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刘三姐”与广西民族文化传承

2017-07-24 16:05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刘三姐广西居民

■ 林 轶 段 艳

(广西大学 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印象·刘三姐”与广西民族文化传承

■ 林 轶 段 艳

(广西大学 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契机和挑战。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中国漓江山水剧场的核心工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是中国大型山水全景演出的首创之作。“印象·刘三姐”项目对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积极意义,成为观众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了资金基础,也促进了“刘三姐民族文化”本身的延续和发展。积极参与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需要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多方式、多途径地传承广西民族文化。

印象·刘三姐 广西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一方面影响着世界经济,另一方面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加大力度推进国家文化创新”。各个地区也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价值,认识到地区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挑战和机遇并存。多民族聚居的广西地区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并提出了“到2020年广西文化增加值超过1 50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以上”[1]的发展目标。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以及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2]。各民族在语言、文字、服饰等民族文化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广西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西部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媒介的普及使视频、图片等分享相当便捷,网络沟通极其便捷,与此同时,传承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技艺等民族文化与此同时的人越来越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广西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遭毁坏的严重威胁,民族文化是否能够经受住考验,是否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是个历史性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难题。为此,本文选择广西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大型演艺项目“印象·刘三姐”,以探索广西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有效途径。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中国漓江山水剧场的核心工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是中国大型山水全景演出的首创之作。演出由1.654平方公里水域、12座著名山峰做背景,中国和外国合计有67名一流大师一起合作完成,方案先后修改了109次,参与演出的人员更是达到了六百多人,历时5年半的制作,于2004年的3月20日正式演出,可谓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项目。

该剧围绕壮族民间传说中美丽的歌仙刘三姐展开。观众从演出中不仅可以看到漂亮的壮族服饰,还可以听到悦耳的壮族山歌,欣赏到优美的壮族舞蹈,看到景色秀丽的山水景观,仿佛身临其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印象·刘三姐”舞台气势宏大,游客在观众台上可以看到整个全景的演出,演出场地告别了室内演出的单一性,从各个角度形成魅力无比的视觉效果,各种艺术元素组合在一起,把自然山水与民间歌谣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艺术与商业相互交融的智慧结晶,是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精品。同时,“印象·刘三姐”还是一个把政府和企业、艺术家和品牌、居民参与和旅游扶贫有效融合的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桂林市的旅游、文化和经济发展。

为探索游客和当地居民对 “印象·刘三姐”项目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一部分是针对游客的,通过调查游客观看“印象·刘三姐”之后对广西民族文化的认知度与影响力,了解“印象·刘三姐”对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另一部分针对社区居民的问卷在于了解“印象·刘三姐”从运行之后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产生的效果及其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针对观众的问卷200分,针对当地居民的200份。观众部分回收192份,回收率96%。居民部分回收为188份,回收率为94%。之后,我们运用SPSS17.0软件对这些问卷进行了整理。

(一)实证数据分析

1.人口统计特征

本次调查男性占41%,女性占59%;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15-44岁之间的占比为91%;被调查者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47%,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53%;被调查者的职业分布中,有工作的占比为63%,学生占比为26%;被调查者月收入集中在0-2 999元,占比为71%。

2.观众对“印象·刘三姐”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认知度与影响力分析

为了研究观众了解“印象·刘三姐”的途径,问卷设置了观众了解该项目的几个选项,其中包括观看、亲戚朋友介绍、媒体宣传及其他。

调查发现,观众了解“印象·刘三姐”的渠道主要为观看(86人),占44.8%,这也与调查地的选取有关(来阳朔旅游的游客一般都看过,若选取其他地区游客作为调查对象,可能他们仅仅通过媒体看过)。很多观众不只一次观看“印象·刘三姐”。通过媒体宣传了解该项目的观众51人,占26.6%,这说明该项目的宣传做得较好。2003年项目正式运营时就吸引了一百多家媒体对其进行报道。后期的宣传主要通过网络和电视,很多观众到现场观看前都听说或者了解过“印象·刘三姐”。

问卷第二部分根据“印象·刘三姐”剧情设置了8个关于民族文化元素的问题,包括民族服饰特点、民族饮食习惯等,通过观众的选择可以统计出观众对民族元素的认知程度。选取这8个民族文化元素,了解游客在阳朔旅游后对广西民族文化元素的认知程度。问卷分为非常了解、了解、一般、不了解、非常不了解5个选项,分别赋分为5分、4分、3分、2分、1分,再将分数进行加总,得出总分项,总分是对元素的整体反应。民族元素的认知度是通过总分项与总的人数的比值得到的均值项来反应的,即均值=总分/192。

调查各元素有效值均为192,缺失值为0。观众对“印象·刘三姐”中展示的8个元素的认知度较高,其中服饰特点和民族歌舞的均值分别达到3.37和3.39;观众对住宅特色、生产工具、民族语言、民族歌舞和民族节庆的认知度也较高,这些选项的均值都在3以上;观众对婚丧嫁娶习俗的认知度较低,但是均值也达到了2.95,说明大部分观众通过“印象·刘三姐”了解了很多的民族文化元素。

