山区是天然的中药材宝库,境内有各类道地药材2000余种,该地处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境内动植物呈现很强的多样性。羚锐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管、产、学、研相结合,向种植户提供种苗,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协议回收药材,同时吸纳当地农民到药材基地务工挣钱,帮带农民增收脱贫。

目前,羚锐中药材在信阳市的推广种植面积达到3097亩,辐射带动781户贫困户增收。通过种植颠茄草、出租土地、参与合作社生产劳动等方式,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得经济收入3000元以上。根据已签约和意向签约的種植户情况,预计2019年前种植面积达到一万亩,每个农户每年将从中获得7000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中药种植仅是羚锐产业扶贫的一方面。据了解,羚锐集团的战略投资重点始终没有离开老区,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实施拉动了当地城建、物流、旅游、种植、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先后带动上万人就业脱贫。羚锐制药的包装车间如果采用全自动化包装线,仅需几十名包装工人,但为了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增加生产成本,在各个生产环节尽可能使用人工,仅包装车间安置500余人就业。2009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羚锐集团调研时,对羚锐集团“一人进厂、全家脱贫”的扶贫效益,给予了“羚锐是一个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高度评价。

感恩之心常在

“企业成立之初得到了社会的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了,要以感恩情怀回报社会,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谈到一路走来的扶贫路,羚锐集团董事长熊维政如是说道。

1988年依靠扶贫贷款起家的羚锐,自始至终没有忘记回馈扶贫。2008年1月,河南省羚锐老区扶贫帮困基金会成立,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建立了常态化的扶贫帮困机制。以此为专业平台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爱老敬老、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向社会累计捐款、捐物数千万元。

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捐资建设羚锐希望小学,到长期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兵团农垦十三师红星四场,再到连续近十年参与以“情系西藏·关爱阿里”为主题的爱心捐助活动,羚锐集团的公益步伐已从老区走向边区、民族地区和更多的贫困地区。1998年洪灾、2008年南方雪灾、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羚锐集团第一时间组织捐款赠物,及时将救援物资运送到受灾地区。

2016年,羚锐集团高管、党员和团员带头捐助新县残联价值20余万元的药品,为新县400余户贫困家庭残疾人送去关爱。河南省羚锐老区扶贫帮困基金会捐助近40万元帮扶定点扶贫的熊湾村3个贫困户修缮、修建房屋。羚锐集团鼓励员工参与“医疗救助”公益保险项目,关爱新县孤贫儿童;“扶贫日”期间,组织开展为贫困乡亲送“温暖包裹”“爱心包裹”等活动。

同年5月,羚锐制药联合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等启动实施了“青年之声·点亮未来·守护健康”爱心万里行活动,行程16445公里,历时3个月,为11个省份的留守儿童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百余个行政村的63所留守儿童学校送去了1000多万元的爱心物资。

教育方面,羚锐集团连续10多年向考上大学的贫寒学子捐赠助学金,1000余名学子得到资助,累计资助金额114余万元。2016年羚锐集团成立羚锐关工委,将办公室设在基金会办公室,并联合新县关工委、妇联资助120名孤贫儿童,为他们提供价值10万元的助学金和学习用品。

因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成绩突出,羚锐制药先后获得了“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集团董事长熊维政获评“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

“也是基于这样一种感恩之心,今年我们入股了中证焦桐扶贫产业基金。”谈到公司接下来的扶贫举措,熊维政如是说,“羚锐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和证监会的扶贫政策,希望民营资本能为扶贫做出贡献。”据了解,中证焦桐扶贫产业基金是第一支由来自贫困地区的上市公司发起设立的基金,将面向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常怀感恩之心,常念老区之情,做好企业回馈社会,这是我的扶贫理念。”熊维政说。

猜你喜欢
新县油茶贫困户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新县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人大工作评议之“新县实践”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新县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