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幼儿武术教育探究

2017-07-20 19:55庞海帆曹庆华
武术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体育强国探究

庞海帆+曹庆华

摘 要:体育强國战略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强国战略之一,是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体育工作的方向性任务。在此背景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的角度,文章对幼儿武术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体育强国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幼儿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当前的后备军和将来的主力军,幼儿武术教育开展对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长远的战略意义。在开展幼儿武术教育的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传授武术技能的同时,注重发展儿童的社会能力和心理个性,注重对儿童进行武德教育、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全面的、可靠的体育强国建设后备队伍和未来民族体育文化人才。

关键词:体育强国 幼儿 武术教育 探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6—0094—04

1 幼儿武术教育的发展背景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都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各自的贡献。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体育的强大逐渐成为影响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同志说:“从娃娃抓起”,娃娃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不从娃娃抓起,体育强国建设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何况,儿童本身就是我们体育的重要工作对象群体。在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的性格和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自主自强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本研究将分析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幼儿武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掘我国幼儿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力图深入探讨对策。

基于此,加强儿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习练对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就有了双重的特殊意义。而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中国武术首当其冲。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也是国民增强体质、振奋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2 幼儿武术教育概述和现状

幼儿教育又称“学前教育”,是指“对入小学前的幼儿实施的教育,通常指幼儿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身心特点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从此定义出发, 马艳、虞定海认为“幼儿武术教育指的是:通过武术教学和练习,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幼儿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的教育行为”。我们认为,幼儿武术教育的任务除了促进幼儿身体和智力的良好发展以外,还应该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心理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北京时间10月24日,北京地坛小学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进行足球比赛交流,全场比赛后中国学生以0-15惨败给对手。” 孩子的较量就是国家未来的较量,孩子的隐患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青少年的体质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此话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如果说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培养出了不少“胖无力”“豆芽菜”,让人怎能不担忧?因此,幼儿的成长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幼儿武术教育也刻不容缓。

3 幼儿练习武术的基本情况调查

3.1 幼儿学习武术情况调查

通过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学前教育并不重视,有34%的家长认为幼儿不用参加学前教育,有37%家长送自己的孩子去学习了其他项目,仅仅只有29%的幼儿参加了武术运动,事实证明,幼儿武术的普及还是没有到位的,从家长的认识到学校的普及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4至6岁时期练习武术的人并不多,而到了10至12岁时,人数最多,而13岁以上练习武术的人数又减少,说明儿童在年纪尚小时,并未积极的送他们去练习武术,在慢慢长大后,由于年龄的增长,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逐渐显露,开始练习武术,但在13岁以后因为武术项目的自身原因和儿童即将面临学习压力的困扰,练习武术的人数开始下降,因此,幼儿武术内容和形式对武术项目的推广工作对幼儿武术教育也具有一定影响。

通过表2,可以看出武术项目在幼儿参加的项目中存活的时间很短,练习在一直两年的人数只有20%,只有半年以上占有51%,因为刚开始的好奇一直坚持,由此我们分析,幼儿武术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应结合幼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不能一味地固守陈规,应利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幼儿对武术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武术的教育。

通过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对于武术只停留在强身健体的表面上,而没有了解武术更深层次的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武术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更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的精神,规范其平时的日常行为,同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对其成长有着很大的益处,这就需要我们将幼儿武术教育的深层次内涵简单明了的表现出来,让家长看到武术对于孩子不光是生理、更是心理方面和精神层次的历练,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从而更好地发展幼儿武术教育。

根据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的分析与探究,本研究发现我国幼儿武术教育发展尚不完善,幼儿武术发展也未被普及,家长认识不到它的积极影响与重要性,所以,以资料查阅和调查问卷为依据,本文针对幼儿武术训练对其自身的积极影响开展了大量的探究。

3.2 幼儿武术教学训练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使其合理科学的对幼儿进行武术训练,对其生理及心理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能改善和提高儿童的骨骼、肌肉、心脏和血管功能,还能锻炼其顽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其他学科的进步,起到了健身与教育的双重作用。

