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乐,王志章,于兴河,王辉,杨丽,曹茜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8)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孙乐1,王志章2,于兴河1,王辉3,杨丽3,曹茜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8)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整体处于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沉积相研究及其分布规律长期制约着油田生产开发。在系统的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密井网资料,并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水动力环境和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讨,确定研究区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总结了沉积相模式特征,识别出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心滩、溢岸、水道间、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类型;采用基准面旋回对比方法,在研究区克上组识别出3个向上变浅和2个向上变深的非对称中期基准面旋回,并结合等高程、前积、相变细分对比等多种方法综合划分小层;以沉积发育模式为指导,平剖结合,再现了研究区克上组沉积相形态特征及展布规律;在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研究区扇三角洲相储层砂体主要发育多层式、叠加式、多边式、对接式、孤立式5种砂体叠置模式,分析了可容纳空间变化对单砂体叠置模式的影响。
沉积相;砂体展布规律;克上组;五2东区
扇三角洲沉积砂体是目前已发现的重要含油储层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国内外学者曾对扇三角洲的露头和现代沉积进行了大量考察和研究工作,对其沉积环境、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控制扇三角洲发育的因素(如区域构造活动、古地理、古气候和物源供给等)进行了探讨[1-10]。扇三角洲沉积具有多物源、相带窄、相变快等特征,地层界面的识别和对比难度较大。五2东区上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上组)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综合含水率达65%,已进入二次开发阶段;现在对地下油藏的研究还停留在砂层组级别,不能满足当前开发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地质研究。因此,对克上组油藏开展小层级别的沉积微相研究十分必要。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三叠系克上组油藏位于克拉玛依市东约20 km处,北以克拉玛依断裂为界,与一区相邻,东以南白碱滩断裂为界,与七西区相邻,西南为五2西区,东南为八区(见图1)。
图1 五2东区地理位置
五2东区位于克拉玛依-白碱滩断裂带 (克-白断裂带)西南端,是一个长期活动性同生断层。断裂带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和北部,目的层位于断裂带下盘;断裂带具有封闭性,作为工区边界,对油气起到聚集作用[1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基底形成于石炭纪时期,受海西运动作用,地壳在石炭纪晚期发生抬升,克-乌断裂带亦此时形成。克-乌断裂活动三叠纪时期有所减慢,但沉积差异继续存在;晚三叠纪,湖水上升,厚层泥岩发育;三叠纪末,地壳发生抬升,使得白碱滩组地层遭受剥蚀,顶部发育风化面。断裂活动侏罗纪时期近乎停止。白垩纪后,地层沉积较为稳定,区域构造作用不明显[12]。
西北缘二叠纪—侏罗纪,广泛发育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等砾质粗碎屑储集体,共发育13套地层[13-18],剖面上呈楔形或近楔形,平面上近似扇形。三叠纪早期发育洪冲积扇-河湖三角洲-水下扇相粗碎屑体系;中期发育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体系;三叠世晚期,以滨浅湖相泥岩沉积为主,厚度较大。三叠系中统克上组,上覆地层为白碱滩组,下伏地层为下克拉玛依组,沉积厚度160.00~250.00 m,平均沉积厚度187.00 m。
2.1 岩石类型及组合
