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42)
公共投入、人力资本与居民收入
——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王胜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42)
本文将政府公共投入、人力资本和居民收入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内,运用199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经验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证实,政府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且地方政府对区域人力资本的投资强化了后者对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从全国层面来看,教育、医疗等非经济性公共投入比经济性公共投入更有利于居民收入提高。分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则更为明显。为此,公共部门在确保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同时应着力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与民生相关的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并充分考虑公共投入效果的区域差异性,以提高财政调控的区域有效性和针对性。
公共投入;人力资本;收入差距;民生投入;居民收入;区域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区域非均衡发展也日益凸显,地区收入差距并没有出现如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下趋于收敛的态势,反而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演化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并有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的社会经济影响[1]。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很多,学者们分别从教育水平[2]、人力资本[3]、健康医疗[4]、国际贸易[5]、制度[6]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在我国,政府行为是一个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在特殊的财政分权体制及官员晋升激励机制背景下,要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必须考察政府的公共投入及其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进而影响居民收入这一机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将公共投入、人力资本和居民收入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内的并不多见。本文从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视角来研究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对此问题的解释将有助于政府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公共投入政策,并对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剩余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回顾和评述公共投入、人力资本与收入差距的研究文献,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第四部分是经验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含义。
(一)公共投入与收入差距
“不患寡而患不均”表达了数千年来人们对公平的诉求。但在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出现拉大趋势,其背后的原因何在?近些年来,较多的文献对收入差距问题展开了研究。部分文献从政府财政政策视角出发来分析收入差距问题,认为政府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或差异化税收政策倾向来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器”作用,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进而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如Barro(1990)将公共资本纳入内生增长模型,发现政府通过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可以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7],且基础设施的经济回报率在低收入国家或地区要更高,从而能够降低贫困的发生率[8]。二是基础设施带来的“就业效应”提高了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Agéno和Neanidis(2011)认为在拥有良好基础设施的地区,居民的工作参与度及工作效率更高,取得的收入也更多[9];同时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吸引企业与工人到该地区投资和工作,从而能够促进该地区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而财产性收入是影响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10]。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降低区域内厂商与民众、厂商间的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带来聚集经济,企业的空间聚集能够促进贸易的便利化,降低区域内部的交易费用,从而减少“南北”之间的收入差距[11]。同时,聚集经济带来交易效率的提高和专业化分工也是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12]。公共品投资的不均等可能会造成“马太效应”,不利于区域平衡发展,平衡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也是降低区域收入差距的关键措施[13]。
(二)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
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等非经济支出方面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导致区域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从而对收入差距产生直接影响。区域收入差距问题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也较为明显,而人力资本因素是其中重要的决定性因素[14]。早期的分权理论认为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地方政府为迎合民众的偏好而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从而有利于地方人力资本的积累。但财政分权也会带来不利的后果,在中国特殊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晋升激励机制的背景下,官员拥有对基础设施等经济性支出的驱动力[15],导致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低效率[16]。如教育、医疗等公共品的提供数量和质量不均,加剧了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差距。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政府经济性投入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性收益,而非经济性公共支出的收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我国官员任期的普遍短期化引发各地招商引资潮和基础设施的重复性建设,致使教育、医疗等公共品供给更加滞后于经济性的支出增长。
(三)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
已有文献也尝试通过理论与实证方法来研究居民收入与人力资本积累的关系。通常认为公共教育支出规模的增加不仅有助于经济增长,也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17]。Su (2004)利用一个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证明,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投资向基础教育倾斜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18]。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资大大提高了健康的人力资本,而健康的人力资本在反贫困和个人的收入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另一方面,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却有可能扩大收入差距,过多地偏向于高等教育虽然提高了教育的边际收益率,但最终的结果仍然是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升[20]。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偏向于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获得中央教育拨款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利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收入的收敛。郭庆旺和贾俊雪(2009)基于中国省级经济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我国地方公共教育投入政策并未充分发挥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利于缩小劳动力工资差异[21]。虽然基础教育投资更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但我国向高等教育的投资倾斜抑制了大多数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剧了地区收入的不均等[22]。
Chiu(1998)通过构建一个迭代模型发现初始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也不一致,收入越高越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本[23],并没有出现如Galor和Tsiddon(1996)的收入与人力资本积累的收敛机制[24]。当前我国的教育回报率并不高,教育回报率还呈现出随收入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25],高等教育及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导致部分低收入家庭不愿投资于人力资本,反而造成了收入的持久性差异。此外,收入的再分配也直接影响到健康水平,Deaton(2003)发现收入不平等与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26],且收入差距的扩大增强了收入对财富分配的扩大效应,对低收入人群的健康更为不利[27]。
