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铁路行业实行政企分离体制改革后,铁路运输企业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发展规模和业务范围都发生了很大变革。依据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于符合分、子公司数目多、分布范围广等特点的企业,应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集中处理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基础服务的效率,鼓励通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扭转财务管理模式分散化的局面。文章以铁路运输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铁路运输企业财务转型的必要性,阐述财务转型与财务共享服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铁路运输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可行性,探讨了构建铁路运输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思路与途径,旨在能够为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转型战略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 财务转型 财务共享服务
一、铁路运输企业财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一)适应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进行财务转型
在铁路体制改革中,取消了铁路分局,各站段经过调整归并后实行直管站段体制,形成了铁路总局、铁路局、基层站段的三级管理模式。在各基层站段的散点化分布和管理跨度较大的状态下,铁路运输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分散式的财务模式,将对企业的成本、经营效率、标准化以及服务的提供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企业的风险。传统财务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铁路运输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在转型中寻求突破。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铁路运输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反应灵敏、控制有力的财务管理体制,采用新的工作方法来解决财务业务标准化问题,即实现会计核算口径的统一化和业务处理的流程化,从而使总公司能够真实地了解集团内部成员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通过比较分析各站段、直属单位的财务和业务数据,识别潜在的风险,实时监控和预警各项风险信号,并对下属路局采取及时的控制,以便于指挥下属公司的生产经营,优化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并防范风险,促进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实现财务管理精益化需要进行财务转型
在铁路局直管站段的新体制下,为实现铁路运输企业的稳步发展,其需要建立系统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合理配置财务资源,从而在管理体制变迁的推进下促成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环节中的运营效率,使管理工作能适应企业的新变化。
对财务资源在集团范围内进行统筹安排是铁路运输企业在网络型组织结构下的必然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应从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出发,改进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实现规模效益的突破,进而增强铁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需要进行财务转型
铁路运输企业虽然以计算机自动记账取代了手工记账,提高了账务处理的速度,但在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计划、预算和决策工具方面,尚未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决策支持作用。由于在各分散的铁路局、基层站段分别配置一套完整的人员机构,每个机构按各自的意愿和各自的工作标准行事,彼此之间缺乏協调、沟通,各个财务组织之间难以实现负载平衡,往往造成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为了提升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降低成本,需要不断整合低附加值的会计核算业务,将以往分散在各业务单元的类似业务支持部门集中到一个新的业务单元,使得资源投入到有价值的核心业务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四)完善财务职能需要进行财务转型
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变迁和业务的扩张,伴随着下属站段的整合以及新业务单元的建立。如果继续实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则必须在下属的业务单元设置职能相同的财务部门,除了负责日常的财务基础工作外,还要考虑本业务单元的战略性事务,这样一来,财务部门将陷入重复、冗杂的基础业务中;同时在这种重核算、轻管理的财务模式下,财务人员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监督现场数据,只能停留在机械的记账层面。可见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大忽视了财务数据的来源和质量,将财务工作的作用定位在低附加值的层级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将阻碍财务工作对业务的支持作用和对战略的推进作用的发挥,难以有效服务于决策者。
而实现以共享服务为基础的转型后,铁路运输企业不再需要为下属的众多业务单元重复成立财务部门,而是可以直接在既有的共享服务模式下提供相关业务支持,使得企业更能专注于整合核心业务。并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应用于共享服务中,在实时监控中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成本管控水平以及财务报表管理的效率,实现财务工作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方面的职能的发挥。
(五)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进行财务转型
铁路运输企业具有点多、线长、覆盖范围广、管理幅度宽、跨度大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同时也是企业业务分布广,下属运输站段、子公司多的原因,这样一来,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很难得到有效保障。首先,各下属运输站段的会计质量有待改善,特别是实施货运改革后,部分业务单元的财务人员从辅助产业转移回来,员工素质和业务水平不均衡,对运输主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相对陌生,缺乏基本的操作经验。其次,从各站段到集团总部的纵向链条的信息,以及各站段之间的信息缺乏沟通和整合。总部难以直接利用来自站段财务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处理的信息,实际上相当于形成了一个个财务核算基础信息的孤岛,使得财务管理信息的转化加工被割裂开来。最后,集团管理的站段、直属单位数目多、分布区域的范围广,加之总部财务人员少,管理面大,工作任务繁重,导致总部财务一般难以充分了解下属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同时,下属单位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存在预算松弛的现象,往往在支出增加时多报、支出减少时不报,这一问题导致企业整体的利益受损。
因此,铁路运输企业要改善当前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必须进行财务转型,确保在财务管理的各环节中,能够实现信息的正确收集、传递、汇总、加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改善会计信息处理与集成能力,满足不同层级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真正发挥承担集团财务战略的作用。