岩性组合方面,克上组以砾岩、砂质砾岩、含砾砂岩、泥岩为主。砾岩和砂质砾岩主要呈灰色、灰绿色,粒度从2mm到50mm,砾石呈次圆—次棱角状,分选差,砂砾呈无规则排列;砂岩颜色主要为灰、灰白、灰绿色,多为砾质不等粒砂岩、巨砂岩、中—粗砂岩,粒度较粗,分选中—差;泥岩、粉砂质泥岩颜色多呈灰、深灰色,可见炭化植物发育;沉积物砂砾排列无规则;发育冲刷面、块状层理、交错层理、粒序层理等沉积构造(见图2)[19]。
图2 克上组主要岩石类型及构造特征
五2东区克上组为一套还原—弱还原环境下的沉积。研究区目的层段基本上为陆源碎屑岩,沉积物岩性种类较多,且韵律多变,结构成熟度低——表明研究区处于近物源、快速沉积、水体进退频繁的沉积体系,且地层含有物可见炭化植物碎屑,因而,综合来说,本区克上组为近湖泊的冲积环境。
2.2 粒度分析及环境判断
从粒度概率(见图3a)上看,三角洲形式介于河流沉积与浅海沉积之间。三角洲中包括了各种亚环境,具有不同的粒度分布特点。概率曲线为两段式,由跳跃和悬浮2个总体组成,并可细分为2种类型,即典型的两段式曲线和跳跃总体中存在2个小型次总体的两段式曲线。总的表现出细截点较粗的特点,较粗颗粒可以呈悬浮状态进行搬运,反映了水动力较强,不同岩性样品百分比含量差异较大,这与辫状河道沉积特征相似。
利用研究区取心井70块典型沉积物样品粒度资料制作C-M图(见图3b)。本区样品点粒度较粗,主要以滚动和悬浮搬运2种方式搬运沉积物,NO段、OP段和PQ段普遍发育,QR段有一定程度的发育,表现为牵引流沉积为主、浊流为辅的水动力特征。其中:NO段基本由滚动颗粒组成,本区C值(1%粒径)大于6 mm;OP段以滚动搬运为主,掺杂部分悬浮组分,二者相混合,本区C值大于2 mm,M值(粒度中值)有明显变化,表现为滚动组分中有大量悬浮物质;PQ段主要为悬浮搬运总体,少部分为滚动搬运。
图3 克上组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
2.3 微相类型及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电性、物性特征,认为五2东区克上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在枯水线或低潮线以上,可细分为辫状分流河道、心滩、溢岸、河道间等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位于岸线至正常浪基面之间的浅水区,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溢岸、河道间等沉积微相。
2.3.1 辫状/水下分流河道
辫状分流河道是研究区三角洲平原的微相类型之一,沉积单砂体厚度在2.00~5.00 m。平原相辫状河道入湖形成的水下河道极不稳定,随着分流河道向湖推进,河道分叉增多。剖面呈顶平底凸的透镜状,河床中心最厚。从岩性看:扇三角洲平原以粗砂岩和中细砾岩为主,分选较好,磨圆次棱角—次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分流河道岩性较细,以中砂岩为主。
整个扇三角洲沉积中,水下分流河道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垂向层序结构特征与陆上分流河道相似,但颜色较暗。沉积构造方面,下部以交错层理发育为主,岩性及沉积构造特征反映了微相类型近物源、水动力较强、快速沉积等特征。
从测井响应看:扇三角洲平原自然电位曲线呈钟形或不规则箱形,底突变,顶渐变;电阻率曲线呈不规则箱形或钟形,高幅齿状,值较高。在扇三角洲前缘,自然电位一般为钟形,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形态与自然电位曲线特征相似,电阻率曲线呈小规模高幅齿状和钟形。
2.3.2 心滩
单一辫状河道主要由心滩坝和辫状水道砂体组成。心滩坝是单一辫状河道的主体,准确识别单一心滩坝是研究辫状河储层构型的核心内容。岩性以中细砾岩、砂质砾岩、含砾砂岩和粗砂岩为主,岩性较均一,交错层理发育——表明沉积时水动能稳定,物源充足。测井响应上,心滩呈高幅箱型,单层厚度大,最大可到8m。
2.3.3 溢岸
溢岸沉积主要位于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及侧缘,伴随沉积物的充分供应和河道的改道迁移,沉积物形成大片分布的厚层序砂体。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分选较好,磨圆中等—好,多为块状构造,也见波状层理。在测井响应上,自然电位和电阻率呈指状,近似于小凸起,自然电位负差异明显,电阻率值较低。
2.3.4 河道间
沉积物较细,主要为泥岩和粉砂岩。测井响应上,电阻率、自然电位曲线都较平直,高自然伽马,低电阻率。
2.3.5 前扇三角洲相
悬移物质进入较深水中沉积下之后,以静水沉积物的形式存在。泥岩中富含有机质,是理论上的最佳生油层。
