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资源造就独特物产文化

2017-09-15 08:33文韩一丹
杭州 2017年7期
关键词:物产钱塘江杭州

文韩一丹

山水资源造就独特物产文化

文韩一丹

受访人:周 膺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内篇杂述第三十四上》载:“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宜,风化异俗。”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条件,所产生的物产各不相同。中国地大物博,而浙江一带也因为有钱塘江这条母亲河的滋养,诞生了具有浓郁独特的物产文化。

记 者: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钱塘江流域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条件,产生了特有的物产文化。物产文化与杭州有着怎样的关系?

周 膺:物产包括天然和人工制造两类产品,兼有使用和审美两种功能。物产的审美以及制造工艺、使用方式、社会功能等属性构成物产文化。

钱塘江流域的物产与其山水资源有直接相关性。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与水相关的水产,比如生活于水域中的渔业资源,江水本身也是制造“农夫山泉”“五加皮酒”等的一种物产;二是与山相关的林业资源和矿产,如森林和毛竹、茶叶、药材、果木等植物资源,禽兽等野生动物资源,以及余杭区的钼矿、建德市的氟矿、淳安县的铜矿等矿产资源;三是生态环境资源,即由综合自然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是居住、养生、旅游的要素;四是利用山水资源开发的农业、手工业等人工产品,如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以及纸张、雨伞、毛笔、管乐器等。余杭区、富阳县的造纸业从宋代起就非常发达,余杭区中泰街道出产的管乐器很有特色。杭州的发展离不开物产和物产文化的支持。

记 者:钱塘江绵延235公里,流域面积5.5万平方公里,很早以前就孕育了勤劳智慧的杭州人民。他们开荒拓土、建造家园,造就了鱼米之乡。文明发源与物产文化有什么关系?

周 膺:旧石器时代杭州就有人类活动,原始人类依靠狩猎和采集生活。钱塘江上游的建德市李家镇乌龟洞发现人类牙齿化石。进入新石器时代,先民逐渐从钱塘江上游的山区向平原河谷地带转移,形成了新的人类聚落。他们在平原地带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小型聚落逐渐发展为大型聚落,并在中国文明起源阶段建成了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古城。步入文明时期以后,由于有山水资源和物产文化的支撑,逐渐形成了余杭、钱唐等浙江省最早的县和县城,并形成杭州、严州等州(府)治或城市。

记 者:钱塘江边的临平、笕桥和艮山门一带,历史上曾经是杭州的蚕桑和丝绸生产基地,后来下城区一带形成了层次更高的丝绸业集聚区,为杭州奠定了“丝绸之府”的美名?

周 膺:位于杭州东北部的临平、笕桥,历史上桑叶和蚕茧市场很旺。叶市一般立夏后三日开市,有头市、中市、末市,每市凡三日,叶价有所不同。而一日之间,早市、午市、晚市叶价也迥然不同。每当叶市开张时节,各地买者纷纷乘船前往,谓之“开叶船”。“稍叶”或“杪叶”是叶市上重要的交易方式。这种买卖形式的关键之处在于“豫租”,即先期预购,类似于今天的期货。笕桥原是一个以生产蚕丝为主的普通镇市,故又称“茧桥”。清代又成为重要的棉、麻布生产贸易基地,且出产药材、水果、蔬菜等,经济结构多样。茧桥的叶市、茧市很有名,每年来此采购茧种、桑叶、桑苗的商客络绎不绝。

明清时期,杭州的民间丝织业十分发达。自嘉靖年间(1522—1566年)开始,从一般分散的小型生产分化出一些规模作坊。城区还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专业基地,机户最集中的是城东的东园巷一带,城中的忠清巷、相安里(今新华路一带)一带。后来城东北艮山门外也发展起来。有句老话叫“艮山门外丝篮儿”,艮山门外到笕桥一带到处都是织机声。后来都锦生丝织厂也建在那里。杭州福兴丝绸厂是目前唯一拥有木制织机并用传统工艺生产杭罗的企业,杭罗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以前,浙江省总体上实施的是“轻纺优先”经济发展策略,杭州是全国重点丝绸出口基地之一,丝绸业曾长期是杭州的支柱产业,聚集了主要产能和高密度劳动力。2003年以后,浙江省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量丝绸企业停办,但也有位于笕桥的万事利集团坚持了下来。不过万事利集团也进行了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了工艺和营销水平,成为新一代丝绸企业的代表,也成为杭州市文化创意企业的代表。如今,万事利集团与法国爱马仕集团等高端品牌企业合作,将杭州的物产和物产文化推向了世界。

记 者:钱塘江沿岸群山绵延,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享有美誉。茶作为一种物产与钱塘江文化有怎样关系?

