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45分钟限制了语文的“教”和“学”

2017-07-21 13:43徐艳
启迪·教育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练习预习课外

徐艳

[摘 要] 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但受到书本、课堂、时间等的限制,语文教学被局限在短短的45分之内,笔者想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开放性、融合性、交流性等,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课堂,拓展语文的外延,同时把更多的语文元素融进我们的课堂,切实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中,笔者尝试着从预习、阅读、练习三点来探究课堂与课外的融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 课外 预习 练习

语文课,老师怎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在执教的过程中,一直是困扰我的难题。在新课程标准中写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到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反复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让我醒悟过来,只有课堂的语文教学只是缘木求鱼,只有抓住课堂和课外,才能更有效、更灵活、更生动地进行语文教学。但受制于书本,受制于课堂,受制于45分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带着枷锁。

怎样打破这个枷锁呢?这让笔者想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庞大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书本以外的丰富的资料,先进的媒体设备更是为课堂带来了活力,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更为开阔的网络,从而真正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将课堂和课外的知识结合起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时代性元素,使语文教学迸发出更鲜活的生命力。

一、预习不落空,课堂是保证

叶圣陶曾谈到: “ 要强调预习,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正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缺失有效的预习环节,教学任务无法按期完成,课堂效率必然大幅降低。从客观上,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的好坏, 对听课质量、学习成绩的影响都很大。但是,对学生而言,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却很难坚持,这也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预习只能坚持一段时间,接下来就不了了之;对老师而言,如果布置了预习,不进行检查,往往会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没有预习,如果是自主预习,那比率就更低了。那如何保证学生的预习,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呢?笔者尝试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加强预习和课堂的联系。

因为受到资源的限制,以前学生的预习以朗读和字词理解为主,这就让学生造成一种错觉,预习只要预习这些就可以了。而这些内容,相对比较客观,缺乏学生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这不禁让部分学生产生“反正老师要讲, 又何必多此一举, 浪费时间”的思想。但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预习可以抛弃这种老旧的模式,可以从作家,从背景,从朗读,从名家品评等多个方面去预习,甚至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可以加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相关视频,让预习更为鲜活,不单单只有文字,可以有色彩、有画面、有声音……这场预习的盛宴想必学生是不会乏味的。预习《愚公移山》可以让学生结合影视作品,预习《绿》可以结合名家朗读和相关图片,预习《儒林外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并结合相关趣事。

而课堂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把带有任务式的预习作业的检查,变为学生学习成果和自我思想的体现。也正是在现代技术的参与下,预习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来、声音、视頻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又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检查预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从而真正对学生的预习起到监督和保障的作用。

二、好文放课堂,阅读更深刻

《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李建平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是, 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文字语言的能力, 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陶冶情操、健全心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有着语文是“大语文”的概念,因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如果说只依赖薄薄的几本教科书就想实现这样的目标,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式的,融古今于一体,汇中外于课堂,这只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现,只有借助它们,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有经过大量的文学作品的洗礼,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文字的美丽,窥探到深刻的哲理,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从而形式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优秀文章带给我们的孩子。就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能让学生享受月色之美,文字之美;就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能让学生对生命进行冷静的思考;就如林清玄的《期待父亲的微笑》,能让学生在感动之余反思自己对父亲的评价……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对处在成长期的初中生而言,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情感。

如果一味的追求引入优秀文学作品,没有一定的目标,就只能是事倍功半。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能把课本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拓展阅读。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引导学生从情节中从细节中去解读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看看作者对他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课后结合《水浒传》中其他精彩的片段,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他人不同的描写方法,自己在阅读中把握人物的性格。在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后,我们应再回到课堂,对自己欣赏的水浒英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升华。这时,现代教育技术就为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和探究提供了最合适的平台。在课堂,我们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立体的呈现,不再只有文字;在课外,网络技术更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独立思考的机会;甚至,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把课堂和课外进一步拉近,为实现大语文提供了可能。

三、课堂加课外,练习更有效

语文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坚持受教与自学相结合,教学与练习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但是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中,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往往是割裂的,课堂练习以说和读为主,课后练习以写为主,这样做,其实是把语文教学割裂开来,这种割裂造成的影响是可怕的。只有课堂的练习,只能处于表层,内容相对浅显,同时也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内化,为了揠苗助长就使老师不自觉地采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有课后练习,如果内容简单,往往是抄抄写写,如果内容较难,学生在课堂知识的运用上就会出现问题,部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他们的答案将比较片面,甚至一小部分的学生,直接会放弃。这样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如果缺少一个把课堂和课外联系的工具,那实现起来是极其地困难的,所以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推广,为我们提供了这个练习的平台。

以小说《故》为例,小说中有三个故乡: 一是记忆中的故乡, 一是目睹的故乡,一是现实社会里的故乡。眼前的故乡,在课堂中可以直接体现。记忆中的故乡,通过一定的概括也可以得到。但是,眼前的故乡和记忆中的故乡却有着巨大的落差。这时有两种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由老师直接进行回答,一是学生先思考后进行讨论和总结。显然第二种方法更科学,更符合教学规律。这知识内化的过程就需要学生在课后查找相关的资料,对作者的神来之笔进行充分的思考,在思考中窥视作者的内心,这时网络中丰富的资料就为学生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更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再回到课堂时,就能读懂人物,读懂作者,读出现实。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下,语文课堂和课外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为打破课堂45分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灵感。也许,现在它还存在着很多弊端,但我們不能因哽废食。只要我们不断坚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语文课堂会更加五彩纷呈,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田文翼,载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如何处理课后练习[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3] 彭小明,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2008(1).

[4] 张兴文,新课改背景下语文传统预习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课改聚焦,2014(7).

猜你喜欢
练习预习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