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摘 要】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背景下,不断深化高校廉政风险预防管理工作,就要科学合理配置权力,做到规范引导;把好廉政风险点梳理、评估、防控等环节,做好预警监督;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做好顶层设计;运用好互联网+廉政风险点,打造信息平台;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宣传教育,奠定思想基础,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关键词】制度创新 高校 廉政防控 探析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ZB022)。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以下简称“两个责任”),制订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在此背景下,以强有力的手段推进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辅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权力实行“全方位关注”。[1]同时使得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进入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两个责任”落实,推动学校立德树人任务更好实现。
当前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实践探索
2011年12月,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作为指导全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11年,中共陕西省纪委、陕西省监察厅下发《关于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试行)》文件,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经过近5年的探索,已研发出招投标采购纪检监察平台、基建资金项目管理防控软件,形成了一大批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如何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科学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成为高校面临的急需破解的课题。[2]在这样的环境下,廉政风险防控向前推进越来越难。主要表现在:学校某些权力配置不科学,导致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出现无法防、防不住、防而无效的情况;廉政风险点动态管理难,风险点查找主要依赖个人主观能动性,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点不能及时变动;风险预警与处置存在滞后性,执行力打折扣;宣传教育不足,师生思想认识良莠不齐,甚至存在误区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落实“两个责任”对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为推进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高校的权力配置、资源整合、宣传教育、制度建设、责任追究,领域广环节多,单靠纪委赤手空拳单打独斗远远不够。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能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更能理顺体制机制,保证各种权力有效运行并且相互制约。一方面有稳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能够调动一切力量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各项举措、政策上下贯通,在层层传导中不折不扣地落实执行。另一方面,可以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放在高校改革发展和反腐倡廉大局中推进,在高端层面上实现廉政制度建设与高校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结合,从而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此外,党委主体责任制强调环环紧扣,层层传达,有紧凑的程序安排和制度保证,把工作落到实处。党委每年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部署会、推进会、专项工作会,层层签订责任书,年底述职述廉,确保“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廉政风险防控責任清单也落到实处。
2.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为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抓手。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制度建设和规范流程来对学校管理进行风险防控,分为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三道防线,更多强调事前控制,属于非法律制度解决反腐问题,属于管理制度范畴,与当前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不谋而合,强调抓小、抓早、抓细。一方面,纪委能够运用民主集中制、述职述廉、巡察、重要情况通报、信访处理、诫勉谈话、责任追究等制度开展监督,关注风险点,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提醒教育,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纪委能够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研究业务,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检查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做好问题线索管理和纪律审查等。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中,把工作做细做实,集中精力攻坚克难,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两个责任”背景下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对策
1.科学合理配置权力,做好规范引导工作。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有一句名言: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3]。廉政风险主要是从权力运行进行监控,当务之急就是要分清权力边界,合理配置权力,依法治校,进一步推进“一章八制”,确保学术权力中心地位,形成民主、平等、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合理配置班子成员的权力,避免出现多头分管、谁都不管的现象;科学有效分解部门和个人权力,重点推进高校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制度和重点部门的集体决策制度建设,对重要岗位的权力进行细化分解,规范运行流程,形成权力库和权力清单,制订正面权力清单和问题清单,确保权责一致,实施有效监督。
2.把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好预警监督工作。围绕人、财、物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部门、岗位和环节,查找风险点,按照高、中、低的分级标准对风险点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预警是提醒,依据不同风险等级的信息,特别是对那些涉及面比较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同时不断加强监督检查,实施廉政风险动态管理,不断完善以岗位为点、权力运行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体系,使得风险点可见、可控、可管。
3.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做好顶层设计。当前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本身问题和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法律依据不足,制度前后矛盾、相互打架,存在漏洞与缺失,缺乏可操作性,修订不及时,制度执行打折扣。因此,在科学合理配置权力的基础上,制度建设一定要遵循“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相互衔接、系统配套,明确具体、实在管用。制度一旦确立就必须严格执行,要依据制度的要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使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运行,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达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目标[4]。
4.运用互联网+廉政风险点,打造信息平台。把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通过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和流程再造,细化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对业务流程的监测、管控、追溯,这是一个理想模式。可以先从已有的内部管理系统入手,加强顶层设计,划分学校权力清单,积累廉政风险信息库;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前期可在基建招标、设备采购、招生录取、人事录用、干部选拔等风险上逐步进行信息化建设,如目前已有高校招标采购使用了纪检监察信息平台,这样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招投标透明和公开度,使得纪检监察人员能精准监督。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平台,使得防控管理平台能有效监控,及时预警,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5.开展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廉政风险防控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和业务性都比较强的工作,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防范、自我控制的工作机制。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加强宣传教育,早谋划、早介入,深入基层解读文件,有重点地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知识的专题教育培训,耐心做好思想引导,消除认识误区,让更多的师生员工对廉政风险的客观性、高危险性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
总之,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开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涉及学校各个层面和各方面的工作,在“两个责任”背景下推进此项工作,能够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与具体业务工作相融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建设,促进高校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许杰、郑卫东:《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背景下的廉政风险防控探析》,《高校论坛》2015年第6期,第14页。
[2]于心党:《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1期,第121页。
[3][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61。
[4]刘丽华、徐富民:《PDCA 视域下的廉政制度建设风险管理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第111页。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西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