现有的研究侧重于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作用,针对政府公共投入与收入差距方面也有较多有益的探讨,但将公共投入、人力资本和居民收入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内的并不多见。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政府公共投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取决于其投资是否均衡。同时,政府公共投入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可能是影响收入差距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包括公共投入、人力资本和居民收入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公共投入偏向人力资本的角度解释区域间收入差距。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政府公共投入有利于提高区域内的居民收入,且其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促进收入的增长。
为检验上文提出的假设,本文借鉴Barro(1990)的模型,构建一个包括公共投入、人力资本和居民收入的计量模型。
yit=c0+c1Pubit+c2Humcapit+c3Pubit*Hcapit+ηXit+νi+ut+εit
(1)
式(1)中i和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等式左边yit为各省人均居民收入,人均居民收入由《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并用生活物价指数进行平减获取真实的人均收入。等式右边Pubit为政府人均公共投入①,借鉴付文林和沈坤荣(2012)将公共支出分为经济性支出和非经济性支出,并用财政支出指数进行平减[28]。Humcapit为各省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大多采用教育或者教育加医疗这一指标进行替代,而教育和医疗仅仅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致使现有的结论过于强调教育的地位而弱化了人力资本的作用。本文通过引入李海峥等(2013)利用前沿的Jorgenson-Fraumeni终身收入法估算的人力资本水平[29]。Pubit*Hcapit表示政府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用于检验政府公共投入是否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对收入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νi和ut分别用于控制地区效应和时间效应。
此外我们还引入了以下控制变量Xit:Urbanizationit为城市化水平,用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来表示;Globalizationit为各省全球化水平,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加进出口贸易额除以GDP来衡量;Taxrateit为有效税率,用该地区税收收入总额与GDP比值来衡量;Marketizationit为市场化指数,樊纲等(2011)根据大量的统计和调查资料,采用“主因素分析法”,编制出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指标[30]。由于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在不同年度间相对稳定,1990~1996年间的市场化指数用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在GDP 中的比重或非国有经济就业人数占城镇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除以樊纲等(2011)计算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指标的权重得到。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制度较为完善,并以此来反应制度因素;Gdppit为人均GDP,用GDP指数进行平减,估计时使用自然对数值;Tisit为GDP中第三产业占比,用来衡量产业结构。
然而式(1)并未考虑到被解释变量收入的序列自相关问题,居民收入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当年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前些年收入水平的影响。为此,我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克服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及内生性等问题。
(2)
式(1)和式(2)中变量除了人均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指数分别来源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外,其余指标来源于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其中政府公共投入、GDP、常住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业人口、人均居民收入和税收收入总额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及《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额、非国有经济就业人数和非国有经济增加值部分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统计年鉴与数据库中的观察值存在差异,为克服数据的不一致问题,本文在筛选样本时以统计年鉴中的统计值为准。本文使用1990~2014年除西藏以外的29个内地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其中重庆市的数据并入四川省进行计算。文中区域按东中西部进行划分。表1列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990~2014年)
首先根据式(1)进行基本的回归分析,并进一步对政府公共投入中的经济性支出和非经济性支出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次,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
(一)公共投入与居民收入
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设定下,通过Hausman检验发现,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随机效应估计有效的原假设,因而在估计时考虑了控制省级差异的固定效应模型。式(1)的估计结果见表2。
从全国层面来看,政府公共投入正向且显著地促进了收入的提高,验证了上文的假设。而人力资本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正,即人力资本每增加1个单位,人均居民收入平均可增加55.69元,表明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同时政府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交互项的估计结果显著为正,表明政府公共投入有效地促进了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增长效应。政府公共投入对收入增长的边际率为∂yit/∂Pubit=0.543+0.062Humcapit,说明政府公共投入对收入的影响会受制于本地区人力资本的水平,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居民收入也越高②。将政府公共投入这一解释变量分为经济性投入ecopub与非经济性投入nonpub分别进行估计的结果表明,经济性投入ecopub、非经济性投入nonpub与人力资本Humcap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均显著为正,对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非经济性投入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nonpub*Hcap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证实了上文的假设,即政府在科教文卫等非经济性方面的投入能够强化人力资本对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收入增长的边际率为∂yit/∂Nonpubit=2.638+0.210Humcapit,表明政府在公共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非经济性投入比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经济性投入更有利于居民收入的提高。
表2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的数据为系数的标准误差值;***、**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
在其他控制变量中,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或制度和贸易有十分显著的正向作用。城市化水平较高、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其基础设施投资及政府的行政效率要高于其他地区,较低的交易成本和便利的公共服务有利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我国快速增长的国际贸易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与收入来源。
分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则更为明显。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收入增长的边际率表现出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公共投资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东部地区不仅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而且还吸引了中西部的资本和高素质人才。发展初期,东部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对居民收入的边际贡献越来越低,而教育、医疗等非经济性公共投入仍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中西部地区因为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空间,虽然教育、医疗等非公共性投资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但基础设施等经济性公共投资仍是影响居民收入的关键因素。