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开展沉积相研究及砂体展布规律分析的基础,旨在建立等时的地层格架,确定油田开发区内统一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开发中后期储层精细划分对比主要有2种思路:一种是针对我国陆相储集层具有多层、层薄、砂泥岩间互、平面相带窄、相变快、侧向连续性差的沉积特征,建立的“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方法;另一种是以T.A.Cross等[20]为代表提出的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方法。本文采用2种对比方式相结合的思路。即利用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理论方法,井震结合划分中期旋回;考虑到研究区井数多、井网密,且扇三角洲沉积物源多、相带窄、相变快、砂体叠置频繁、河道下切和侧切明显等特点,为此在中、长期基准面旋回约束下,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思路,多方法结合划分小层,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3.1 中期基准面旋回
一个完整的中期基准面旋回代表了一次基准面升降的过程,它多由一系列具有进积、加积和退积叠加样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地震反射剖面可以进行层序地层分析,地震基准面旋回的划分精度受地震资料品质和垂向分辨率的影响。通过井震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确定砂层组界线(见图4)。五2东区克上组主要由3个向上变浅和2个向上变深的非对称中期基准面旋回组成。
图4 井震结合砂层组界线划分
克上组S1砂层组顶界面即克拉玛依组与白碱滩组的分界面,白碱滩组底部岩性为稳定发育的泥岩,与克上组顶部岩性差别大,此差别存在于研究区内所有井。整个S1砂层组地层厚度为40.58 m,砂岩厚度为20.08 m,砂岩密度大,表现为扇三角洲平原的砂砾岩沉积,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半波峰与整波谷的同向轴,连续性非常好,为明显标志层。
S2,S3,S4砂层组地层厚度相当,发育砂砾岩较少,S2砂层组发育平均砂厚7.00 m,S3砂层组发育砂厚6.20 m,S4砂层组发育砂厚6.94 m。各砂层组平面相变较快,单一河道的侧向频繁迁移,为三角洲入湖形成的分流河道沉积,局部发育前三角洲泥。S2和S4砂组局部单砂层发育连片砂体,单期河道侧向叠置明显,地震剖面上S2,S4砂层组同向轴较为连续,表征了砂体的连片分布;S3砂组砂岩厚度变化较大,单一河道孤立发育,侧向叠置较少,测井曲线也呈孤立砂体发育,地震剖面上同相轴连续性中等到差。
S5砂层组表现为多层砂岩发育,与下伏克下组S6砂层组有明显界线,该标志层在上克拉玛依组表现明显。整个S5砂层组厚度31.32 m,砂岩厚度11.09 m,砂岩密度较大,单期河道频繁迁移,为扇三角洲内前缘沉积,单期砂体连片发育,侧向叠置强烈。S5砂组与S1砂组相似,地震剖面上为半波峰与整波谷的同向轴,连续性较好,为明显标志层。
3.2 多方法结合划分小层
克上组地层为扇三角洲沉积,倾角4~8°,相邻井的地层厚度变化不大,但分流河道砂体下切、叠置,砂体厚度变化较大,侧向相变快。对比过程中分析沉积旋回,参考地震剖面应用多种方法划分小层及单砂层。
3.2.1 井震交互解释
在理想情况下,研究区地震资料品质可识别大于5.00 m的地层。研究区小层厚度15.00~25.00 m,单层厚度7.00~14.00 m,地震剖面上可识别厚度较大的小层。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将单井小层界面投到地震剖面上,查看层组界线是否存在明显窜层现象。
3.2.2 标志层附近的等高程对比模式
克上组顶部稳定巨厚泥岩段为明显标志层,根据电性曲线特征,可准确确定油层顶部位置。如果同一沉积时间内,地层沉积厚度相当,则可将等距的地层作为等时界面,愈靠近标准层,对比精度愈高。
3.2.3 河道叠置砂体细分对比模式
河流的冲刷作用,使得多期砂体在河床内叠置发育,则采用该模式对层划分对比。在多期河流发育区,受晚期形成的河流冲刷作用影响,早期河流沉积单元上部选择性地被冲蚀,同时沉积新的河道砂岩,厚层河道砂岩纵向叠置明显。
3.2.4 下切砂体细分对比模式
在河道内,后期形成的河流在不同部位对早期河流的冲刷强度不一,表现为河道主流线上砂体底部对下覆砂体冲刷剧烈,形成河道下切现象。对比时,不能简单地应用等高程或“劈层”。
3.2.5 相变细分对比模式
河流沉积环境相变快,砂岩厚度分布不一,侧向变化迅速,在同一沉积时间单元内,相邻发育的区域很有可能代表不同的2个相带,相邻井之间GR,SP等电测曲线、储层厚度变化大。该对比模式要求在地层等时格架建立过程中充分考虑相序递变情况,并验证各种沉积微相的空间配置是否合理。
克上组地层各砂层组地层厚度相当,砂体主要发育在S1和S5砂层组,表现为水动力较强的水上或水下沉积环境;S2—S4砂层组砂岩厚度较S1和S5小,表现为沉积稳定的水下环境。克上组厚度为190.00 m,包括5个砂层组,每个砂层组细分为2个小层,每个小层再细分为2~3个单层(见图5)。
图5 56052井综合柱状图
4.1 平面分布特征
以取心井岩电标定和测井曲线特征为基础,总结出不同沉积微相的特征和解释图版;在此基础上,对非取心井及取心井非取心层段进行单井画相;之后,在砂岩等厚图、砂地比图和相模式的指导下,在每层平面上对单井解释的微相结果进行组合;通过交互解释,最终在纵、横向上均符合沉积规律,进而落实不同微相的形态特征及展布规律(见图6)。
