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宇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我爱洗澡,好多泡泡;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我家的浴缸好好坐……”晚饭之后,随着一阵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我开始为女儿洗澡准备好浴巾、内衣、睡衣以及她喜欢的洗发精、沐浴露等用品,然后把热水器的水温调到适宜的温度,恭候宝贝女儿的光临。
“一、二、三,洗浴免穿衫……”我一边重复唱着儿时父亲为我洗澡时唱的潮汕歌谣,一边看着沐浴在温水莲蓬头下面的女儿。我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小胸脯,接着唱:“三、四、五,洗后赢(胜)过老石部(头)……”时仅三岁的女儿似懂非懂,也一遍一遍地跟着唱。每当此时,我总在想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问题:也许多年过去,女儿成家育儿之后,又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不老的童谣。这富有浓郁潮汕乡情的童谣,其实蕴含着人世间最纯朴的亲情,寄予着父母渴望儿女健康成长的美好心愿,也是天伦之乐中最宝贵、最值得人生眷恋的时光。
记得我在年少之时,每每晚饭后,村头的高音喇叭总会响起一曲经年不变的音乐——《春江花月夜》,我就跟随父亲围着浴布(也叫水布,一物可多用,下田干活可顶衣,下溪洗澡可遮羞,出门走路可遮阳,夏天乘凉可当席,冬天驱寒可挡风)和裤头(母亲自己手工缝制的粗布短裤,既凉爽又环保),沿着乡村的小路走向溪头的公共浴场,与村里的小男孩互相嬉戏,大打水仗……我玩得很开心,尽管父亲没说太多的话,但看着他嘴角的微笑,我知道他也很快乐!
我还依稀记得在童年時代父亲曾经说过,世界上的很多东西,过去了就再没有这支歌仔唱了。可惜我当时还听不懂,总以为自己年纪尚小,来日方长。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如不及时好好把握,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那个店了。
“爸爸,我感觉有些冷了!”女儿把水往我脸上一泼,逗着我玩,也把我的思绪打断了。我马上插上了电暖器,接着又搬来了石英电热器。不到一分钟,女儿又开口了:“爸爸,真暖和!”是啊!只要子女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心里就暖和。我说:“女儿啊!当爸爸也是父亲帮着洗澡的时候,哪里会有这些电器呢!连点一个10W的灯泡,你爷爷也要换一根3W的小光管,处处都得省着点哦!可我就是不觉得冷,只要你爷爷帮我洗澡,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也觉得有一股暖流从心中涌起,对着女儿会心一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慢慢地爱上回忆,我越来越喜欢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
记得我们小时候,没有什么先进的电器,甚至连电灯都没有。每天做作业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围坐在煤油灯下;有时还要做家务:喂猪,挑水,洗衣服……我还记得,我家刚买了一个小收音机,父亲好兴奋,他把音量调到最大,然后蹲在路口的石头上欣赏电波传来的声音。看着父亲那种满足和陶醉,好像那真的是天籁。那时家穷,父亲整天忙着生计,顾不得看护孩子,也没有钱给孩子买玩具。孩子们之间就形成一个个小团队,自己安排节目,做游戏。女孩子喜欢玩捉迷藏、踢毽子、丢手绢、跳皮筋、跳房子……尤其是小小的皮筋,能玩出很多花样。男孩子更多的是自己做弹弓,河里捉鱼,田里捉青蛙,两军对垒,玩得不亦乐乎。很多时候都是天黑了,我们才在父亲的喊声中意犹未尽地回家吃饭。饭碗刚放下,又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疯到半夜。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我倒觉得有些可怜了。没有兄弟姐妹,每天只能形单影只地抱着玩具娃娃玩,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家里接触的也都是成年人,很少有户外活动。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视宝宝”和“网络儿童”。平的女儿6岁时,还像小尾巴一样。每天上班,女儿泪眼婆娑拉着他的手:“爸爸我想你,你不要上班,跟我玩吧。”对平说得最多的是:“爸爸,好无聊,没人和我玩。你们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能做,我到底应该做什么?”由于单位较远,平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陪她玩,家里的人也没有习惯陪她。下班后,平回到家,走到哪儿她都跟着,就连大人洗澡,她都要站在门外跟他聊天。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三大绝招,总对“不听话”的孩子说:“你不要逼我啊!”用喊无效,就用骂。再行不通时,就藤鞭一抽或用手噼啪打起孩子来。处理问题总按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认为孩子现在必须干什么。孩子在大人的严管和监督下,缺失了自己的信心和主见,变得很懦弱。孩子现在做什么都缩手缩脚,依赖性特强,动不动就哭。不知什么原因,平总感到很压抑,性情变得很不好,喜欢对小孩发脾气。孩子深受其害,她说平是世上最狠心的爸爸。每次教训完孩子,平也感到内疚。
我们在父亲面前永远都是小孩,永远可以毫无顾虑地畅所欲言,就算他无法帮我们解决难题,只要他静静地倾听,给予我们适时的安慰,就足以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父亲曾经对我说,每个人活着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平淡的,坎坷的,幸福的,痛苦的,精彩的,失色的……得到的,得不到的,都会随时间流走,不要刻意把它追回。一切顺其自然,活着才不会太累。天高云淡,一切随缘,笑对人生,由它去吧。微笑地生活,微笑地工作,微笑地面对疲劳与不愉快,心情就会像冬天里的太阳,暖暖的,很舒服。
我想,父亲就是我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