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风韵

2017-07-22 11:01张潆月
牡丹 2017年14期
关键词:信天游风韵黄土地

张潆月

伴随着《平凡的世界》的热播,陕北这块土地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秦岭之北,蒙古以南,黄河流经之处,三秦大地之上,一抬眼便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站在这方土地上用力呼吸,感受这中华之北的朴实和豪气,好一幅山河壮阔之景。

这里不似温柔情似水的烟雨江南,更多的是北方的大气与豪迈。掊一捧黄土,感受这历史沉淀下的厚重。随风扬撒而去,正是应了刘邦的那句“大风起兮云飞扬”。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这黄土地孕育出的独特陕北文化,也反哺、给予了大地万种风韵。

秦腔激荡,农民高歌信天游

一位老者,头戴白毛巾、手拿拦羊杆,站在黄土峁上望着那头。一扯嗓子那一声“嘿呦”响彻山野,千沟万壑里都弥漫着优美的、原生态的歌声。歌声时而悲壮、时而欢愉,全凭唱歌人的性子。每一句都掷地有声,每一声都铿锵嘹亮,这就是信天游。听信天游,细心地听上一曲,就能听出其中的悲凉,面对贫瘠的土地,这里的人一代代守候着,无奈之感流进心里,伴着沧桑的歌声,响彻整个黄土高原。站在黄土之上,放眼望去,沟壑纵横,黄沙卷着狂风呼啸而来,天下之大为我苍凉。有说信天游是陕北农民表达心中苦闷之歌,还有说信天游表现了陕北农民的自娱,其实两者都有。信天游是农民对黄土爱了恨了最好的证明,唱出来就是宣泄了。所以,陕北农民都会信天游,有的还能自己创作,黄土坡上几个人坐在一起唱着,或是隔着几个山沟,对望吟唱,好不惬意。

生在黄土,长在黄土,孕育黄土,这就是最真实的陕北农民写照。陕北农民是最真实的黄土的孩子,吃着黄土中种出来的庄稼,喝着黄土层下的水。这片黄土造就了农民朴实、坚毅、大气的品格,他们的手是最粗糙的,但每一次锄地都是铿锵有力;他们的脸是黝黑的,但展现最朴实的笑容,他们的歌声是没有任何技巧的,但最响彻天际的。这是黄土赐予他们的礼物,陕北人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这根深蒂固的,黄土给予他们的品质。

麦浪秋收,黄土沟里也智慧

陕北不仅有黄沙漫天,也有蔚蓝天空,麦浪涌动,而这入秋的陕北,漫步在在田野上,看着那盛开的山丹花,红得似火,成片分布,远处才是那金黄色的麦浪,随风涌动着,映出农民的笑脸。火红的高粱,金黄的玉米,这丰收的喜悦无不骄傲地展示着陕北人的勤劳。

陕北的每一寸土地都印着“艰难”二字。在没有开发矿产资源之前,这里土壤贫瘠,黄沙漫天。山连着山,沟连着沟,千沟万壑。所有人都说不可能,但陕北农民偏不信邪,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在这片黄土上扎了根。他们热爱这片土地,一代接著一代,在黄土沟里栽满了树,绿树成荫,造福了千秋万代。没有吃的就想法子种,没有住的就变着法找洞。陕北窑洞是建在山里的房子,在山前打地基、凿山,安木门,糊上窗纸,这就是家。许是大自然的馈赠,这窑洞竟是冬暖夏凉的神仙地儿,成了这黄土沟的一道独特的景儿。

火红的年,陕北民风赛粗狂

要说农民最开心的日子,莫过于过年了。陕北的年是最红火的。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将屋子收拾得一尘不染,贴上精心裁剪的窗纸,开始准备年夜饭。陕北的朴实,在这年夜饭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宰一头羊,杀一头猪,炖上几只鸡,几条鱼和腌好的一缸酸菜,当然最不能缺少的还是那坛酿了几年的好酒,一仰头一碗见底,大口吃肉,浑身都透着热乎气儿。大锅烩菜,肉呀、菜呀可劲儿地放,灶台的大火炖着,不一会儿就能闻见饭香。每一粒米、每一颗菜都是陕北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的成果,与恶劣环境的抗争,让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安逸生活。一家人团坐在饭桌上,乐呵呵一笑,屋里十分暖活,一片祥和,谁还管那窗外的寒风习习,这简单平凡中透露着幸福。夜幕降临在广阔的黄土地上,皓月当空,一家家窑洞里的光亮,像是要照亮心境似的,呈现出一片万家灯火的盛景。走近了,家家门前挂着红灯笼,倒贴在门前的福字也预示着这一年的红火。

陕北农民淳朴,男人生得魁梧,女人长得精致。一声拦羊嗓子吼出的里巷之曲,男人们打起腰鼓,意气风发,诉说着对这片黄土地的爱。上天虽给了他们贫瘠的土地,也给他们了快意恩仇、君子坦荡荡的性格。他们不拘小节,性格直爽,顽强不屈,重情重义,长得粗犷却不失明智。为了朋友和心爱的人,只要不是违法乱纪的事,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他们也在所不辞。陕北女人就像盛开的山丹丹花,带着几分娇艳,又带着几分羞涩,是黄土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的骨子里是坚毅的,即使一个人也可以承担起家里的农活,她们也柔情似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家人的生活起居,做得一手好饭,扭得好秧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风情表现着陕北的风韵。

山丹花红,革命精神永流传

山丹丹花开在陕北的漫山遍野,也开在党和人民的记忆中。山丹丹花正是延安的标志,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这里是无数炎黄子孙的魂牵梦萦之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具有“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豪迈史剧。

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正因此,陕北的革命精神才得以代代相传。

有人说陕北是悲壮的,匮乏的黄土地不生毫厘,有人说陕北是豪迈的,历代英雄豪杰齐聚于此,上演了一幕幕东山再起的史剧。不论那一种都是陕北,透着气定神闲的悠长,这儿的风韵无法形容,唯有用心体会,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曲一调,无不诉说着陕北这片黄土之上的豪迈之气。

山东大学(威海)

猜你喜欢
信天游风韵黄土地
陈洁白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黄土地》画报
信天游唱给亲爱的党
咏退休族
不忘黄土地
从黄土地走来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亲不够的黄土地
信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