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隐形冠军”,是指那些规模并不算大,但市场份额往往占据世界第一或第二的企业,他们身处公众视线范围之外,知名度非常低,但一直在“闷声发大财”。此理论是赫尔曼·西蒙教授在研究德国中小公司时总结出来的。
这些在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默默耕耘,并且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其技术创新遥遥领先于同行,人均拥有专利数甚至远超西门子这样的世界500强公司,但是因为所从事的行业相对生僻、加上专注的战略和低调的风格,它们又都隐身于大众的视野之外。
可以说,真的冠军企业,是非常注重品质和创新的。一个产业的创新体系,必须从产业链上的一个个“隐形冠军”取得突破。
西蒙教授进一步认为,德国的出口贸易乃至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得益于中小公司,尤其是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却寂寂无名的中小企业。这样一个脱胎于德国现实的理论,却在中国引起了长久的共鸣。(详见2016年第4期《2016中国制造隐形冠军榜》)
—张强/深圳
小米不上市的秘密
雷军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小米并不缺钱”,但如果想在2016年继续保持火箭式增长,除了需要加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优势和积极布局智能生态之外,小米还需要在海外市场上有所作为,要完成这几件大事,仅依靠现金流和融资明显不够,所以IPO应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终极之道。那么,左右逢源的雷军为何迟迟没有走这步棋呢?
小米在智能生态圈的布局相当积极,從路由器到电视、从入股美的到推出智能模块~~雷军一再强调“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所有智能设备”的目标,并且将智能模块和小米智能家庭应用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然而,除了手机周边厂商和黄牛之外,如今还没有太多能从小米生态中获得巨大收益的参与者,也就是说,小米没有形成真正的生态。
此外,一家企业选择上市就意味着其要转变成为公共企业,那么就需要向公众披露大量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运营信息,对自身业绩数据一直讳莫如深的小米而言,这将会是相当艰巨的任务。(详见2016年第4期《小米帝国的冬天》)
—吴师程/北京
旅游业央企重组上路
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中国国旅与港中旅的合并重组将在一定程度构建新的旅游生态圈,加速完善产业链。
中国国旅旗下主要业务均以旅游为核心,包括旅行社(国旅总社)、旅游零售(中免公司)和旅游综合项目投资开发(国旅投资)都在上市公司中国国旅体内,少量物流、物业等上市公司体外的资产;港中旅旗下业务板块繁多,不仅包括旅游相关业务(旅行社、酒店、演艺、景区、高尔夫、客运),还拥有房地产、金融、物流、能源等板块。
合并之后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有望提升;后续基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资金等层面的支持有望得到强化。国家对于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且行业本身具备高增长和契合消费升级的双重属性。后续有望凭借中国最大旅游央企的定位和优势,在海外旅游资产并购(旅游零售领域)以及国内景区资产整合等领域加快布局。(详见2016年第4期《“新国旅”:横跨中港旅游业的新霸主》)
—赵勇/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