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史力竹
成长是一次美丽的疼痛——评传记电影《摔跤吧!爸爸》
文 史力竹
传记电影《摔跤吧!爸爸》海报
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达·芬奇
不是每一次踮起脚尖,都能够更靠近阳光;不是每一次奋起努力,都能够收获成功;不是每一次赠人玫瑰,都能够赢得爱情。当梦想照进生命,不去想前路泥泞还是平坦,既然选择了远方,便风雨兼程,奋勇前行。《摔跤吧!爸爸》根据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事迹改编。马哈维亚曾获得过印度国内的摔跤冠军,却因生活所迫而遗憾地放弃了摔跤。为了圆世界冠军的梦,也为了培养出印度第一个世界级的摔跤冠军,马哈维亚希望能有一个儿子,子承父业,然而事与愿违,最终只生了四个女儿。在马哈维亚绝望之际,两个女儿一次意外的痛打男孩,让马哈维亚的内心再次燃起梦想的希望之光,他开始努力培养自己的女儿,使她们成为世界冠军。马哈维亚由此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印度知名女子摔跤手吉塔和巴比塔的父亲。生活往往比电影更精彩,真实的生活中马哈维亚的弟弟意外死亡后,马哈维亚又肩负起抚养两个侄女的责任,他将自己的两个侄女也培养成了印度的摔跤冠军。这位与全世界对抗的父亲,唯一的愿望就是,不愿自己的女儿做男人的附属品。《摔跤吧!爸爸》不仅仅叙写令人血脉偾张的摔跤运动,更是为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立传。
尊重真实生活的故事演绎是传记电影的初衷,一部好的传记电影旨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深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及人性与世界独特的精神层面。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爸爸”为题,以女儿的摔跤经历为线索,是讲述作为父亲而不是“印度女子摔跤之父”的一部传记电影。“法西斯父亲”马哈维亚被视为“父权”的象征;女儿的不断成功被视为“女性意识”反复确定的电影,更多体现的是创作者的人文关怀。父亲以自己的权力,剪掉了女儿们的长发;让她们穿上短裤;日复一日晨起残酷训练;鸡肉补充体力,这一切都是他在行使自己为父的权力。当马哈维亚选择让女儿练习摔跤,依赖的不只是一腔热血,还有孩子们的潜力与资质以及自身作为教练的专业性。吉塔和巴比塔意外打伤了两个男孩,马哈维亚知道她们打架后,没有训斥,反问:“来跟我说说,你们怎么打的?”两个尚在惶恐中的小姑娘,一扫凝重的表情,以表哥为例,向父亲详细展示了整个过程。她们的表情与举止中透露着自信,这股自信之火,再次点燃父亲心中的希望。“她们的身体里流着摔跤手的血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为孩子们选择正确的道路。最深沉的父爱不是溺爱与纵容,而是在你迷茫无知的时候,帮你探寻人生的方向。
个人意志和理想的凸显,与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变迁休戚与共。抛开这部电影中体育竞技的求胜精神,电影《摔跤吧!爸爸》更多地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击中这个时代观众情感与审美诉求的故事。传记电影是“一个人的电影”,透示着时代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创作者借助马哈维亚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强化,当个人情怀与家国荣誉联系在一起,小人物也能爆发大能量。《公民凯恩》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并不认为任何一个词能说明一个人的一生。”当严厉的父亲拿出那本贴满女儿奖金的相册,他能够一一例数这些奖金都是女儿在哪一场比赛中获得的:Rohtak、Hisar、Chandigarh……面对主席,他眼含热泪,双手作揖,嘴唇止不住地颤动。这个女儿的“手下败将”,在此刻,是女儿的天。他向主席许诺,他认为吉塔不仅可以拿到奖牌,甚至可以拿到金牌,这是出于一位父亲的自信与骄傲使然。
