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啸
从今年市人代会上市领导与代表热议义务教育阶段减负问题至今,笔者是第三次谈论这个话题了。半年来,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花了很大力气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學生减负工作,尤其进入五月份新生报名季,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确保招生的公平、公正,快速处理了个别在招生时使出诸如“考家长”“查祖孙三代”等洪荒之力的民办学校,并针对适龄儿童家长反映的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快速作出回应,称得上是反应迅速、措施得当。据悉,整顿和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的行动也即将展开。
笔者看来,目前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堵”上,即花大力气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堵住可能出现的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漏洞,一只手督促学校在招生、办学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教委规定,另一只手规范为学生提供课外文化辅导机构的经营行为,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但效果究竟如何呢?笔者还是有些担忧的。就读小学的儿子曾在这个学期开学后的某天欢天喜地地告诉笔者,教育局来督察了,所以这个礼拜没有书面回家作业,之后他还补充了一句“真希望教育局的督导老师不要走啊”。事实上,两周以后,一切又恢复了之前的常态。前阶段,市政协领导在市政协对整顿教育市场相关提案进行审议时,也曾对此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叫做“开着水龙头拖地”,即作为源头的水龙头如果不拧紧,地再怎么用力拖也拖不干。
在上一篇谈论教育减负的文章中,笔者也提到过,从供需角度看,造成目前教育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是公众日益增加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由于增加课业负担是需求方为了争夺稀缺资源所采取的自愿行为,因此仅仅通过“堵”的方式来减负很难起到好的效果,相反可能会使得原本已经建立的竞争规则变得更不可捉摸,甚至会使原本市场竞争充分、供给充足的教育培训市场也变得奇货可居,有点南辕北辙的味道。
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工作,应该疏堵并重,除了“堵”以外,更要注重“疏”,即从源头上管理好“需求”这个水龙头。如何疏导,则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短期来看,要主动发挥供给端学校的积极性,引导市场机制主动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校发挥潜力,适当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如在保证全民义务教育托底的情况下,更多地将招生自主权赋予能够供给优质教育资源的名校,通过给予名校更多的招生名额,鼓励名校更多开设分校等方式来扩大供给。
从长远来看,则是要引导公众改变预期,树立对教育本身更加正确的认识,引导个体找到适合自身的出路,而不是一味靠行政之手延后竞争,却还让千军万马争走独木桥。这项工作的发力点不在于宣传,而在于改革教育体制本身。我们的教育自古以来更多注重培养智商、注重文化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培养情商、轻视个体兴趣的引导。教育模式千篇一律,高考之前只着眼于让孩子们将语数外等必考科目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很少关注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更不会将教育重点放在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和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上。可孩子们今后长大成人、走向社会,那些所谓的通过寒窗苦读一条道走到黑的模式所获得的文化知识,又有多少能起到真正的决定性作用?又有多少能帮助孩子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困惑?
改革本身是一项十分艰难的系统性工程,引导公众改变预期需要漫长的时间,有关部门必须要找到更为合适的抓手。笔者认为,人大也好,政府也罢,在推进某项具体工作前,应该更加客观、深入地审视问题产生的环境,在看到现象的同时,更深入地挖掘原因,看到本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应付一时的措施不是治本之策,要按照真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要求,探求规律,出台系统性根本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