周 膺:由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有了较大提高,且通过采用移植技术种植中、晚稻,推迟水稻生产大忙节令,解决采茶与种稻的矛盾,到唐代天宝、贞元之际(742—804年),杭州种茶已相当普遍。成书于中唐的《茶经》有了“茶园”的记载,撰于唐末的《四时纂要》比较全面地记载了茶树的种植技术。

《茶经》卷下《八之出》列举了茶叶产地8道43州,包括杭州的临安、於潜、钱塘和睦州的桐庐等县。径山是天目山的东北峰,七峰环抱,峻险秀美。径山西壁坞和里山坞“出者多而佳”。现在流传的径山茶为唐代以后的烘青茶,径山茶属天目山茶系,品级或更高。唐代杭州的茶叶种植、生产和销售都进入历史新阶段,初步形成商品化生产经营体系。茶叶生产不但包括茶树种植和茶叶采摘,还包括茶叶焙制、包装和运销等,它们共同构成产业链。

明清以后,时属杭州府的钱塘、盐官、余杭、富阳、临安、於潜(今临安於潜)、新城(今富阳新登)、唐山(今临安昌化)以及严州(睦州)府的建德、青溪(今淳安)、寿昌、桐庐、分水、遂安等县茶叶生产均成规模,有的被列为贡品。钱塘县龙井的龙井茶、宝云庵的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的白云茶均成绝品。临安县的云雾茶、昌化县的龙塘山茶、新城县的山坑茶也佳。

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富春江畔山青水碧,高山云雾缭绕,十分适宜高山茶生长。明朝章懋曾有诗云:“舟过新安江,鼻间皆茶香。清风吹绿波,壶中养心汤。”如今钱塘江一带出产的名茶更多,除了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以外,还有余杭区的径山茶、淳安县的千岛玉叶、桐庐县的雪水云绿、建德市的千岛银针、临安县的天目青顶、富阳区的富春茗绿、萧山区的云石三清茶和滨江区的桂花茶等。众多名茶使杭州有“茶都”之美誉。

记 者:富春江边的桐君山,不但是著名旅游景点,也是传说中中华药王桐君老人的居地。这说明钱塘江是医药文化的发源地吗?

周 膺:陶弘景《本草序》和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记载,桐君老人为黄帝时人,在桐庐县东山结庐炼丹,此山与县因此而得名。桐君老人留居于此,与钱塘江畔盛产药材有关。他采集百草、炼丹修炉,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著有《桐君采药集》。苏轼、陆游、徐舫等都写有《桐君山诗》。桐君山对于中国药学发展是有文化标志意义的。

北宋时桐君山建有桐君祠,后几次重修存于今。桐君像两侧塑有扁鹊、张仲景、华佗、葛洪、孙思邈、李时珍等历代中医药大师像。东晋著名道士、药学家葛洪曾在桐君山一带炼丹。清代的《桐庐县志》记载此地出产的道地药材有60余种。据说现在杭州桐君堂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的前身“惠民药局”创办于明代,清代、民国改称桐庐药材会馆、寿全药店等。

近年来,桐庐县举办“华夏中药节”等活动祭祀桐君老人,又举办药材交易博览会等会展活动,并凭借宝贵的中医药文化遗产打造“养生福地”品牌,规划建设中药养生产业园,打造智慧健康产业集聚区,这是符合物产经济和物产文化发展规律的。

↑ 桐君山景

记 者:如何将物产文化打造成钱塘江和杭州城市的一张金名片?

周 膺:过去所说的钱塘江沿线三江两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千岛湖),现在要加上西溪、湘湖和京杭大运河,构成著名的黄金旅游线。沿线遍布著名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风景名胜以及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生态和旅游资源丰富。应当合理充分地利用物产文化,打造生态居住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创业区。

一是对生态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进行科学规划,全域性保护物产资源,净化大气、水和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天然物产与人工物产可持续协调发展。应当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污染产业,发展以创意经济为主的生态性高产出新经济。除提升传统手工业外,扶持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设计、策划等为主的创意产业。加大科学技术开发力度,像四川茅台镇一样发展以钱塘江水和自然物产为原料的酿酒业、饮料业,既推动地缘性物产上规模发展,也促进生态资源保护。

二是充分利用生态性空间发展现代或后现代服务业。支持发展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等类型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区。提升黄金旅游线的品位,发展具有体验经济特征的后现代旅游业,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对梅城古镇、深澳古镇、塘栖古镇、孙权故里、黄公望隐居地等生态型地域进行保护提升,形成具有自然和文化双重优势的特色旅游品牌。强化景观美学功能,发展具有山水特色的高端民宿。发展生态型会展业,举办如千岛湖环湖马拉松、环湖自行车赛等国际赛事。提升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传统手工业。

三是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副业,提升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层次。学习以色列以及中国台湾的经验,通过注入高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全面改造种养殖结构,建设具有高产出、高景观价值特征规模化生态农业园区,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物产钱塘江杭州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钱塘江观潮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案列
东北地域物产及其词语缘由
杭州院子
杭州旧影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
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