二、财务转型与共享服务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是对传统会计和报告业务的创新模式,它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实体的会计业务集中至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克服了属地化会计管理模式的弊端。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和推行,是实现财务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甚至可以说财务转型始于共享服务。
(一)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转型的一种模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着管理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等发展问题,相应地,财务工作也需要随着企业的变革经历转型的道路,并推进企业变革。但是不同类型的企业为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选择的财务转型的模式或方向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财务转型模式包括战略财务模式、共享财务模式和业务财务模式。(1)战略财务主要以预算、财务分析等管理职能为核心,将财务分析的结果应用于企业战略的决策中,为高层管理者分析不同战略对企业的长期财务影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支持公司战略决策。(2)共享财务是采用专业化运作模式,将公司(或集团)范围内基本财务业务整合后集中完成,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实现财务工作的简易化、标准化、流程化和信息化,从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3)业务财务的主要方向是面向公司前端,即从财务延伸至业务,帮助业务部门提高效率、识别问题,最终实现经营目标。比如作业成本法是业务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重要实践和应用。以上三种模式分别实现了财务职能在决策层面、控制层面及执行层面的转型。
(二)财务共享服务为财务转型提供数据基础
财务共享服务在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下,集中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可以统一业务处理流程、统一数据口径,确保所有的基础数据从源头上遵循统一的逻辑规则,在数据处理工程中大大减少数据转换和数据假设,为组织提供高完整性和低成本的数据信息,为财务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更专业和更具可比性的数据支持。
(三)财务共享服务为财务转型提供管理基础
财务共享模式下,能够为企业集团提供跨区域、跨组织的专业财务服务。降低了职能人员设置的重复性,避免企业走向单纯地以增加人员来支持业务的扩大和财务职能提升的低效路径,使得财务人员从分散、重复、单一的业务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决策支持、风险管控、提供专业支持等更重要的职能领域,为财务转型创建起管理基础。
(四)财务共享服务为财务转型提供组织基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提供财务基础服务为核心,实现了财务核算类岗位和财务管理类岗位的分离,划清了二者的职责界限,使财务转型的变革落实到组织职能的划分和员工职责的设置上。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财务组织通常承担战略管理和日常管理两个层次的职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数据传递模式逐渐弱化甚至替代了原先发挥信息传递作用的中层管理组织。这种扁平化的财务组织,提高了整体的应变能力和财务服务的质量。与此同时,财务组织职能的转型激励财务工作者知识技能的提升与认知的转变,而财務工作者素质的提升反作用于财务职能的发挥,为财务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铁路运输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一)集团规模的可行性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是产生财务共享服务需求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首要条件。铁路运输企业集团近年来规模和业务范围都在不断地扩大,客观上具备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组织规模条件。
(二)信息系统技术的可行性
财务共享服务的标准化、流程化作业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撑来传递相关的财务信息。建立适合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业务流、价值流和实物流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自动归集相关的数据,并生成管理用的报表信息。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前,可以结合实际选择适合自身的财务系统,搭建自己的信息系统平台。而当前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和应用,为铁路运输企业推行共享服务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标准化业务流程的可行性
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与财务共享服务相辅相成,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推行的重要因素,因为集中化的前提是系统化,而系统化又以实现标准化为条件。铁路运输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环节就是要进行流程再造,而流程再造后需要达到标准化的要求。这样有助于企业集团运用企业资源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前,可以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梳理各所属单位的业务流程并予以IT系统固化,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避免造成财务数据失真,确保财务共享服务高质量运行。
(四)经济的可行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投资回收期比较长,铁路运输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时要结合集团的实际,考虑成本效益的可行性。而在我国常见的几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大宗物资、长途运输的主要途径,铁路运输在时间、价格、服务、成本等方面较其他方式更具备综合优势,这些竞争优势能够为铁路运输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其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势必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五)风险控制的可行性
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中,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变革管理风险、组织架构风险、战略风险、经营风险、技术风险和人员流动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铁路运输企业要事先做好应对措施,加强战略管理,准确核对执行的流程,搭建信息化平台,重视团队合作、加强各层次财会人员的培养,就能够很好地进行风险控制。
(六)组织的可行性
财务共享服务得以顺利推行离不开组织保障,建设一支高效协作的项目团队是一项重要课题。毕竟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是个系统项目,不仅涉及财务领域,更与人力、营运、物资等部门相关联,这就需要各业务部门相互协作,同时建立由各部门人员参与的工作团队,明确职责及项目进度。在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启动阶段,可以建立项目组,从基层站段到总公司,均成立由各单位或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参与的团队,并规定团队的沟通协调机制、职责分工、任务进度等,分工协作,高效运作。
四、铁路运输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思路与路径
(一)获得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与支持
