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
摘 要: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生产规模、技术和资本、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把目光转移到了中小企,使得这类企业的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但非常明显的是,由于规模较小等原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缺乏。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现阶段,中小企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等制定的《中小企标准暂行规定》,一般在结合行业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总资产额、年销售额和从业人员总数对中小企业做出界定。我国不同行业中小企的界定标准见表。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内涵和特征
在经济生活中,融资对于一个企业至关重要,其只有不断地注入新的资金才能够正常地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类。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将内部盈利再次进行投资的融资方式。而外部融资则是指企业借入外部的资金用于生存与发展,例如从银行借款、发行股票等等都属于外部融资。根据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融资划分,外部融资又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与大企业相比不同的是,中小企业上市所占比例小,一般主要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来筹得资金。中小企业的融资分类见上图。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经营风险较大,财务信息不透明,对抗外部风险能力较差,因此其融资模式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有很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融资方式以债务融资为主。大型国有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与上市筹资,但是中小民营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有诸多限制,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要,因此民营企业采取民间融资、资产抵押、使用第三方资金、资产拍卖、出租固定资产、技术出让、品牌有偿使用等方式获取资金。但这类融资方式,自筹资金所占比重最高,因此由于筹集资金有限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二,融资期限以短期资金为主。中小企业经营周期较短,较之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中小企业一般会选择短期的融资。
第三,资金需求呈现阶段化特征。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初创期,资金的需求增加,主要用于产品的开发,融资方式主要是自有资金、政府基金、内部借款;在成长期,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继续增加,资金用途主要是批量生产,融资方式主要是风险投资和银行信贷;在成熟期,资金需求达到了最大化,主要用途则是扩大生产规模,融资方式主要包括票据融资、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在衰退期,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减小,主要应用于稳定旧产品和开发新产品。
三、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
第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仍不够发达,供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比较少,再加上企业本身的规模较小,信用水平不高,使得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其欲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融资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其只能依赖内部融资和间接融资获取高风险与高成本资本,故我国的中小企业较为依赖银行贷款。但是银行在选择客户的时候,往往选择规模较大的客户,并不重视中小企业,这使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第二,银行贷款的门槛较高,缺少短期融资产品。我国的商业银行往往比较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因此在选择客户的时候设置的资产规模、风险承受、尝债能力等方面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由于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弱、规模较小,往往得不到银行的重视。同时,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周期较短,贷款偏向于借贷周期短的融资方式,而与此相矛盾的是,商业银行的融资产品一般都是中长期的,缺乏短期的融资产品,因此中小企在银行贷款比较困难。
第三,中小企业的担保机制不成熟。目前,我国各省区虽然都已有一些担保机构,但是整体看,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尚不健全。主要原因在于,担保机构数量和质量都达不到要求,从而未能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充足的担保服务。
第四,中小企业信息不够透明。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公布的力度较小,范围有限,信息披露程度非常有限。因而,银行获取中小企业信息的难度较大,贷款成本较高,由此,为了防范贷款的风险度,商业银行不重视对中小企的贷款。
四、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對策
当前,在我国加快“深改”步伐、积极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中,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显得愈发重要,但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金融机构、政府、中小企业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一,完善融资体系,丰富融资方式。在完善融资体系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拓宽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方式。一方面,需进一步推动与完善创业板市场,鼓励与引导有条件的中小企上市,从而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的发展比较落后,各级政府应当响应国家政策的要求,成立专门的机构在这些方面指导中小企融资。
第二,加强金融创新和政府服务。由于中小企抵押资产不足,其在再贷款方面并不占优势。因此,政府需要主动为中小企业不动产抵押提供帮助,其可以相应地出台文件鼓励中小企业接受股权和动产抵押登记。
第三,加强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评级的规范程度,并加快担保公司的发展。中小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评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提供中小企业的是实际经营情况。同时,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担保体系的完善,在这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手段鼓励与扶持担保公司的发展。
第四,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定与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服务机构则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战略规划、营销策划、生产经营、融资辅助等等。这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还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与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五,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机制。首先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对企业的信用管理实行全面的管理。其次是要提高中小企的抗风险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在选择供货商和客户时要把好关,选择信用较高的供货商和客户,以免影响到自身的经营运作。
第六,加强中小企业信息透明程度。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越高,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越低。因此,中小企要做到企务公开、财务公开,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从而有效实现其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
第七,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金融产品。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拓展情况看,要想解决中小企融资难,则必须创新金融产品。在创新时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逐步推出承诺担保、仓单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
第八,建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大银行与中小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融资,但中小金融机构在获取信息方面较之大银行有着明显的优势。地方性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本地中小企的发展态势,并依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在充分获取相关中小企业信息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参考文献:
翟佳林.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企业导报,201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