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和城
向郑逸老请教掌故
柳和城
1982年春,我的年届古稀的堂叔柳名璋,字北野,别名柳璋,来看望父亲。我们是很近的亲戚,却因十年动乱未曾联系。他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半江诗社社员,擅长诗词、金石、篆书,有《芥藏楼诗稿》等行世。他交友又广,对我这个未见过面的侄子十分关心,交谈之中知道我喜欢文史,鼓励我努力钻研,从小文章开始写起,还要经常投稿。当时我在研究几则掌故,他就介绍我跟著名掌故专家、素有“补白大王”之称的郑逸梅老先生通信联系,请教问题。
郑逸梅(1895-1992)先生,苏州人。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些老报人和我开玩笑,说外国有石油大王、钢铁大王、汽车大王、钻石大王,中国则有补白大王郑逸梅。”
郑逸老性乐观,“文革”期间,家遭红卫兵“光顾”,抄走数十年积藏的书籍文物,足足有七车。他自嘲说,古人有“学富五车,无书不读”之说,我还多了两车,我现在是“学富七车,无书不读”,即书都抄光,没得书可读了。十年动乱之后,郑逸老青春焕发,重版或新著接二连三问世,写作忙得很,却不嫌晚辈幼稚,经常赐教,让我受益匪浅。至今我还保存着他老人家给我的几通信札,体现了补白大王之“郑公体”。
有一次,我在观电视剧《武松》,其中出现如今通行的折扇,感到不大对头,我向北野叔问折扇起源等。1982年3月18日他回信说:“承询折扇何时起习用于民间日常生活,手头无此类书籍可资参考。往转询郑逸梅老先生,兹得其复函,特将原函附奉,祈收阅。郑老先生对考古有研究,学识广博,但对折扇问题,亦无较详资料。根据其所引宋赵彦卫之《云麓漫抄》所载,宋时已用,南宋时书画折扇始开其渐,尚非普遍,则《武松》一剧中的蒋门神等用折扇,恐与事实不符。”来信又对我问及《清明上河图》的问题,建议可查曾出版的《艺苑掇英》。
我查到了郑逸老当时给北野叔的这封信,即:
北野诗翁:
大函诵悉。勤孟翁病,为之悬系,顷在尊札中阅及,已转危为安,此真吉人天相也。一俟出院,当访候之。梅仍忙于笔墨,不能脱释,手头尚有《梅庵谈荟》及《清末民初文坛佚事》二书,去年应约者,迄今尚未动笔。
令阮所询之《清明上河图》,寒斋未备,澹老之《小说词语汇释》其项目中,未涉及折扇。据我所知,三代已有羽扇,见《古今注》,为仪卫之具,非手摇拂暑者。三国时诸葛亮执白羽扇指挥三军,则为拂暑品矣。班婕妤作《纨扇诗》,可知汉代已行纨扇。“宋元宝绘”多载团扇。据宋赵彦卫之《云麓漫抄》云,宋人用折叠扇,出于高丽。又云,南宋时书画折扇始开其渐,可知非普遍物。武松用折扇,恐与事实不符。一知半解,仅供一笑。匆覆。敬颂
俪福。
逸梅上言
郑逸老此信未署日期,据我推测当在1982年3月北野叔来信前几日。信中提到的勤孟翁,不详;澹老,即陆澹庵(1894-1980),文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著有《小说卮言》《水浒研究》与《小说词语汇释》等。
我曾写过一篇《月亮神话杂谈》,刊登在《书林》杂志。我通过北野叔寄了一本《书林》给郑逸老,敬请他指教,同时试着提出其他问题请教。家叔开示拜谒郑逸老的地址与介绍信。于是我开始与其通信往来,并很快收到郑逸老回信:
和城同志:
顷由北野诗翁转来大函,并《书林》一册,拜读尊文,甚为钦迟。谢谢!关于五色旗之说,莫衷一是,难以判定。至于沈恩孚,字信卿,苏州人,清季举人,工书法。舍间在养和村,养和村三字即沈之手笔也。沈为教育界耆宿,提倡职业教育,或谓黄炎培乃其女婿。又沈与杨乃武有旧,我曾有一文纪其事。《南社丛谈》,仓卒为之,颇多谬误。闻北京将有《南社志》问世,凡六十万言,而拙编仅五十四万言。后来居上矣。匆覆。敬颂
冬祺
逸梅上言
这是郑逸老第一次直接来信。接着,我对某些古装电影、电视剧呈现现代装束问题,再次转请北野叔向郑逸老讨教。现存我处的1983年初郑逸老致堂叔的信,其中就有他答复我的问题:
北野诗翁:
大书诵悉。一昨邮呈拙作《艺坛百影》,想已收政,乞提意见。令侄和城作品,甚条达可喜。据我所知,古人席地而坐,无凳椅,惟床则高,故凳椅实由床转变而来。凳实始于晋,今之交椅,即古之胡床也。王右军袒腹东床。从胡床改变为座椅,见宋陶谷《清异录》:“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绠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颇多,从臣或待诏野顿,扈驾登山,不能跂立,欲息则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座。”可知坐椅偶或用之,不普遍也。
