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凌鸿
乡村的脊梁
文张凌鸿
在城镇化的巨大洪流中,乡村作为传统的熟人社会发生了裂变,村落认同式微、乡村社会秩序瓦解、人才单向流失……一系列问题,却拷问着一个宏大的命题——谁会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导者?
↑湘溪村全景(吴昱/摄)
在《白鹿原》里,白嘉轩作为仁义村的族长,关照着整个村子的公共事务,他修缮祠堂、刻《乡约》整治族风、办小学、从事农务、调解人们的争吵、修戏台办唱戏等等,在白鹿原树立“仁义”的威望。白嘉轩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乡绅政治的模糊背影。费孝通先生在《中国绅士》一文中说,在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中,主张无为而治,在意识形态上限制政治权力,另一方面,通过中央政府派遣官员止于衙门的方式来“悬空”中央政权。正因为政府的触角止于衙门,那么衙门联系最底层的每家每户的“中介者”——士绅就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一大重要特色。历史上的乡绅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在当下的乡村,这类人在哪里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柯可研究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红乡绅论》提出社会主义农村的“新乡绅”,主要由以下几部分人组成。乡镇党政部门与村委会里有政治资本的党政干部及其亲属;有功勋荣誉、海外关系、上层社会关系等社会资本的乡村退休官员、复退军人、知名人士、乡镇村民及其家属等一批有社会影响的人物;受过专业训练立志回乡发展,有文化资本、独到眼光和较高技能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乡村首先富裕起来的有经济资本的乡镇民营企业家,外出经商、创业、务工致富的返乡农民等。
← 新登半山村(陈恒/摄)
乡村的发展现状最根本的不是缺资金,不是缺制度,而是缺人。乡村,需要精神领袖的回归,这些政治可靠、品德优良、能力很强、群众信服,有开拓意识的村干部们正在填补乡贤的空缺。
而在这几类人中,村两委的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或村党委书记正迅速成为新乡贤中一股最重要的力量,他们是乡村发展的脊梁。在“百千万”蹲点调研中,我所在的调研组蹲点的是富阳新登镇的南津村,这个村与新登主城只有一溪之隔,是一个由南四、民桥和安乐三个小自然村合并的村,合并时,村集体负债达300多万,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数字了。当年的孙权健,刚三十出头,家里经营着水泥电杆厂,收益可观,属于村里首先富裕起来的有经济资本的能人。据村里人的描述,孙权健上任村党委书记后,面临着岌岌可危的村集体状况,被法院查封的村两委办公楼、南四工业公司、一大笔负债……怎么办?脑子灵活的他,与村两委班子商量后,觉得应该利用南津村处在富阳城郊的地理优势“盘活村集体资源”。他用自家的资金做担保赎回了抵押的村两委大楼和南四工业公司,改造成标准厂房出租。两任书记下来,心操了很多,人瘦了不少,村里的经济搞上去了,村民的社保医保都解决了,于是他也有了些许辞去党委书记的想法。3月,正值村两委换届,孙权健多次流露出想“休息”下的想法,但我知道,这不太容易办到。连续的跟村民交谈中,村民老少都对这位孙书记赞誉有加,在临近选举的前几天,有位听说孙权健不想竞选书记想法的长者,特意来做他的思想工作。终拗不过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孙权健还是再一次去竞选村党委书记,对于今后的发展他也有着清晰的规划“今年8月底前,南津村综合楼将动工筹建;明年年底前,旧汽轮厂房也将被推倒重建成为新的工业标准厂房,我们要打造南津村经济腾飞的发展平台。”
放着家里生意不做,却去干一份年收入微薄的村书记的工作,很多时候甚至自掏腰包贴钱干活,图的是什么?湘溪村、潘堰村、双江村、九儿村、塔山村……“孙权健”们的故事也是现代乡村发展路上的一群“新乡贤”缩影。
虽然在村庄撤并、农村社会关联市场化、村落共同文化边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乡村已经由“熟人社会”转向“半熟人社会”,但是,有一点却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当家人的带头作用,有什么样的带头人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雁’”。即使在新登,同样受益百姓的项目,同样的政策扶植,有些村推进得很快,有些村却没有开展起来。在我看来,乡村的发展现状最根本的不是缺资金,不是缺制度,而是缺人。乡村,需要精神领袖的回归,这些政治可靠、品德优良、能力很强、群众信服,有开拓意识的村干部们正在填补乡贤的空缺。
尽管对于“新乡贤”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它囊括了当代乡村社会中所有有道德、有能力以及有威望的个体,而这些村书记们无疑是新乡贤的典型代表。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对于乡村的带头人,他们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人:其一,要有广泛的道德影响力,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中,要起带头示范作用;其二,要见过世面,眼界开阔;其三,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地位,这样才能够带领村民致富;其四,要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村里的公共事务,而不是戴了顶帽子而已。可见,百姓对于新乡贤认可,是将“义”与“利”进行了结合后的标准。新登镇党委书记许玉均把乡村“带头人”所具备的共同气质、共同特征概括为“四力”:魅力、精力、实力、能力,称这些“领头雁”为乡村现在及未来的脊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水”,更多资本涉足乡村农业,更多的精英上山下乡。接下去,当地人返乡也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结构调整,他们将蓄积起推动乡村经济生活快速前进的力量。
↑“五水共治”在新登
作者系《杭州》杂志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