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裕波
(云南警官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3)
摘 要:促成高校体育教育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较多,其中所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泛,所以需从根本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原因来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计划,因此本文就安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探究,并总结出高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所需注意的相关事项与安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安全教育 高校 体育教学 重要性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都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已成为现代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公安类院校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运动能力对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课时的规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教学安全问题也逐步凸显,是现代高校及公安类院校体育教学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此时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及公安类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是减少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安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则使其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此时教师在体育教学安全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显得非常重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也进一步体现,所以教学安全便成为学生与教师都必须共同遵守和维护的原则。高校的体育教学不同于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特别是公安类院校,课程中安排了枯燥乏味的体能课、对抗性强的格斗课、危险性强的游泳课等。就游泳教学而言,对于心理素质较差、体质较弱及易于过度紧张的学生而言,其危险性极高,一旦在此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则易导致学生产生生命危险,因而如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做好安全教育与安全措施工作,便能够使学生在体育知識及安全措施两个方面均能得到良好的提升,继而降低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1]
1.客观可能性
主观可能性相对较为单一,具备安全预防的实际条件,而客观可能性则相对较多,在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的防范,同时一旦发生后果则较为严重。在问题的解决方面大部分学习均具备主观问题的解决能力,对于客观因素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却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
2.偶然性
偶然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不可预见性方面,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多存在于不同的阶段,同时也有着不同的诱导因素,这便使问题的产生原因无法提前预知,一旦安全意外事故发生,则必然产生一定的偶然性。
3.可测性
体育教学的可测性较小,但却真实存在,在部分安全问题发生前,可根据实际环境与学生个人身体素质来判断未来某一阶段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此时其可测性便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特点
高校体育教学涉及范围较广,其应用的运动器材也相对较多,尤其对于公安类院校而言,其运动强度与器材应用均与其余种类高校有着一定的差异,其课程的设置对抗性也较强,这便在无形中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危险系数,继而促使安全隐患的增加。同时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安全隐患,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注意并有效解决。
1.高频性
相比于传统普通高校,公安类院校学生的课程对抗性、危险性及运动频率更高,更易发生较为危险的安全事故,为加强身体体能的训练效果,超负荷训练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这便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实际条件。在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均未参照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标准安排相关的教学科目,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成为高负荷运动的目标,此时在毕业成绩和就业压力的束缚下,学生为达到考核标准,不顾身体状况和伤病原因,进行盲目的训练,此时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便在所难免。
2.多样性
为能够使学生尽快的适应现有体育教学环境,高校通常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增加教学科目的方式来进行体育教学,此时即使做好安全事故处理及预防的准备,但仍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广域性和复杂性
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较多,涉事人员并不固定,其实际的环境条件也影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其广域性及复杂性便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凸显。
三、安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预先做好器材、场地管理与课程规划
在相关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做好教学场地的设计规划工作,同时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深入的勘查,以此保证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在完成场地管理规划后,需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估,以便于在相关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进一步完善现有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教育体系。
2.体育教学应以学生安全为主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一般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从事体育活动,体育教学意外的发生,相关的责任追究牵涉到许多人员,但责任归属却是以体育任课教师占绝大部分。一切有关的安全成因及处理方法都需要经过妥善的规划与务实的管理策略,并依此掌控高校体育教学的进行,才是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积极意义。高校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公安类院校的体育教学是一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工作,高校体育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并应当遵循相关文献的相关表述并参考资深体育教师的经验,在教学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或杜绝体育教学中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3.加强学生健康问题调查
在相关体育教学项目开展前,需做好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工作,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及其实际情况。在得到相关学生的调查问卷回复后,教师应及时的安排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以此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来达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从而有效的避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4.提升体育教师的安全教育观和安全素养
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动向,尽到指导及提醒注意的义务与责任。教学后,体育器材应该回归到原来的安全位置,遇到器材损害或有安全隐患时必须向上报备维修,才不至于因器材受损而发生接下来的意外憾事。如何有效降低、规避、转移安全风险甚至运用安全管理的策略,都是体育教师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
结语
安全教育工作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是保护学生体育知识学习训练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有效的保障了教师的基本权益,降低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因而在未来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学方法和运动项目要高度重视,最好安排安全、锻炼效果好、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形成安全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从而保证每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均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以此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帆,杨雪芹,牟少华,路丁.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J].体育学刊.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