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丹菊
(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实验小学 辽宁营口 115000)
摘 要: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对数学学科只致力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逻辑思维的教学与研究,而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数学课中如何发现美、渗透美,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的获取知识,成为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 美育 渗透 有效途径
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充分自由创作的余地,可以像美术家、艺术家以及文学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造。知识本身潜在之美,是不会自发地起作用的。教师的任务在于挖掘美、渲染美,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去揭示知识中包含的美、再造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
一、以教材为依托,挖掘美
人们常说数学是万花筒,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数学教材,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现行的数学教材正确处理了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规律、德育与智育、教与学、减轻负担与提高素质等方面关系,把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数的神奇美、数的和谐美和概括美、猜想美、浓浓的时代生活气息美、开放灵活美等融入在里面。我认为,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感知数學美的存在,是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如在许多几何图形中就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美,闪烁着美的风采。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圆》时,我一走进教室,教室里所有学生的目光都聚集于我的胸前。学生马上叫起来:“老师的衣服上贴了各种各样的粘纸,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学生被我这一举动一下子吸引住了,所以在接下去的学习中他们学得特别带劲。离下课还有近五分钟时,我布置了一个节目:“请小朋友们把发下来的卡片制作成一张明信片,正面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粘纸进行组合拼贴,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然后送给你最好是朋友。”学生特别兴奋,直到下课都不愿停手。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就需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内在的美,合理重构,合理设计,巧于引导, 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展示提供情感场,唤醒学生的真情感,让学生心情愉快。这样才能让数学成为“人的数学”,让数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数学成为学生喜欢的数学。
二、以课堂为切入,创造美
课堂教学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很幼稚,对事物充满好奇感,适宜在“玩”中学习数学。为此,教师充分利用学科内容,有意识地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营造人文美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很有必要的。
1.情境中营造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和谐、友爱、理解、信任、愉快、轻松、喜悦的情境,使学生在美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学习知识,这样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科内容进行拓展,有意识地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如:教学《统计》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创设出大象伯伯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来数一数大象伯伯家来客人的情况,从而得出来了哪些动物,哪家动物来的多,哪家动物来的少,从而渗透统计知识。这样就把统计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
2.氛围中陶冶美。教师有意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是尊重学生、渗透人文美的前提。实践表明: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例如: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段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几幅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想欣赏一下吗?(多媒体显示图画)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啊?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回答——师:是啊,这些建筑物是多么的奇妙美丽,在建筑上都采用了对称的构造方法,因此它们具有一种美——对称美(板书:对称)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感受美,而且能够在美的氛围中陶冶美。
三、以活动为平台,体验美
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是数学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重要理念。仅仅凭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所得的美感只停留在表面和潜层,是不深刻的,教师有必要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相应情绪体验,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如在《认识物体》时,我设计了“摸一摸,说一说”的游戏。把操作活动和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先给名称再去摸出相应的物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这种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以评价为契机 ,升华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这种以“人的发展”为目标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的。
我认为教学中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讲究艺术性,通过恰当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教师客观的赞赏评价不仅给学生注入兴奋剂,释放学生潜能,还能弘扬学生个性,使学习成为快乐有趣的活动。若表扬批评不得体,场合情境不恰当,就会事与愿违,产生负面效应。教师在评价时要懂得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世界。课堂上,我尽可能的多鼓励、多表扬。经常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让学生评学生,学生评老师,老师评学生,让学生在民主评议的气氛中激励自己。评价中除了注重语言的艺术,我还利用肢体语言,如:一个期待的眼神、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这些无声的赞美都能让学生铭记在心,都会受到一种情感的熏陶、爱的鼓舞,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美,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而且可以在美的氛围中体验美的乐趣,享受美的快乐,在美的陶冶中主动的发展,达到理性感知和情感活跃的和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