图6 不同沉积体系沉积微相
从图6可以看出:辫状分流河道由多条辫状河发育或者1条辫状河频繁改道迁移,形成单期辫状河道带;其被心滩分割为多个单一河道,呈条带状,具有较大的厚度和宽度,单层厚度多在4.00 m以上,宽度较大,多在300 m以上,最大可达1 500 m。心滩在三角洲平原中占主体地位,呈土豆状、块状分布,厚度3.00~9.00 m,宽度150~750 m,长度在200~800 m。辫状河道入湖形成水下分流河道,发育不稳定,主要呈树枝状分布,在多个砂层组内表现为侧向拼接,单一河道宽度在100~740 m,厚度1.00~8.00 m。溢岸在平原亚相主要呈零星的条带状分布,在前缘亚相呈条带或席状分布。水道间在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广泛发育,以较短的条带状分布为主,局部连片发育。
4.2 基准面旋回对砂体展布及叠置样式的控制
为了研究不同A/S值 (可容空间和沉积物供给量之比)条件下的辫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与叠置特征,在沉积特征分析及沉积微相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综合岩心观察、分析化验资料及测井曲线形态,对研究区开展沉积微相的细分,编制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21个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见图 7)[21]。
图7 克上组中期基准面旋回对砂体展布的控制
克上组下部(S5—S2)表现为基准面上升旋回,沉积物供给速度减小,可容纳空间相对增大,砂体由面积状、连片状,向条带状、树枝状过渡,河道分叉、交汇现象减弱,砂体的宽度和厚度减小。S5砂组含砂率35.41%,下部单期河道侧向叠置,主要为多层式或叠加式切叠,发育心滩;S4砂组含砂率20.93%,砂岩主要发育在下部,单期河道侧向叠置强烈;S3砂组含砂率17.28%,砂体主要发育于旋回的下部。
克上组上部(S2—S1)表现为基准面下降旋回,沉积物供给速度增加,可容纳空间相对减小,砂体在平面上由条带状向面积状、连片状过渡,砂体的宽度和厚度增加。S2砂组含砂率17.40%,下部为前三角洲泥沉积,上部砂岩较为发育,但多以对接式、孤立式为主;S1砂组含砂率为49.5%,上部砂体发育程度高,普遍发育心滩、分流河道。
因此,对应于这种地层旋回的响应砂体发育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区克上组在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主要发育多层式、叠加式、多边式、对接式、孤立式5种砂体叠置模式,旋回下部砂体规模较大,连续性较好。随着基准面的不断升高,向上砂体规模变小,单砂体间切叠关系由多层式向孤立式过渡,且砂体间的连通性逐渐变差,至S2-2小层砂体规模达到最小;砂体基本呈孤立趋势,而S1砂组的砂体规模和连续性又变大和变好,由孤立式向多层式过渡,叠置砂体厚度逐渐增大——这与基准面短暂、急速下降有关。
1)针对开发中后期储层精细划分对比要求和扇三角洲沉积特点,综合采用基准面旋回对比和“旋回对比、分级控制”2种思路进行研究,认为克上组地层主要由3个向上变浅和2个向上变深的非对称中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在中期旋回框架内,依据等高程、前积、相变细分等进行小层和单砂层的划分,将克上组地层划分为10个小层、21个单层,建立了高精度地层格架。
2)建立了五2东区克上组扇三角洲沉积微相模式。识别出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心滩、溢岸、水道间、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类型;以沉积发育模式为指导,平剖结合,落实了不同微相的形态特征及展布规律。心滩在三角洲平原中占主体地位,呈土豆状、块状分布;分流河道在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中被心滩分割为多个单一河道,呈条带状,在前缘亚相上,主要呈树枝状分布。
3)在沉积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基准面的频繁波动,在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研究区三角洲相储层砂体主要发育多层式、叠加式、多边式、对接式、孤立式5种砂体叠置模式。随着沉积物供给速率的增加,砂体叠置方式由孤立式向多层式过渡,叠置砂体厚度逐渐增大;反之,砂体接触关系由多层式向孤立式过渡发展,砂体间的连通性逐渐变差。
[1] DORSEY R J,UMHOEFER P J,RENNE P R.Rapid subsidence and stacked Gilbert-type fan deltas,Pliocene Loreto Basin,Baja California Sur,Mexico[J].Sedimentary Geology,1995,98(1/2/3/4):181-204.