传记电影《摔跤吧!爸爸》剧照
在吉塔和巴比塔成长的岁月里,父亲一直都在,是她们胜利时的背景板,也是她们失落时的港湾。马哈维亚深夜帮两个女儿揉腿,面对妻子的不解,他直言:“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配当父亲,当身份是教练时,她们的爸爸的身份就要放在脑后。”当女孩们沮丧地抱怨训练太过苦累时,马哈维亚会反问他们:你们和男孩吃的不是一样多么?为什么训练的时候就不能一样呢?何况你们吃的比男孩还多。父亲像训练男孩一样训练自己的女儿。短发短裤,这一模糊了性别的形象打扮,让她们从一开始就和男性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看着在国际赛场上丢盔卸甲的吉塔,父亲没有指责。或许从吉塔打赢自己离家的那次,他就预料到自己女儿的国际赛之路不会平坦,他默默看着女儿离开,就像一匹老马,站在原地从未离开,等待孩子迷途知返。父亲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她们前进路上的一根拐杖,然而,决胜局父亲意外缺席,马哈维亚的声音在吉塔耳畔响起:“我不可能每次比赛陪你,爸爸总会离开,一切靠你自己!”破茧成蝶,决胜局父亲的缺位,成就了吉塔成长道路上的一次蜕变。吉塔斩获世界冠军,印度的国歌飘扬在整个体育场上空,国歌的乐音穿透空间的阻隔,杂物间的父亲听到熟悉的国歌响起,这一刻,父女俩的心跳与乐声一致。胜利属于印度,胜利也属于吉塔和她的父亲。杂物间的门再次开启,马哈维亚奔向女儿,吉塔摘下自己的金牌交予父亲,马哈维亚重新为女儿戴上金牌,这才真正完成了这次颁奖典礼。父亲的缺席,完成了吉塔作为独立女性的成长。“为你骄傲!”吉塔为这句话等了十多年,闪光灯下,他们不是印度摔跤的功臣,只是一对为梦而拼的平凡父女。曾经,我们以为父亲的肩膀是我们的世界;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们才是父亲的世界。
人生的路上,执拗的倔强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翅膀,明确飞行的方向,带着坚毅与执着,就能无限接近梦想。没有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一味活在他人的眼光里,最终只能沦为一粒尘埃。童年在父亲的“强权”之下,吉塔与巴比塔姐妹从未停止反抗,刻意延迟的闹钟、假模假式的训练、不断碎裂的灯泡,直至父亲搅乱了她们14岁朋友的一场婚礼。在家庭的安排下即将嫁作人妇的少女,渴望有一个马哈维亚式的父亲,因为这样的父亲会为了女儿的未来考虑,努力去改写她们的命运。马哈维亚承受着所有人对他的嘲讽,只因为他的女儿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电影既展示“现象”或“表象”,同时也指涉“精神”或“灵魂”,在这二律背反中,传记片展示出描写人性的独特魅力。从被爸爸逼迫摔跤到“摔跤吧爸爸”,面对困境与宿命,她们不再兀自忍受,两个女儿选择和父亲一起拼出一条生路。青春的她们,在摔跤场上洒下奋斗的汗水,朝着最初的方向,逆风飞翔,蓄势前行。