3.3 幼儿武术教学训练对幼儿生理的影响

3.3.1武术训练对幼儿骨骼发展的影响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骨的发育又最为突出,儿童骨骼的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所以骨骼富于弹性,但坚固性较差,骨骼硬度小,韧性大。

3.3.2 武术训练对提高幼儿柔韧性的明显作用

幼儿的骨质正处在生长旺盛期,骨质较为柔软,适合做柔韧练习,不宜过早进行力量训练。

而柔韧锻炼可以使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得以提高。同时,也可使参与关节运动的原动肌的力量增强,如髋关节在冠状轴上后伸运动幅度比肩关节差,通过做纵劈叉、弓步等武术动作的练习,可以达到提高动作幅度的目的,对幼儿骨质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3.3.3 武术训练能增强幼儿心脏功能

幼儿心脏发育不如血管快,所以心脏收缩力弱,心率快,收缩压低。心脏每搏和每分输出血量比成人小。

胡玉洲在《少年兒童生理特点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文中提到“安静时心率减慢是心脏每搏血液输出量增加,泵血功能增强的特征之一。幼儿通过武术锻炼,能使静息心率降低,因而增大心脏血液储备,使心肌收缩功能增强,供血功能得以改善,从而能适应长时间持续运动的需要。”所以,武术的练习对于幼儿心脏功能的增强具有一定的作用。

3.3.4 幼儿武术教学训练对幼儿心理的积极影响

闫树人、杨树东在研究中发现:“武术运动的特性顺应了儿童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的提高,使模糊易分散的思维在有节、有序、有线的长期武术训练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整理,较有效的对新接触的信息进行选择,促进儿童反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的提高,长期武术训练可在发展认识过程的同时使儿童反应能力和注意集中能力得到提高。”他们还通过实验对照发现:“5岁儿童习武24周后,乐于助人、帮助弱小意识、集体荣誉感、亲和力和独立性在原有基础均有显著提高,性格也有明显变化。”深入研究发现武术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3.3.4.1对增强幼儿信心的积极作用

在幼儿武术教学中, 常常会发现这些现象: 一些孩子做事没有主见, 不敢自己选择游戏, 爱说“我不会,我不敢, 我不能”等等, 或是不愿与别人交流, 喜欢一个人独处, 从不主动提出问题,害怕在集体面前说话及展示自己的才能。而这一切都归于幼儿自卑的表现, 所谓幼儿自卑是指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怀疑、轻视自己, 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懦弱害羞和畏惧。

陈孝慧在《论述幼儿武术教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中提到“武术练习属于技能性身体活动,他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需要学习者具有积极的表现欲望。因此,武术运动是提高幼儿表现力、增强其自信心的较好手段”。随着幼儿表现力的提高,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在建立初步信心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到自己动作质量的提高,使他们增强的自信心。

3.3.4.2 对幼儿意志品质发展的影响

在孙波的《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讲到“在幼儿教学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主动迎接挑战,一个稍微复杂的新组合动作,就会引起他们的厌学情绪,随后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打闹。”

在武术练习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其中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意等情绪,也有来自外界的,如教学设备、环境、天气等。为了实现目的,就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克服困难。比如在武术练习中常常会感到身体疲惫和肌肉酸痛,如没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是难以坚持和奏效的。幼儿武术教学与训练的过程,就是意志行动实现的过程,是体力培养和意志培养的统一,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体能,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意志品质。

3.3.4.3 对幼儿思维活动能力的提高

幼儿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活泼好动,但神经过程灵活性高。

武术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动作的形象,还要通过触觉和肌肉感觉来感知动作的要领、肌肉用力的程度,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能力等均得到发展与提高,并可有意识地促使幼儿思维处于积极活动状态过程,非常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从具体的武术训练来讲,武术动作的掌握需要调动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等协调活动,成套动作更是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交错的知觉,要求幼儿去辨别,这对发展幼儿的想象事物能力、表现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能力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5 幼儿武术教学训练对幼儿社会个性的影响

3.3.5.1 幼儿武术教学训练对幼儿德育的促进作用

武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华就在于“武德”。坚定的民族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品质修养、“匡扶正义、操守节气”的浩然正气,等等。但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缺失。

