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千千阙南平泪雨飞

2017-07-25 18:35
中国扶贫 2017年13期
关键词:政和县廖俊波政和

“百佳书记因公殇,万人同哀悼逝波”

“丁酉春夜别廖公,悲恸肝肠万物空”

“仿佛你一如既往的浅笑,春风会不停地思念你”

……

2017年3月18日,福建省南平市副市长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开会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2017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无数认识或不认识廖俊波的人自发通过文章、诗歌、留言等各种形式怀念他,寄托哀思。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廖俊波为何口碑如此之好?

坚毅实干派

廖俊波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2011年他来到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

当时的政和县被人戏称为“省尾”,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长期居全省末位,久居贫困县榜单不下。“当官当到政和,洗澡洗到黄河。”当时的政和老百姓编了这么一句谚语,形容到政和当干部是件多么“倒霉”的事儿。

廖俊波不这么想。身为共产党员,不就该去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吗?别人不敢去,他敢。一到政和,他就开始下乡村、进厂矿、访社区,在基层调研了两个多月。之后,他专门召开有全县2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发展务虚会,找优势、议发展,确立工业、城市、旅游、回归四大发展思路。他立下誓言:“革命老区绝不能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要致力摆脱贫困。”

为落实精准扶贫,廖俊波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制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实现土地流转4.8万亩,政和的乡村面貌,很快发生了明显变化。

不能不提的是政和县石圳村。

石圳村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游客超万人次。看着古朴的民居、潺潺的流水、幽香的茶社,很难想象四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垃圾村”,村里的河沟淤积了近三十年的垃圾无人清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除了本村留守的老人儿童,外村人都不愿踏进村里。

廖俊波走访时发现了这个村,感到十分痛心。恰逢时任村妇联主任的袁云机正在带领10个姐妹动手整治垃圾,廖俊波提出:“可以抓住机会发展乡村旅游,建一个美丽新农村。”

把这个垃圾村建成美丽新农村?袁云机不敢接话。

“你们就照着这个思路干吧,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政府,经营所得收入你们自己管理。”廖俊波进一步激励袁云机和姐妹们。

修缮古宅院落、疏浚古河道,铺设自行车道、打造茶舍、开设餐厅……在廖俊波的帮助下,一座美丽的休闲茶旅体验园迅速展露容颜。2016年,石圳村旅游收入突破100万元,100多名外出打工者回流,并不断有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村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村里的老人们都说日子好得“像是掉進了蜜罐里”。

如今的石圳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只是再也见不到廖书记了,连顿农家饭我们都没请他吃过。”说到这里,袁云机痛哭失声。

铁山镇东涧村2013年人均年收入仅5千元,村里900多口人中有三分之一外出打工。2012年10月,廖俊波来到村里和村民们座谈,帮他们想办法增收。“能不能流转土地,搞花卉种植?”看到村民们渴望的眼神,廖俊波主动找到一家花卉种植基地负责人周胜,邀请他落户东涧村,发展了400多亩的花卉基地,带动了本村50多人就业。如今,这个村有5家企业落户,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1万多元。

外屯乡洋屯莲子合作社负责人许仁寿2010年创办合作社时,怎么也没想到,不到三年,合作社种植莲子的规模居然从100亩扩大到了2700亩。“多亏了廖书记帮我们出主意,办理了小额金融贷款,我们的莲子合作社才能逐年不断扩大规模。”2014年,合作社由于周转资金短缺,找到银行却因承包的土地无法抵押贷不了款。廖俊波到外屯乡调研时,许仁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提出了贷款难题。廖俊波立即找县邮储银行等多个部门商讨,由县财政将扶贫贴息的350万元作为风险保证金,帮助他们开通了小额金融贷款项目。

人心“暖炉”

政和县早年发生过腐败案,干部群众信心不足、状态不佳。“把人心聚拢起来,把信心提振起来,政和才有可能发展。”总体思路一定,廖俊波便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单位负责人,连开三天发展务虚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政和只能有一个声音,就是政和好声音;政和只能有一个目标,就是一切为了政和的光荣与梦想。”廖俊波提出,政和发展必须扬长避短,走特色化、差异化的路子,在抓好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致力于突破工业、城市、旅游、回归等“四大经济”。

干事创业首先靠人,廖俊波“三顾茅庐”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他打破班子分工,县四套班子捆绑运作,先后成立了城市经济发展、茶产业发展、工业平台建设等11个分线工作项目组。时任县政协副主席的刘斌原想“退居二线”,没想到廖俊波几次找他谈话,希望他任项目组组长。“我的心被他焐热了,感觉自己焕发了第二春。”