[2] WEIMER P.Sequence stratigraphy,facies geometries,and depositional history of the Mississippi Fan,Gulf of Mexico[J].AAPG Bulletin,1990,74(4)425-453.
[3] BEGGSH,KAYA,GUSTASONER,etal.Characterizationofacomplex fluvial-deltaic reservoir for simulation[J].SPE Formation Evaluation,1996,11(3):147-154.
[4] 古永红,王振宇,谭秀成.国内外扇三角洲研究综述[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6):590-593.
[5] 焦养泉,周海民,庄新国,等.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J].沉积学报,1998,16(1):70-75.
[6] 张春生,刘忠保,施冬,等.扇三角洲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J].沉积学报,2000,18(4):521-526.
[7] 魏山力.基于地震资料的陆相湖盆“源-渠-汇”沉积体系分析:以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文昌组长轴沉积体系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6,23(4):414-418.
[8] 于兴河.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379-394.
[9] 韩作振,刘凤武,高丽华,等.惠民凹陷临北断阶沙三中亚段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2):1-7,21.
[10]陈程,孙义梅,贾爱林.扇三角洲前缘地质知识库的建立及应用[J].石油学报,2009,27(2):53-57.
[11]王辉,解克萍,胡戈玲,等.相控储层预测技术在五2东克上组扩边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4,10(4):1-5,107.
[12]陈婷婷,胡望水,李相明,等.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图的编制[J].断块油气田,2014,21(5):545-549.
[13]李俊飞,吴胜和,许长福,等.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上克拉玛依组沉积相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6):99-104.
[14]林玉祥,赵承锦,舒永,等.东营凹陷沉积-沉降中心迁移特征与机制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6):1-9.
[15]陈丹.细分沉积相在克拉玛依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1993,14(2):160-166.
[16]吴志雄,杨兆臣,丁超,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特征:以W16井区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4):602-609.
[17]王伟锋,胡瑜,于正军,等.东营三角洲前缘坡移扇储集体特征及成因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6,38(5):600-608.
[18]蔚远江,李德生,胡素云,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演化与扇体油气藏勘探[J].地球学报,2007,28(1):62-71.
[19]王战永.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20]贾爱林.精细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36-59.
[21]闫海军,贾爱林,郭建林,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储集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16,37(1):29-34.
(编辑 李宗华)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and body spre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Kalamay Formation in eastern Wu 2 Area of Karamay Oilfield
SUN Le1,WANG Zhizhang2,YU Xinghe1,WANG Hui3,YANG Li3,CAO Qian1
(1.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2.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3.No.2 Oil Production Plant,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SINOPEC,Karamay 834008,China)
The reservoir of the Upper Kalamay Formation in eastern Wu 2 Area of Karamay Oilfield is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s of development.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law is unclear,and sedimentary facies study and its distribution law have restricted the oilfield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ore,the hydrodynamic environment and sedimentary facies types were studied by analyzing dense well network data and granularity data.The study area was identified as fan-delta depositional system,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facies model were summari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x types of microfacies such as braided distributary channel,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channel bar,overflow bank,inter-channel and front delta mud.Based on the method of base-level cyclic regression,three shallowing upward and two deepening upward asymmetric intermediate base-level cycl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area.Combined with equal height,foreset,phase contrast subdivision and other methods,the small layers were identified.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model,the sedimentary facies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law of Upper Kalamay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were reproduced.Under the control of base-level cycle,the sandbody of the delta facies in the study area was mainly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of sandbody superposition models:multi-layer,superposition,multilateral,docking,isolated type.The influence of the spatial change of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on the single sand body overlaying mode was analyzed.
sedimentary facies;sand body spreading characteristics;Upper Kalamay Formation;eastern Wu 2 Area
TE121.3
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砾岩结构-成因分类、沉积成岩机理及其岩石物性响应模型”(41472091)
10.6056/dkyqt201704009
2017-01-23;改回日期:2017-05-22。
孙乐,男,1988年生,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及沉积储层方面的研究。E-mail:geology_sunle@163.com。
孙乐,王志章,于兴河,等.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7,24(4):474-480.
SUN Le,WANG Zhizhang,YU Xinghe,et al.Sedimentary facies and sand body spre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Kalamay Formation in eastern Wu 2 Area of Karamay Oilfield[J].Fault-Block Oil&Gas Field,2017,24(4):47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