左图:1983年柳北野写给作者的对联:燕舞莺歌共奔四化,月圆花好永结同心;中图:郑逸梅致柳和城信影印件;右图:郑逸梅在书房
线装书自元开始。从木简、卷轴装、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演变而为线装,至明代而大盛(宋版书,我只见过散页,不知有否线装整本)。
印刷始于唐,刻印佛经。据传白居易之《长庆集》,有以“缮写模勒”。“模勒”者,刻版传印也。
该剧名《飘然太白》,不通。演太白者少书卷气,演贵妃者少闺闱气,演明皇者少尊贵气。重重舞蹈,现代形式,不相称也。拉杂泐覆。敬颂
双绥
梅白
信中所谬夸我的习作,即指根据郑逸老前一通信提示,我写的杂文《〈武松〉、折扇及其他》,发表于1983年初《广播电视杂志》。
至郑逸老此通来信之后,我又写了影评《椅·书·舞》,刊于1983年第4期《上海电视》杂志,对一些古装影视剧不注意时代特征的毛病,提出批评。没有郑逸老的热情指点,我根本无法完成这几篇掌故考释的习作。
1980年代初,我还沉浸于鲁迅研究,写过一篇颇长的考证文章《鲁迅曾构思过的长篇小说》,刊于1983年第1期《艺谭》季刊。我寄了一册给郑逸老,并请教民国初新剧问题,很快收到回信,逸老写道:
和城同志:
大书敬悉。《艺谭》大作亦拜读,证引赡详,佩之。《黑奴吁天录》演剧资料,在文革运动中散佚无存。记得《弘一法师年谱》谈春柳社较详。又我编《永安月刊》,许啸天有一文(许著有《清宫十三朝演义》)谈《黑奴吁天录》,涉及彼演黑奴。
陆镜若《南社丛刻》中有一传,乃宋痴萍撰。宋亦参加新剧者。陆露沙我识其人。欧阳予倩我曾同事。
徐卓呆有一书谈话剧,未知此中有否记载。惜手头无书可查。匆此道谢。敬颂
著祺
郑逸梅上言
关于新剧的文章当时未来得及撰写,过了若干年我为《上海滩》杂志写了一组“上海滩戏苑钩沉”的系列文章,郑逸老上述掌故提示基本上均派上了用场。我还藏有郑逸老写于1984年给我的两封信(未署日期,据邮戳查看,均为春夏时节),都是谈上海地名演变,很有意思。九十多岁高龄记忆依然强健,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待人又如此之热诚,令人感动。
其一:
和城同志:
大示敬悉。承询数事,我亦不甚了了。据所知者,朱葆三名佩珍,定海人,上海总商会会长。朱葆三路不久取消,改为溪口路,在三洋泾桥相近,与西藏路一度称为虞洽卿路,亦为时不久也。一品香在西藏路九江路口,在四马路浙江路口者为一枝香。
番菜一称大菜,即西菜。四马路有海国香西菜馆,华人开设。看动物我祗知在青莲阁茶肆下,未闻在一品香。该阁即四马路外文书店旧址。
龄桂是道光时之道台,旗人,办理外交对法国特别让步,法人感之,因辟一路以龄桂为名,在今长乐路之北,今不知为何路。此覆。敬颂
文安
逸梅上
有关朱葆三路、灵桂路与上海最早的动物展览,我接连写了几篇“豆腐干”短文,先寄请郑逸老过目,复信其二就是说的其中一篇,并纠正前信一处记忆有误:
和城同志:
大示敬悉。尊作拜读一过,甚佳,请直接寄《文汇报》可也。一品香可能在西藏路汉口路为正确,我说九江路为误记。青莲阁动物展在民初。田子林,恐为田子琳,与金蟾香、周慕桥、何元俊等均为吴友如助手。匆覆。敬颂
台祺
梅上
郑逸老当年已九十五岁高龄,仍亲笔回复一个文史爱好者的来信,实在不容易。1984年夏,我正参加《张元济年谱》编著,得知郑逸老将所收藏名人书札百通交学林出版社出版,张元济先生后人与我都极想早知道郑逸老藏品内,有否张菊老的信札。于是我再一次致信请教。此番由郑逸老家人代为答复,称老人家“实无精力”“翻箱倒柜寻找”是否有菊老信札。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我不便再打扰他老人家了,就此打住,北野叔给我的登门拜访介绍函也没用上。
时光流驰,三十多年过去,郑逸老与我家堂叔柳北野均已作古,上述郑逸老致北野叔书札两通,赐我书札四通,都成为珍贵的纪念品。
(作者为文史学者)
责任编辑 张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