“印象·刘三姐”包含了壮、侗、苗族的文化元素,其中以壮族文化元素为主。为了解“印象·刘三姐”在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中产生的效果,问卷设计了3个相关的问题。问题1:“印象·刘三姐”是我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问题2:通过“印象·刘三姐”我了解了世居广西的民族很多。问题3:通过“印象·刘三姐”我了解了壮族是广西的主要民族。对于每一个问题,我们设置了5个答案,即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问题1有44.3%的游客选择“非常同意”、41.7%的游客选择“同意”,说明“印象·刘三姐”是游客自身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问题2、问题3中非常同意的分别为19.3%、21.9%,同意分别为48.4%、46.4%,非常同意和同意加起来均超过了60%。这表明,“印象·刘三姐”对游客了解广西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游客来广西旅游,可能了解一些广西民族文化,但是并不深入,“印象·刘三姐”能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广西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为民族文化传承做了很好的铺垫,民族文化只有先被了解才会有传播、传承。“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的演出,对于广西部分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播有一定的效果。

3. “印象·刘三姐”对当地居民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产生的效果及影响

问卷分析得出,项目运营后,当地居民的每月纯收入增多的占比为84%,不变的为12%,减少的为4%。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主要排序为收入来源、收入变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

“印象·刘三姐”运营前后居民的生活状态的变化表 单位:%

从表1可以看出,“印象·刘三姐”运营前后居民的生活状态的变化很大,全部超过了50%。居民受到“印象·刘三姐”项目的运营的影响很大,从职业到居住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居民对印象·刘三姐项目的运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97%的居民认同以前的民族风俗传统重要,96%的居民会注意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89%的居民在“印象·刘三姐”项目的运营后生活变得更好了。

(二)调查结论

1.“印象·刘三姐”项目成为观众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调查发现,44.8%的游客主要是通过观看“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增强了对民族文化元素的认知。游客来广西旅游,可能只是听说过广西的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并不深入了解广西民族文化,通过观看演出,游客进一步了解了广西多彩的民族文化,也给参与的社区居民带来了自豪感。这些为民族文化传承做了很好的铺垫,民族文化只有先被了解,居民自发地意识到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才会有传播、传承,项目带动更多的游客前往广西探索广西的民族文化,促使居民更加注意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2.项目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项目运营后,居民在收入来源、收入结构、职业、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桂林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途径为旅游开发做出贡献或者提供旅游服务,获得了合理的经济收入,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当地企业也获得了经济效益,就会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文化的开发力度,有利于更多民间文化被挖掘、加工、利用,然后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知[3]。社区居民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看,促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民族文化的相关工作,产生了自豪感,就会意识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自发地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3.项目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了经济基础

随着广西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的需求逐步多样化。旅游不再仅仅是为了消遣,民族文化作为旅游业的灵魂逐渐被公众所认可。同时,以旅游业为载体,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使当地财政收入明显增加,为当地文化的完整保存和传承提供了资金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适当的广告宣传都有利于吸引众多游客来此地游览学习。便于将本地的民族文化通过消费者传遍祖国各地,为人知晓。“印象·刘三姐”项目的成功,给当地社区居民带来了经济收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了经济基础。

此外,“印象·刘三姐”项目的运营,使得刘三姐文化从民间传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的方式为人们所感知、了解,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与延续了壮族山歌文化的族群记忆,抢救、保护与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获得了一定的民间话语权,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的地位,提高了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一)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传播文化;文化对旅游发展发挥引领作用,旅游为文化创造市场需求。游客通过旅游消费文化、传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文化得到了传承和繁荣,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保护应该充分发挥旅游的作用。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当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让旅游资源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让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合理融合发展,促进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使民族文化的发展生机勃勃,富有活力[4]。“印象·刘三姐”项目“旅游+文化”成功经验是值得广西民族文化发展借鉴的,要找到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最佳结合点,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

“印象·刘三姐”项目运营后,社区居民更加注意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但是居民的参与处于自发状态,同时由于社区居民本身的教育限制,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社区居民的教育,提升社区居民自身文化素质,对民族地区形象的提升将起到推动作用。旅游业为当地带入更多的新元素,新文化,对居民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提高是积极有利的。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使得本地居民的思维更加开阔,进而明白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将本民族文化完好的传承下去的重大责任。也有利于他们在当地以传承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规划的制定工作中适当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5]。

(三)多方式、多途径传承广西民族文化

(1)加强相关民族产品的发展。“印象·刘三姐”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惠泽阳朔老百姓,越来越多的居民从事相关的职业,最直接的如参与“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有些人则进入相关产业发展,如制作与“印象·刘三姐”相关的影视作品、手工制品等,这些产品与“印象·刘三姐”息息相关,源于刘三姐,又有创新,这本身就是在传承民族文化。(2)加强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内涵建立民族学校,以刘三姐文化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当地文艺工作者和普通民众在今后的文艺创作与表演中不自觉地融合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能够在创新中传承,实现延续性、保真性。(3)充分利用媒介技术,传承民族文化。媒介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使本民族人们恢复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记忆,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本地区的民族文化。

[1]郭燕群:《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将成为广西千亿元产业》,载《南国今报》,2010年1月14日。

[2]黄启学:《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3]孟立军 吴 斐:《生态学视域下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环境及优化——基于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调查》,载《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4]梁爱文:《民族文化创意驱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探究——基于云南德宏州的研究分析》,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第2期。

[5]乔亚梅:《推进济宁市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载《理论学习》,2013年第5期。

(责任编辑:王俊华)

2017-05-20

林 轶,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旅游经济、旅游文化; 段 艳,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乡村旅游、旅游经济。

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印象·刘三姐’与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1CJY0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旧城改造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研究”(课题编号:11CMZ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刘三姐广西居民
广西贵港
石器时代的居民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浅谈刘三姐文化档案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高台居民
注目“刘三姐”的命运
“新”“老”刘三姐之争:歌仙哪能不唱歌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