许绍卫,时任县人大副主任。廖俊波先后三次登门拜访,请他兼任县城驻地的熊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廖书记再三动员,我说自己年龄大了、头发白了,他第二天就送了一盒染发剂给我。”

作为县委书记,廖俊波时刻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清正廉洁、干净干事作为价值取向,为全县党员干部树立标杆。他提出,导向牵引,坚持干部在一线培养,从一线选拔。很快,干部从琢磨人向琢磨事转变,从怕啃“硬骨头”变为争着上抢着干,在全县形成了“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的良好氛围。

“廖俊波最突出的一个特质是心底无私。”南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志坚说,“他是一个像阳光一样的干部,通体透亮,没有杂质,时刻散发着公仆情怀、党员本色、党性光辉,无声地温暖、激励着身边的干部群众。”

廖俊波在政和工作期间,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廖俊波从不哗众取宠,从不邀功请赏,组织安排他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尽心尽责、用心用情做好工作。”袁毅说,“他倾尽一生践诺了党的宗旨、书写了对党的忠诚,给全体党员树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榜样,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

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心交人,这就是廖俊波让身边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的秘诀!功夫不负有心人,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萬多,脱贫率达69.1%。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柔情“樵夫”

亲友们都知道,廖俊波的微信名叫做“樵夫”,微信头像则是一张由蓝天白云组成的笑脸。他常说:“砍柴虽苦,却要迎难而上;斩破荆棘,必将豁然开朗。”正如政和人写的一首打油诗:“政和人民好福气,来了一个廖书记。清正廉洁好气度,带领脱贫奔幸福。”

听闻廖俊波殉职的噩耗,南平实业集团总经理、武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董事长陈智强第一时间赶到南平为他守夜。“每次产业园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都是廖市长。以前每次见他,最怕他问到产业园的事情把我问住。现在我多想再向他汇报一次产业园的最新进展,让他再考考我啊!”

“不管什么时间给廖书记打电话,他都会接,再忙也会回个短信。”石圳村“巾帼美丽家园”建设理事会会长袁云机这样说。为了保护村民清洁家园,发展美丽乡村经济,廖俊波几年来无数次到村里考察,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他给我们的承诺,一项都没食言。可他答应过来尝尝我们村里新摘的葡萄,却一直也没实现……”说到这里,袁云机已是满眼含泪。

作为班子“领头人”,廖俊波把“肝胆(对党忠诚)、干事(爱拼敢闯)、干净(清正廉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以行动无声地感染着大家。深夜,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周末,他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着;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一线。大家都说,他是“铁人”“工作狂”,他却说,这样的工作状态让他很有成就感,很快乐。

可是,在不少人眼里,工作中的廖俊波也有不太近人情的地方。无论是在荣华山、在政和,还是在武夷新区,他都在大会上强调:“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必须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

廖俊波的工作节奏就是连轴转,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有时候一连两个月不回家,好容易回趟家,带上换洗的衣服马上又走了。他多个春节没有回家过年,承诺过带父母旅游从未兑现过。他的妻子说,“有时候几个月都见不上一次面,好容易见一次,哪还有心情跟他吵架啊。”

其实,廖俊波只是把对家的爱深深埋在心底。难得与父母在一起时,他会在厨房给老母亲添添柴,陪父亲下下棋。每年他都会给父母买套衣服,添双鞋子。他对妻子说:“我工作忙,家里你费心了。等我老了,退休了,家里的活都由我来干。”

2017年3月18日下午,在市里开完会回到家里,廖俊波匆匆扒了几口饭,拎起妻子整理好的西装和公文包,就要回武夷新区继续工作。临别前,妻子说:“雨下这么大,这个会又是你召集的,你就不能推一推?”

但廖俊波还是走了,没想到,这一走,竟成永别。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年仅48岁的廖俊波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却把脚印留在了热土,把口碑留在了民心。

追忆生平,鞠躬尽瘁,务实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这是廖俊波人生的真实写照。

廖俊波走了,但他的精神长存于世。

廖俊波语录:

赚钱的留给农民来,不赚钱的基础配套等项目就由我们来做。

党建不是务虚的,党建抓好了一样是生产力。

分数应该由老百姓去打,但我始终在积累,始终走在路上。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

砍柴虽苦,却要迎难而上;斩破荆棘,必将豁然开朗。

猜你喜欢
政和县廖俊波政和
方政和
政和县生态资源林业运营中心揭牌运行
政和苏区精神的内涵
廖俊波
闽北革命老区“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推进会在政和县举办
“十年后,我陪着你。”——廖俊波和妻子的最后道别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