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家风:毛泽东最初的精神摇篮
历500余年奋斗,毛氏家族从自己的奋斗史上得出的结论是:“天下无难为之事,性能不囿于难为之见,不生其畏难之心……”毛泽东后来的名言“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便是从中汲取的精神营养。
毛泽东在毛氏家族的“文化场”中整整生活了17年,并负载着它的文化信息走出韶山,搏击时代风云,最终成长为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他的人生道路和心路历程,与毛氏家族的传统精神即“毛氏家风”有着紧密的联系。
韶山毛氏家族是典型的移民家族。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始祖毛太华携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从云南来楚,定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多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兄弟再迁居韶山冲,从此揭开了在韶山创业立家的序幕。
与韶山的其他地方相比,韶山冲一带因山高林密而开发最晚。可以想象,当毛清一、毛清四兄弟刚来韶山冲时,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是多么严峻,他们及其子孙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起码的衣食之源。正是在与环境相斗争的过程中,毛家人形成了勤奋进取的奋斗精神。
历500余年奋斗,毛氏家族从自己的奋斗史上得出的结论是:“天下无难为之事,性能不囿于难为之见,不生其畏难之心……”毛泽东后来的名言“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便是从中汲取的精神营养。
家族如此,家庭亦然。毛泽东的父母都非常勤劳,特别是他的父亲毛顺生,不信命运,不靠祖业,完全依赖自己辛勤的经营而兴家。他对子女要求严格,在家里容不得他们闲着,稍有不从即斥其“懒惰”。这种家风培养了毛泽东从小做事勤快、善始善终的习惯。
韶山毛氏家族的民风以劲直尚气、强悍好胜为主要特征。这种民风的形成,一方面归因于长途迁徙、开创新基的家族背景;另一方面则源于从军打仗、驰骋疆场的家族传统。
毛氏家族的始祖毛太华便是“以军功拔入楚省”。毛太华的子孙秉承他的刚毅和血性,投身行伍、闯荡天下者代不乏人。
19世纪50年代初,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兴起。韶山毗邻曾国藩的老家湘乡,得风气之先,大批毛氏子弟加入湘军,形成一股从军潮。毛氏子弟参加了从湘军出师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次战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不同等级的功名。
从家族的文化背景中走出的毛泽东,终生爱好读书,曾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博览群书,成为毛泽东经纶天下的重要条件
他们的经历和功名,直接感染到同乡子弟,特别是他们卓厉敢为、闯荡天下的品格,更对人心风俗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从军打仗,成为毛氏子弟改变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父亲毛顺生早年亦曾外出当兵谋生。毛泽东就是在这样一个具有从军打仗传统的家族中成长起来的,耳濡目染地接受到他们尚武精神的影响。毛泽东从小好角力,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对《三国演义》《水浒》《说唐》等描写战争的书爱不释手。
到长沙求学后,毛泽东的尚武精神更为突出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在新军中当了半年兵。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毛泽东不仅以学识、才华闻名全校,而且以爱好体育、胆量过人博得同学的交口称赞。他的体育锻炼方法五花八门,爬山、游泳、冷水浴、风浴、雨浴、露宿,举凡一切能坚固肌肤、锻炼意志、增加气力的运动项目,他都尝试过。毛泽东的尚武精神很快在实践中得以运用。1917年11月,他和同学智缴了北洋军阀部队的一枪,轰动了整个长沙城。
毛氏族人在闯荡天下的过程中,培育了家族的尚武精神,并代代相传,相磨相荡,积淀为家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毛泽东从家族得来并在青年时代不断张扬的尚武精神,逻辑性地引导他走上以枪杆子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他半生戎马,“九死一生如昨”,从几条破枪到拥有雄兵百万,实有赖于强烈的尚武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毛氏家族生活在偏僻的韶山冲一带,文化发展受到经济状况的严重制约,文化资源的积累较为困难。尽管如此,毛氏家族仍是一个重视读书和教育的家族,其立家兴族之本一为耕田,一为读书。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之下,毛氏家族从未放弃过以诗书振家声的梦想。毛氏家族虽然没有出现过“科第蝉联,仕宦赫赫”的景象,但也产生了许多名重乡邦的文化人。
家族先贤们的求学事迹给毛泽东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毛泽东在读私塾时所跟随的六位老师中,有四位(毛咏薰、毛宇居、毛简臣和毛麓钟)为本家族的人。在这些家族先贤的引导下,毛泽东步入国学之林,初步具备了作为读书人的涵养和习性。
毛泽东读书很认真,尽管对经书不喜欢,但仍能熟读它们。他最喜欢看的是中国的旧小说和关涉现实的时论及新书。少年毛泽东的求知欲非常旺盛,他到处借书来读。韶山冲的书读完了,就跑到湘乡外婆家去借。在停学在家的两年中,他白天下地劳动,晚上还坚持读书到深夜。
从家族的文化背景中走出的毛泽东,终生爱好读书,尝言:“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博览群书,成为毛泽东经纶天下的重要条件。
毛氏家族到韶山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必须倾全力解决生存问题。社会生活尚比较简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家族先贤开始制定严格的文化规范,以指导和约束族人的行为,保证家族的兴旺发达。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毛氏修族谱时制定了家规18条,家训和家戒各十则。其中家规第1条规定强调“孝”:“凡为子弟者,务宜服务奉养以事亲,逊顺恭让以尽弟。苟有不孝养父母,不弟事兄长,大则忤逆违悖,小则言语撞触,族长传祠,从重惩戒,训之不悛,送官究治。”
又如,第5条规定强调“教”:“子弟之成败,全在父兄之教训,故父兄之教不严,子弟之率不谨。凡我族人于子弟知识稍开,天真未遭之际,提撕训导以保天性。及长,教以正業。如有听其游荡,放辟不加约束,先以容纵处父兄,后以不肖治子弟。”
毛氏家训十则为:培植心田、品行端正、孝养父母、友爱弟兄、和睦乡邻、教训子孙、矜怜孤寡、婚姻随宜、勤劳本业、奋志芸窗。
毛氏家戒十则为:戒游荡、赌博、争讼、攘窃、符法、酗酒、为胥隶、为僧道、谋风水、占产业。
毛氏家规制定于1881年,毛泽东则诞生于1893年,且在韶山生活了17年,因此,家规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从家规的内容来看,排除其极端的封建礼法观念,其中存在许多积极因素,如孝养父母、尊老敬长、严格教子、婚丧从俭、怜恤孤寡等。这些都是毛氏家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并在毛泽东身上打下了深刻烙印。
毛泽东历来反对那种父辈对子辈享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孝道,但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深深感戴的。父母病重期间,他忧心如焚,到处寻医问药,甚至不远百里到南岳为母亲许愿还愿。父亲去世时,他不在家,未能给父亲送终,他一直为此感到内疚。
1959年回到韶山的第二天清晨,毛泽东便到父母的坟前拜祭。回到寓所,他对随行的罗瑞卿等人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这也得承认。我下次回来还要去看他们二位。”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极为重视道德人格的表率和激励作用,同时向往一种纯洁高尚的社会生活。他对各种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并将它们消除殆尽。这些都与早年的文化熏陶有联系。
(《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