电影是一面镜子,观众通过电影的影像得到自我的认同。停留在镜像阶段的认同是建构在一种“真实”的基础之上的,观众以上帝视角洞察影像搭建的世界,在镜像式的观影体验与图解式的感知方式之下,将创作者传递的信息渗入观众的观影活动之中。在《摔跤吧!爸爸》中,吉塔跌落人生的谷底,也迎来巅峰时刻,这一叙事符合了观众的期待心理。赢得了国家冠军的吉塔进入国家运动学院,成为一名专业摔跤手,在接受了“更好的训练”之后吉塔渐渐在全新的世界里“沉沦”。在男同学青睐的目光中、美食与美貌的诱惑中、光怪陆离的娱乐活动中,吉塔仿佛找到了更好的自己。当“更好的”吉塔再次向父亲反抗,不再是童年时稚嫩的小手段,而是选择摔跤,这一次,吉塔战胜了自己的父亲。志得意满的吉塔很快在第一场国际大赛中落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比塔在国家级比赛中赢得冠军。创作者用快速剪辑的方式加深了两人“二元对立”的局面,精巧的叙事建构,富有变革的艺术手法是创作者在尊重观众、深入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真实细节所做的重新编织与成功呈现。“在电影中,正如在别处一样,象征的构成只有通过想象的作用并且在想象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投射与内投射、在场与不在场、还有知觉的幻想。即使象征形成了,自我在其深层依旧必须依赖想象神话般的形象。”吉塔的失败,从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观众对于成功者跌宕起伏人生的预设,观众的观影过程实则也是一系列想象与心理机制紧密配合的过程。吉塔在国际赛场上陷入了“首轮出局”的魔咒,她一次次被对手摔在红黄蓝色的摔跤垫上,对手也在践踏着她的尊严,迷惘的吉塔选择回归。吉塔拨通父亲的电话,即使无言只剩抽噎,千里之外的父亲还是读懂了她内心的声音,那一句迟到的“对不起,爸爸!”包含了太多的愧疚与歉意。
斯图亚特·霍尔在“编码与解码”之中批判了传统大众传播“发送者—信息—接受者”这一简单的线性传播模式。传记电影的编码“受制于”真实事迹,创作者基于真实的人物,以特殊的方式将其生平经历,在一种话语的语义链范围内通过符码的运作而组织起来,最终跃然银幕,呈现在观众面前。传记电影的创作不能没有解码,深入人物,聆听人物内心的声音,打破符码化的遮蔽,让人物的“本真”释放出来。马哈维亚通过三场比赛教会了吉塔防御、进攻、战斗,这是一个不断演进以至升华的过程。任何一部电影,如何叙述故事,表现人物,关乎美学表现风格,此片突出真实感,同样也关乎人物塑造和情节叙事背后的内在逻辑。马哈维亚告诉吉塔:“明天如果你赢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胜利,胜利还属于这个国家千千万万和你一样的女孩,那些从出生就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出嫁、生儿育女、承担繁重家务的女孩们。明天你不仅是跟澳洲选手比赛,更是在跟所有看不起女性的人比赛!”电影通过个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企图唤醒整个民族,所以“生命写作不可能与民族写作分开” 。父亲教给了吉塔战术、技巧,磨砺她危难关头战胜一切的力量,父亲不在场,吉塔一人全力克服的困境中,真正表现出敢于面对一切的勇气。吉塔的成功是一个女摔跤手的成功历程作为电影全片的显性结构已经完结,电影的深层结构中隐含着女性意识的不断确立,吉塔用一己之力,赢得了印度女孩们的胜利,她并非自己独享胜利,全印度几百万的女孩在跟她同享胜利。电影中吉塔的母亲问马哈维亚:“女儿们这样训练,以后没有男人愿意娶她们怎么办?”父亲笑答:“我将培养出两个伟大的女儿,以后是我女儿挑选他们,而不是他们挑选我女儿。”现实中,吉塔在体育场找到了自己的真爱,2016年,她和比自己小五岁的摔跤手走入婚姻的殿堂。阿米尔·汗受邀参加他们的婚礼,在婚礼现场他动情地说:《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是送给吉塔的新婚礼物。吉塔的事迹鼓舞了越来越多的印度女性参与到体育运动以及各项事业当中,吉塔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但她的人生充满能量。
传记电影的创作具有有限度的揭示性,显示出一个由来已久的困境。《摔跤吧!爸爸》同样止步于有限度的揭示,但却有所突破,在变化中坚守初心,将个人故事与国家精神相结合,显示出时代与主流价值观的要求。《摔跤吧!爸爸》在某种意义上,既是一部彰显印度国家精神的电影,更是一部关注印度社会问题的电影,直击印度社会的脓疮。观众被电影传递的女性意识与父爱无疆所感动,吉塔的胜利也引发了对印度女性生存现状的反思,处处影射出对性别不平等的愤懑与反抗。