项目的实施首先需要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得到高层管理者的认可与支持。高层管理者首先要意识到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对企业的发展的价值所在,在企业内部积极倡导推行,化解变革管理可能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还要识别项目建设的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阻碍。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一经成为未来的转型方向,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协调各部门认真贯彻改革决策,坚定不移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高层领导要有足够的信心、前瞻性的眼光和敢于变革的胆识。此外,在前期的准备阶段,高层领导就应当全面客观地权衡财务共享服务给企业带来的利与弊,支持项目的筹备工作,认真做好战略布局和监督工作。
(二)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推行对企业而言是一项重大变革,管理层应积极宣传,做好员工的思想动员工作,让全体员工意识到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在建设前能够得到各部门和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减少改革进程中的阻力。相关财务人员要摈弃传统落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快速适应标准化、信息化的工作流程。为了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远程沟通交流的能力,企业财务部门和人力部门应当协作组织员工的培训活动,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线下培训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代替线上培训,为员工增设更多便利的学习通道,从而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此外企业可通过外部招聘或业务外包的形式,减轻共享中心工作强度大所带来的管理压力。
(三)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进行
为了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企业集团内部稳步推进,可以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进行。
此前,应先考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选址问题。企业可以根据集团企业的分布情况初步筛选出候选城市,通常从成本收益、商业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以及政策制度等维度进行评估。比如新员工的重新安置或培训费用、房租及办公成本、经济发展状况、通信设施建设、财务人员的素质、税收法律政策以及政府拨款及援助等。
然后,在企业集团内部选定财务基础较好或业务简单、有代表性的单位开始试点,将底层子公司会计核算职能剥离出来。首先是建立财务模块,其次是预算体系,最后是人力资源与绩效考核。通过试点的实行,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优化建设方案,然后再分批次、分公司、分业务领域全面铺开,在此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正常的财务运行和整体风险可控。
(四)强化信息系统的支撑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构建网络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顺利运行的技术支撑。企业使用ERP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使得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克服了不同区域、不同组织之间的障碍,能够持续、及时地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所需要的内容。
基于以上前提条件,企业必须为财务共享服务搭建信息化平台,将分子公司的财务、业务等数据导入系统,以便得到事先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同时在平台上建立财务模板,实现业务数据向财务数据的自动转化。该信息平台应当保证运用系统标准执行后能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降低各业务单元潜在的暗箱操作的风险;通过平台的设置,能够实现例外情况的预警;可以搭建各数据之间的共享接口和平台,提高数据的集成与加工效率,从而满足不同人员的信息需求。当然,建设信息化平台的软、硬件设备应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日常的管理与维护,确保信息安全。
(五)改造财务组织系统
为顺利推行财务共享服务,企业必须进行组织方面的变革,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等方面。在进行组织架构的设计时首先要做到的是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总部财务、下属单位财务之间职责界限的划分,合理分配各方的业务范围。在组织设计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遵循职责分工专业化、管理扁平化、管理人才专业化的原则,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责按照流程职能分组,形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组织架构。
为支持核心业务,下属基层站段的财务人员对共享中心传递原始数据;站段管辖的区间站、车间的原始资料也不再通过站段汇总,而直接由报账员传递至共享中心,将基层站段层级的日常会计核算业务向集团总部层面集中。在这种模式下,大大减少了中间的传递环节,有利于避免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的现象,也有利于减少信息泄漏的风险。
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下,经过财务组织架构的设计改造及财务职能的合理划分,有利于实现会计信息收集、核算及处理的标准规范。此外,通过财务基础核算职能与核心职能的适度分离,对信息质量、风险控制、资源配置、管理水平等进行改造,利用财务共享服务真正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支持企业集团低成本竞争战略。
五、结论
财务转型是铁路运输企业财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共享服务是财务转型的基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高效地克服企业财务职能建设过程中的重复投入和低效率运作的弊端,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财务人员的精力和专业水平能够在企业核心业务中发挥作用,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具有创新性、高效性的财务管理模式,但它在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企业面临诸多挑战。铁路运输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征程中,除了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还要加强自身的改革创新,向适合本企业经营特点的方向转型,从而在运输市场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J
參考文献:
[1]檀红春.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4):64-65.
[2]王启东.铁路运输企业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诊断及改进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188-189
[3]陈虎.基于共享服务的财务转型[J].财务与会计,2016,(21):23-26.
[5]王运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流程探究[J].财会月刊,2017,(1):34-37.
[6]程平,万家盛.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J].商业会计,2015,(15):20-22.
作者简介:
高国雄,男,广东邮电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财务部、珠海粤合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A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