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对失独家庭社会养老保障的影响及其对策

2017-07-23 19:22齐馨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3期
关键词:二孩政策

齐馨

摘要:二孩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降低未来失独家庭出现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为有效地缓解国家对失独家庭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但是也对现有失独家庭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关键词:二孩政策;失独;社会养老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二孩政策对失独家庭社会养老保障的影响

(一)家庭间矛盾激化

子女的死亡是导致失独父母婚姻破裂的一个原因,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失独夫妻双方情绪濒临崩溃边缘,可能会激发多年来的恩怨,把对失去子女的无奈、悲愤情绪转移到对方身上,可能会损伤双方感情,另外加上没有孩子的羁绊,离婚率大大提高。

(二)养老质量降低

目前我国人口老年化愈发严重,养老问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一般家庭的老人没有退休金,贫困补贴也较少。一般家庭子女收入的收入尚且仅供温饱,失独家庭的老人更是老无可依。国家有关立法对失独家庭的老人进行物质帮助,社会少有的公益团体也会为失独老人送去温暖,可这种做法,不能从根本缓解失去子女的悲痛,他们的精神生活处于非常糟糕的状态,养老质量低,急需改善。

(三)立法搁置

我国对失独家庭保障的国家层面的立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部法律从主要是为了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的法律。该法律有关失独家庭的规定太过笼统,只涉及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物质帮助。目前无其他具体法律保障失独家庭的权益,立法空缺,不利于失独家庭。

针对失独家庭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在法律方面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只能取决于政府的自觉性。

(四)缩减失独家庭保障财政来源

二孩政策使社会抚养费停止征收,从而减少用于失独家庭保障的财政来源,比起政策前失独家庭的较低保障,目前形势更加严峻。

二、消极影响产生原因

(一)二孩政策未直接惠及失独家庭

年龄偏大的失独父母无法从“全面二孩”政策中受益,“二孩政策的出现,让现在很多适龄的夫妇的独生子女家庭可以变为二孩家庭,可以大大降低这类家庭因为失去唯一的孩子成为失独家庭。但是,该项政策的出台无疑是给已经失去子女的家庭又一重击,掀起他们想要埋在心底的伤害。此外,超过生育年龄的父母也不能享受到二孩政策的福利。

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弥补失独家庭权益保护方面法律空白的工作,让原本就采取消极应付态度的相关部门更有空可钻。

(二)失独父母无法从有限的物质补偿中获得精神安慰

失独父母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对于他们而言,物质的满足远远抵不上精神的陪伴,这也是政府所无力的。并且,大多失独父母因心理创伤引发各种心里疾病,例如:自卑、抑郁、敏感。所以,政府应建立社团组织,帮助失独父母排解心里压力,走出阴霾。

(三)针对失独家庭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相关部门工作懈怠,工作人员不作为,社会服务还是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舆论监督机制不完善,社会媒体对失独家庭关注缺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失独家庭更容易被遗忘,这部分群体原本受到的关注就不多,现在更是无人问津,会导致失独父母的晚年更加凄惨、绝望、孤独。

我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相比国家给予的物质补助,失独老人更需要的是陪伴与照顾。相关工作部分更不应对此项工作敷衍了事,贪污部分物质补助,对老人更是不闻不问。失独家庭的父母无疑是对这个社会做出贡献的,因此,社会公益机构应成立相关组织,志愿者定期拜访老人,给他们带去希望。

(四)养老院不易进,心理的门槛更难越

部分养老院不愿接收失独老人,担忧无家人处理后事。老来丧子,他们这各个群体更愿意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彼此安慰照顾,不愿意看到社会异样的目光,相比现在“进不去”的养老院,他们更希望政府能给他们提供专门的养老院。

三、对策

(一)明确失独家庭国家补偿的方式

失独家庭的补助来源并未清晰规定,为确保失独家庭父母得到应有的物质保障。政府应制定相关明确法律,规定补助来源以及具体补助计划,减轻失独家庭的经济压力。其次,政府可以在地方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体系,如失独者协会,有过相同的经历的人,可以互相鼓励,共同走出阴霾。最后,为避免失独者自暴自弃,政府还应定期派专业心理咨询师,了解失独者最新的精神状态,并建立档案,持续关注。

大多失去孩子的父母年龄过大,没有再就业机会。地方政府应给予他们适当的就业优先政策,让他们重新积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政府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失独家庭的福利补贴,为失独者减轻生活经济压力,过上一个有尊严的生活。

(二)发挥社会各界力量,为失独家庭提供精神支持

首先,社会各界应最大给予关注与爱心,帮助失独家庭父母走出阴影,重拾对人生的希望,勇敢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其次,努力完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多开展积极向上、拥抱幸福的文化活动,增加失独家庭的归属感。再次,社会各界应尊重失独家庭,努力营造和谐有好的生活氛围,与他们同努力、共奋斗,缓解他们精神压力。最后,政府应做出表率,切实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为失独家庭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

(三)开发和整合潜在的服务资源

解决失独家庭的问题,需要各界多方面共同努力。一是对失独家庭提供心理慰藉,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使他们能够乐享人生。二是规范我国的养老服务体制,各地政府官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效地保障失独家庭的基本生活补助。三是动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营造美好家园。

(四)增强失独家庭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只是一味提供物质支持,也许能为失独家庭度过一定的难关,但是不是长久之计,失独家庭父母也应对自己负责,增强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勇敢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陈筠.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与社会支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硕士,2013,12.

[2]朱婷婷.失独家庭的权益保障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2014,10.

[3]周伟.“全面二孩”政策下失独家庭扶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3-09.

作者简介:齐 馨(1995-),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二孩政策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教师未来就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德州市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探索
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践研究
“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的媒体报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