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生物非选择题的命题分析及解题策略

2017-07-21 04:08冯玉香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7年6期
关键词:考点解题策略

冯玉香

摘 要:本文通过纵向对比分析近六年全国卷的生物非选择题,寻找出命题特点并提出解题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考生的应考能力.

关键词:考点;解题;策略

一、近六年全国卷生物非选择题的内容回顾

二、非选择题的考点和特点分析

1. 考点

常考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微生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必考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遗传与变异、生态、生理.

2. 特点分析

全国卷的非选择题,难度和类型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试题涉及的考点相对合理,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必考题,高度回归教材,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还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等;选考题,立足科技前沿,回归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有时会紧密结合必修内容,进行实验模块的考查.总之,非选择题的设问既兼顾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又有拓展提高,有效区分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学生,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有很好的区分度和信度.

三、各类型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1. “文字表述型”非选择题

此类非选择题是依据题干描述或所给材料,通过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综合来解答问题的.常体现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面的考查,是高考中非选择题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答案要求有填空(包括填图和填表)和简答二种.

例题 (2016全国乙卷,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P或dA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P的(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带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解题策略

(1)认真审题.审题是阅读题干、弄清题意的過程.准确、充分感知题目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一般分为两步:一是准确挖掘已知条件,二是分析已知条件的内涵,全面准确地找到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在审题时要尽量做到稳、准、慢,尽量挖掘一切对解题有效的信息,尤其是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避免解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29.(1)题,考生解对题的前提条件,是能准确审到“A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等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

(2)建立试题与教材知识间的联系.生物简答题的命题仍然是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着重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思想.解题时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据,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准确链接,并进行重组整合.如29.(2)题,考生要将题中“带有32P标记的dA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与人教版必修1教材第88页中“AP的结构式”,及“AP中去掉远离A的两个磷酸基团后,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等知识进行准确链接,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答案.

(3)准确、完整作答.全国卷经常出现“为什么”、“原因是”、“是因为”这样的设问方式,旨在考察学生使用生物学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写答题提纲,理清答案要点和步骤,然后再根据理清的思路把答案要点用生物学专业术语、概念或原理完整、准确地书写出来.如:29.(2)题,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半保留复制”等专有名词及表述不够完整.所以,答此类题时要力求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准确、表述完整.

2.“图表建构型”非选择题

“图表建构型”非选择题,涉及“文→图表”、“图→表”、“表→图”间有关信息的阅读、提取和转换,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纵观多年的高考题,常考的题型主要是“坐标图”,其主要特征是:作为物质间量变规律的重要表达形式,体现两个生物学现象间的量变(或逻辑)函数关系. “坐标图”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二个层面,其一“坐标曲线图”,其二“柱(条)形坐标图”,其中前者比较常见.能否正确建构坐标图,反映着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文图”互换能力的高低.高中生物知识中,能够建立这种函数关系的知识点很多,如:“细胞分裂各期的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与分裂时期间”, “酶的活性与温度、P值间”,“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间”等等.

例题 (2016全国乙卷,30.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填浓度“CO2 浓度”或“O2 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解题策略

对于“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解答,若脱离题图去答题,就会出现像上述30.(1)的典型错例.所以,应注意“文→图表”、“图→表”、“表→图”间有关信息的阅读、提取和转换.

(1)析图.例如分析“坐标曲线图”, 应抓住“二标一线(或图,如“条形统计图”)一名称”.“二标”,即横、纵坐标的表达含义、刻度和单位;“一线”,即曲线的变化走势,特别应抓住曲线的三点:起点、转折点、终点;“一名称”,即“坐标曲线图” 的命名,可挖掘出隐含在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等信息及二者的关系.例如30题图的命名信息是“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反映出自变量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同时结合横(自变量)、纵坐标(因变量)的表达含义及曲线所反映的二者的关系,对(1)、(2)题进行分析,就能准确地得出答案.

(2)用图.应针对题文和题图信息,结合教材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和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30.(3)题,典型的错例“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出学生只会机械地套用教材或教学过程得出的结论性语句,没能针对题文和题图强调的“乙组提供低光照”等信息进行答题;而“大部分同学只答到低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约只有1/7的同学答到遗传”,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滞留表层,就题答题,知识结构单一,没能结合教材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与遗传和变异这两个知识点相融合,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3.“实验设计型” 非选择题

“大纲”明确要求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实验设计型”非选择题是以具体实验过程为背景进行试题的情境设置,通过对实验的设计、问题的表述,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答题的能力.生命科学实验与探究本身就是一种能激发智能活动的情境,这类情境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具體体现在观察、推理、判断、归纳、比较等,考查的内容涉及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变量及实验结论.“实验设计型”的情境对遗传定律的考查频率比较高,近6年有4年都是以遗传实验的形式进行考查,且此类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常是试卷的压轴题.

例题 (2016全国乙卷,32.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解题策略

(1)加强对遗传定律实质、世代关系分析、遗传实验设计的教学.

例如上述32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综合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应用.从典型错例可以看出,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获取信息能力较弱,没注意题中“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没能审清“两个”的关键信息,所以只设计了一个杂交实验;思维定势,没能审清“独立”的关键信息,所以用了正反交实验组合.正反交实验常用来检测某基因是否为伴性遗传,但需要正交和反交两个实验结果结合才能进行推断,这也反映了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正反交实验可以用来检测某基因是否为伴性遗传,却没有真正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和正反交实验的应用.解题的策略就是要多带领学生读题,分析题干,提取信息,提升考生的阅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加强解题指导,应强调注意知识的使用条件,避免已归纳的解题套路导致使用过程的思维定势,可针对思维定势进行变式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质疑精神,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加强,可以有效避免思维定势.

二是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是学习伴性遗传的基础,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的空缺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伴性遗传.解题的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基因分离定律的学习,学习伴性遗传前注重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等,突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和特殊性,准确地掌握遗传实验设计的方法并加以应用,而非机械的记忆正反交等内容.

(2)重视教材实验的操作,力求将做实验和背实验区分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有限的备考时间中,尽量把能做的教材实验做一遍,加强实验题的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中,生物实验题是年年必考的.实验能力绝不是短时期内培养起来的,也不是仅靠训练几道题就能达到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就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每一类实验的操作与探究,培养学生领悟实验设计的思想,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会对实验数据处理等能力.

综上,每年的全国卷非选择题,对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有充分考查.解题策略是既要立足于教材,夯实核心概念、基础知识,也要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有意识地坚持知识、能力和方法三体一位,从“学中做”和“做中学”过程中习得理性思维习惯,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考生的应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宁 雷旭波 黄丽雯.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2]李宁 雷旭波 黄丽雯 孙淑华.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猜你喜欢
考点解题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集合考点例祈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