(二)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③。第一,考虑到人力资本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所导致的估计偏差,我们以其滞后一期为工具变量,运用带工具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重新对式(1)进行估计。回归的结果与固定效应模型较为一致,且Hausman检验也验证了工具变量选取的合理性。第二,长期中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居民的收入既决定于当期的因素也受制于以往收入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构建式(2)的面板数据模型,分别采用动态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和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进行估计,其回归结果支持上文的研究结论。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公共投入、人力资本和居民收入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公共投入偏向人力资本的角度解释区域间收入差距。总体而言,政府公共投入能够直接影响居民收入,此外还通过影响本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来影响居民收入增长。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假设,政府投入与人力资本能够直接影响居民收入,且地方政府对区域人力资本的投资强化了后者对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则更为明显;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收入增长的边际率表现出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采用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差分广义矩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以消除内生性问题,检验的结果与上文的结果一致,也支持了本文的假设。
在财政分权背景和官员晋升的激励机制下,政府可能偏向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就全国来看,非经济性公共投入比经济性公共投入更能有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真正的脱贫需要建立起内生的收入增长机制,而非直接的经济援助。因而通过加大教育、医疗等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投入,来提高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进而提高收入应成为我国减贫的有效路径和长效机制。本文的分析亦为此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有效发挥人力资本对长期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应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在确保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同时着力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与民生相关的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公共投入在区域间影响效果的差异性。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过多的经济性公共投入并不能有效改善居民收入水平,而医疗、教育等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却十分明显。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其对居民收入的边际贡献显著高于东部地区。此外,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显著优于中西部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仍应将完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因此,应充分考虑公共投入效果的区域差异性,制定能体现地区差异的政策措施,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调控的区域有效性和针对性。
注释:
①人力资本积累是一个存量概念,当期的公共投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流量进而影响存量。虽然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存在时间错配,但人力资本存量是对过去公共投入的一个综合反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实际上包含了两部分,一是当期投入对居民当期收入水平的影响,二是前期公共投入的累计(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反映)对居民当期收入水平的影响。
②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公共投入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格兰杰原因,但人力资本积累不是公共投入的格兰杰原因,即公共投入会影响人力资本积累。限于篇幅,本文未报告检验结果,如有需要可供索取。
③限于篇幅,本文未报告稳健性检验结果,如有需要可供索取。
[1] 鲁元平,王韬.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1,(4):1437—1458.
[2] 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1):36—43.
[3] Mincer,J.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8,66(4):281—302.
[4] 刘国恩,William,H.D.,傅正泓,等.中国的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4,(4):102—117.
[5] 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7—26.
[6] Checchi,D.,García-Pealosa,C.Labour Market Institutions and Income Inequality[J].Economic Policy,2008,23(56):602—649.
[7] Barro,R.J.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eous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Part 2):S103—S125.
[8] 郭劲光,高静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减贫效果研究:1987—2006[J].农业经济问题,2009,(9):63—71.
[9] Agénor,P.R.,Neanidis,K.C.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J].The Manchester School,2011,79(4):899—931.
[11] Martin,P.Public Policies,Regional Inequalities and Growth[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9,73(1):85—105.
[12] 赵亚明.地区收入差距:一个超边际的分析视角[J].经济研究,2012,(S2):31—41.
[13] 庄巨忠,拉维·坎布尔.亚洲国家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与对策[J].南开经济研究,2013,(1):3—39.
[14] Doran,J.,Jordan,D.Decomposing European NUTS2 Regional Inequality from 1980 to 2009:National and European Policy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2013,40(1):22—38.
[15] 王世磊,张军.中国地方官员为什么要改善基础设施?——一个关于官员激励机制的模型[J].经济学(季刊),2008,(2):383—398.
[16] 傅勇.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J].经济研究,2010,(8):4—15.
[17] Glomm,G.,Ravikumar,B.Public Versus Privat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Endogenous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4):818—834.
[18] Su X.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Funds in a Hierarchical Educational System[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04,28(12):2485—2510.
[19] Fogel R W.Economic Growth,Population Theory,and Physiology:the Bearing of Long-term Processes on the Making of Economic Policy[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4.
[20] 徐舒.技术进步、教育收益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10,(9):79—92.
[21] 郭庆旺,贾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J].经济研究,2009,(10):22—35.
[22] Naito,K.,Nishida,K.Composi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s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R].MPRA Paper,2012.
[23] Chiu,W.H.Income Inequality,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The Economic Journal,1998,108(446):44—59.
[24] Galor,O.,Tsiddon,D.Inco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the Kuznets Hypothesis Revisited[J].Economica,1996,(66):S103—S117.
[25] 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6,(12):59—70.
[26] Deaton,A.Health,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3,41(1):113—158.
[27] 封进,余央央.中国农村的收入差距与健康[J].经济研究,2007,(1):79—88.
[28] 付文林,沈坤荣.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J].经济研究,2012,(5):45—57.
[29] 李海峥,贾娜,张晓蓓,等.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分布及发展动态[J].经济研究,2013,(7):49—62.
[30]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9):4—16.
(责任编辑:肖加元)
2017-05-10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基于能力构建的我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问题研究” (13YJA790135)
王胜华(1989— ),男,湖南桃江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
F810.5
A
1003-5230(2017)04-00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