印度人口众多,物资极度匮乏,尽管如此,印度上下仍大力提倡生男孩,认为女孩不过如同甘蔗渣一样,是副产品。在印度,女性的生存环境颇为恶劣,由于对男孩的过度偏好,许多女婴尚未出生就被扼杀。针对女性的性侵问题也异常严重,谋杀虐待盛行,女性无法同男性一样享受教育权、就业权。女性只能在父母包办的婚姻下相夫教子,妻子甚至被视为丈夫的私有财产。此外,印度的童婚比例也非常高,很多女孩在14岁之前就被迫支付高额的嫁妆下嫁,每年约有9000名女性因嫁妆达不到要求而丧命,更多人致残,身体上被迫留下永久性伤害。不仅仅在那些观念封闭、知识水平低下的农村如此,那些残害女婴的人,也包括都市中的会计师、政府官员、医生、专家教授、外企职工,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是所谓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施暴者。
传记电影的人物形象建构本身包含着“解构”与“重构”,从一时一事的细腻呈现到整个人生轨迹的书写,观众渴望进入人物生活与灵魂的深处,探寻深层的生命认同。“从‘传记’到‘生命写作’的术语调整背后是一种从作为名词的‘故事’(narrative)到作为动词的‘叙事’(narrate)的根本性的概念转变。” 阿米尔·汗介绍之所以选择马哈维亚的故事,因为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对性别歧视的突破。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阿米尔·汗试图完整还原他的生活与强大的精神,摒弃浮躁和华丽的镜头,抛开复杂而先进的化妆技术,用生命“写作”。阿米尔·汗为了诠释19岁、29岁和55岁的马哈维亚,短时间增肥28公斤,又在5个月的时间里锐减25公斤,阿米尔·汗以自身努力,力图展现最真实的马哈维亚于银幕之上。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电影“大制作”,在于拍摄技巧、后期剪辑、动作特效等,而阿米尔·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全身心地参与到角色中去”,才最终成就了电影的高品质。伯格森的时间观点认为:日常生活的时间是线性而散漫的。在男权掌握话语权的社会中,失去玩耍的童年、村民同学的歧视、14岁少女的婚礼、心思诡谲的教练,使女性反抗步履维艰。这些原本的“假象”在时刻紧扣观众心弦的同时,加强了整部电影叙事的贯穿性与跳跃性。电影有一种神秘的魔力,传记电影的核心要义在于与众不同。电影中的“坏教练”的现实原型实则是一位绅士,他从未干涉过父女的交流,更不会把父亲锁在杂物间里。“套路”式的叙事与影像成为勾连观众与人物之间情感认同的一条潜在线索。立体化心理要求人物行为的潜在动机与行为浑然一体,以提升影片的审美效果和艺术水准。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影片。观此影片之初,会有父亲因自身梦想束缚女儿的错觉,但通观整部影片,电影着意挖掘印度生活与真实情感中的温暖之处,观者不免情动其中。作为传记电影,影片同样需要在兼具纪实性的同时展现心理性的特质。电影中吉塔与对手的一次次真刀真枪的“肉搏”无疑成为一种视觉吸引力,将体育竞争、性别平等、家国情怀三大主题有机地杂糅在一起。一位普通的父亲,为自己的女儿而抗争,以自己的努力诉说女性独立、平等的宣言,为女性的崛起之路引航。也许有一天,父亲不再是那个身强力壮的父亲,不再目光炯炯,精神矍烁,但父亲永在。生活将他变成老头子,却让女儿不断强大,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年迈的父亲,锐意进取,永不止步!
责任编辑/胡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