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启盛
摘 要
失范行为作为一种对社会规范、规则的破坏和不遵从,可以被视为道德教育的失效。对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是学生失范行为的重要诱因之一。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诊治,可以阻止失范行为的发生,从而达成德育目的,释放德育的功能。
关 键 词
德育功能;失范行为;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3
一、德育功能及其释放
所谓德育功能,简而言之即德育的作用。德育作为指向品德培养的教育,其功能自然表现为对人品德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德育功能与德育本质不同,德育本质表达的是德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回答的是“德育是什么”的问题,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性回答。而德育功能则是贴近德育实践的效果追问,回答的是“德育能够干什么”的问题,具有实践性。同样,德育功能也与德育价值不同,价值作为对“好”的期待,是对理想德育的期待,回答的是“理想的德育能够干什么”,是期望性回答。而德育功能则是对效果的回溯,是现实性回答。
基于德育内容,我们可以对德育功能作出不同的解读:第一,是单一功能观,认为德育仅仅具有政治功能或者仅仅具有发展功能,例如在新中国早期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将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宣传的德育实践;第二,是泛化功能观,即从经济、文化、个体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讨论德育的内涵,结果导致德育功能的泛化。对此,檀传宝教授指出:对于德育功能的理想认识要“适度、分层,认识到功能实现的中间环节,形成扎实的德育实践”[1]。笔者认为所谓的“扎实”,就是要推动德育功能在实践中的释放,这就要求对于德育功能不能满足于静态的横向分析,而要结合教育实践说明德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过程。
尝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去分析德育功能问题,是因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普遍曝光的多起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等恶性事件,已经引起全社會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这些恶性事件和普遍发生的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等“微小的”校园违纪,都可以在教育社会学层面将其定义为失范行为——对社会规范的破坏和不遵从——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德育指向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综合培养,最终表现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之上。失范行为作为一种非道德行为,充分表明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德育的功能没能得到有效释放。
要使德育功能得到充分释放,就要对德育进行改造,尤其要针对失范行为进行思考和规划。这种思考应该分成三步:第一步,从对失范行为本身的分析出发,考量德育所能发挥的效能;第二步,建立在这种考量之上,分析改进德育的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是对于具体操作的考察,谨慎确定范围,指明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释放德育功能的推论
(一)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根据学生行为的严重程度,我们可以把失范行为分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前者主要指学生破坏学校规章制度(如不遵守作息时间规定等)、教育习俗(如不尊重老师);后者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法规或者其他国家法律的行为,从常见的小偷小摸、违反交通规则到聚众斗殴等暴力行为,甚至赌博、勒索等侵财行为都包含在内。
德育不是万能的,它有着自己的能力范畴,在这个范畴之内选择德育对象、确定德育目标、制订德育方案才能有效释放德育功能。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失范行为虽然都是德育的潜在对象,但对这些失范行为的纠正和制止能达到什么效果,却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区别处理。这种分析往往不是由失范行为的强烈程度所决定,而是由失范行为的来源决定的。
从行为角度出发解释失范行为,可以有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在社会学角度层面,一些理论学者认为失范行为来自差异交往、城市化剧变、文化商品化和娱乐化等。而从心理学角度层面分析,一些理论学者认为失范行为源于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薄弱和家庭教育失当所导致的学生心理缺陷或者侵犯心理。前者表现为心理人格不健全,缺乏安全感、自尊和正常交际能力;后者表现为因为挫折引发的社会性侵犯,是一种报复心理的激烈化和泛化。
从心理结构上分析,一般认为人的社会道德由三个心理成分组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行为是综合的、最终的、最直接的表现。现代德育理论认为,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综合教育,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社会道德行为的不规范。同时也认识到学生在这三个层面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不平衡的,典型表现就是学生在道德上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一个学生可能在学校的德育知识考试中拿到很高的分数,却在校外抽烟喝酒;一个学生可能在学校是道德模范、道德标兵,回到家中却打爹骂娘。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对其心理结构诸成分的补全和平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道德行为的正常化,达到纠正失范行为的效果,实现德育功能的释放。
(二)德育的局限性和针对性分析
如上文所述,德育对于失范行为矫正的有效性并不由其强烈程度决定,而取决于失范行为的归因影响。例如,在失范行为中较为常见、程度较轻的旷课、逃学行为,社会学学者解释为,来自于社会低经济地位或有物质浪费历史、有犯罪背景历史、单亲或者缺乏教育背景家庭的儿童容易产生逃学甚至是长期辍学的行为[2]。而在失范行为中较为严重、接近于犯罪行为的暴力袭击事件,可能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个性最为突出、心理最为脆弱、情绪最不稳定的阶段。前者的强烈程度以及恶劣程度明显低于后者,但是前者却因社会性背景所导致而难以矫正,后者反而更有利于释放德育的功能。
既然不能够从社会背景角度去根除、矫正失范行为,那么结合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失范行为面前,德育所能发挥的功能是有限度的,并非所有失范行为都可以通过道德教育予以矫正;其次,最容易通过道德教育予以矫正的是归因于心理因素的失范行为;最后,既然最容易通过德育矫正的失范行为多归因为心理因素,那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诊断、治疗和呵护有利于预防和矫正失范行为。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要更好地释放德育功能,就要建立起成熟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界说
1946年,纽约国际卫生会议通过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认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由此,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发展为一门新兴的教育门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开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并逐步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至今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工作依旧处于一种不理想状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相对较少,缺乏专业人员,一些学校还往往把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对待,未能从心理学角度去正确把握教育对象”[3]。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表现来看具有多样性。这使得当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当或者失效的时候,一些教育行为难以获得有效的助力。在智育方面可能表现为学习动机、态度,在体育方面可能表现为意志力薄弱,在德育方面则有可能因为片面地把行为偏差归结为品质问题而难以找到背后隐藏的心理障碍,从而导致难以矫正的情况。
在对失范行为的分析中我们发现,针对失范行为的矫正,德育的主要阵地在针对因心理因素导致的行为问题之上。而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觀察之中,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多样性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可能性,找到了三者契合的教育模式,即: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矫正学生失范行为,从而使得德育功能得以有效释放。
三、在释放德育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心理健康的德育,不在于传授道德或者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施教者的心理学手段矫正学生的行为模式。英国教育家麦克费尔开展的体谅模式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开展德育的模式。这种模式的重点在于营造相互关心和体谅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消除猜疑、嫉妒和互相攻讦等课堂生活失范行为的目的,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种教育的开展往往以改变课堂环境、营造一种支持和关怀的氛围,改善学生情感认知为手段,因此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课程是需要避开道德说教和心理学知识的。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由于不涉及道德知识的说教,因此其表现都是道德情感以及更加外显层面,因而能帮助学生更加认同道德认知。但是,贯彻什么样的道德认知却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能说了算的,还需要道德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完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德育的一种补充,是德育功能释放的一种辅助工具。
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领域里的有限性是有效矫正失范行为的基石,如果盲目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就会造成德育的心理健康化,从而出现去道德的倾向。如果德育中缺少了道德(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的支撑,那么德育不仅不能促进人品德的发展,反而会导致道德品质的混乱,从而在根本上瓦解德育功能。
从心理健康教育赖以运行的社会领域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专属。这是由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性——根植于家庭,展现于学校,恶化于社会所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校心理教育的效能是有限的,在设计、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方法、手段、内容,在对其效果作出预测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其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德育的功能[J].中国德育.2008(9):12-18.
[2]G Natriello,Dropouts,School leavers,and Truancy.教育大百科全书[Z].朱克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66-169.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第三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56.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京兆小学
广东广州 511483)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