所以,通过参加武术训练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思想品德,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幼儿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克服困难,艰苦磨练的过程,是对幼儿意志、性格、信念、情操的陶冶过程。

3.3.5.2幼儿武术教学训练对幼儿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

幼儿通过一定的武术活动,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同伴,正确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使其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得以克服,合群行为得以培养,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树立集体和群体意识,意识到自己在相互关系中的位置,遵守规则的能力得到发展,学会用规则来协调关系,顽强的意志得到锻炼。这样,幼儿自我中心的自我意识向社会性的自我意识发展,从而使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得以加速。

3.3.6幼兒武术教育对于幼儿思想道德素质和民族精神的促进作用

当今社会,中西方文化碰撞,西方文化逐渐处于优势地位,并延伸到文学、艺术及生活领域,深深影响着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马艳与虞定海在《幼儿武术教育与传承》研究中提到“武术由于和我国传统文化融合,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其传授过程中形成了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刻苦求进、坚韧笃实、勇敢仗义、虚静自然、舍己从人等优良品德,自古以来就具有修身养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并且强调知行合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利用武术的教育修身价值功能,对幼儿进行武术教育的同时,灌输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4 建议

4.1 合适的训练方法

在幼儿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细致独特的训练方法,首先,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内容多样化。在武术教学中所学习的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数量由少到多,内容要适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尽可能的多样化。第二是要轻技术重姿态,预防运动损伤;第三是要控制好上课时间,合理安排课程的量和强度,幼儿易兴奋也易疲劳,体力耐力差,所以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4.2 独特的教育手段

幼儿武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活动形式的多

样性;重视游戏;寓教于戏;科学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从动画片、小人书、游戏、电影、电视等媒介中截取一些片段,采用启发式、诱导式等教学方法,传授武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步型、手型、兵器、人物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欣赏、绘画、美工制作等方式介绍武术,并且可以和剪纸、年画等传统文化形式结合起来进行,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4.3 丰富的活动形式

在幼儿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采取内容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武术游戏为依托,综合武德故事、武术礼仪、形象教学、艺术欣赏等各种形式,寓教于乐,用游戏之主干线贯穿幼儿武术教育全过程,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4.4 幼儿对武术兴趣的培养

要加强幼儿武术的教育,就必须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首先提高幼儿对武术的认识,然后运用优美的示范动作,激发幼儿对武术的审美欣赏,也可以利用游戏竞赛激发幼儿对武术的兴趣,或者用精编的套路动作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北京小学足球队两度惨败俄罗斯少年队引热议[EB/ OL].[2011-10-26]. http://sports.sohu.com/20111024/ n323255727.shtml

[2]李沐明. 幼儿教育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7:13.

[3]马 艳,虞定海.幼儿武术教育与文化传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 92-93.

[4]王美娟.武术运动对儿童少年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34):41-43.

[5]林小美.武术基础训练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851-853.

[6]邢登江,秦子来,蒙 华.武术运动对学龄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5 (4):532-534.

[7]闫树人,杨树东.武术套路学习对5岁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501.

[8]孙成岩.武术教育由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转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89-90 .

[9]郭守靖.文化学视野下孔子的武术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4): 29-30.

[10]黎桂华.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9):65-66.

On Children Wushu Educ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Taking Haidian District of Beijing as an Example

Pang Haifan Cao Qinghua(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China )

Abstract:The sports power strategy is one of important strategies in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sports work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In this background, on the basis of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physiology, psychology, culture, the paper conducted a thorough inquiry of children Wushu education and finds: sports power construction can not finish in the overnight, children are the current reserve and future mainstay of Chinese sports power construction, Wushu education in preschool has an important and long-term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sports power construction in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young children wushu education, we should consider the special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to teach Wushu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a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children s education,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spirit education,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and reliable backup team sports power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sports cultural talents in the future.

Keywords:sports power Young children Wushu education study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体育强国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体育强国目标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策略
崔龙海被安排主抓“体育强国”
对毛泽东体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