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地,李 粒,胡 谍
(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创新的经济属性及其认知框架
王元地,李 粒,胡 谍
(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而亟需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兴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加快创新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我国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丧失,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在此背景下,创新发展成为我国的核心战略。当前的创新实践盲目跟风者众,创新实践忽视了自身的经济属性,把创新简单等同于科技创新;学界对创新的研究过分重视创新成果,忽视创新前因,对创新主体的认知停留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忽略了企业等其他市场参与者。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在于外部环境与内部适应的动态平衡,创新在本质上是一个组合或再组合的过程,而且是包含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
创新;经济属性;动态平衡过程;重新组合;系统性框架
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与新兴性产业革命的历史性交汇为我国走创新驱动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已遭遇了长达8年的下行,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创新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也面临转型之困,负担下行压力。同时,人口老龄化使人口红利消失,由来已久的“Made in China”等同低端仿造的刻板印象,中国一直位处世界经济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的底端。这些无一不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此外,从全球发展情况来看,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正蓄势待发,全球都将面临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挑战。新兴性产业革命将重塑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重新调整全球利益分配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为后发国家实现赶超打开“机会窗口”。纵观全球,将创新资源向高端产业集聚正在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由此,面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发展亟须寻找新型动能,因此创新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寻求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自创新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创新的重视程度。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致辞,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达到“万众创新”的局面。2016年两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一次作为两会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重点提及,开启了打造2016年最强“双引擎”的大幕。可见,我国在面临现阶段的经济形势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创新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
目前,关于创新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都层出不穷。在实践方面,我国已然将创新战略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同时,产学研合作项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相关政策有序实施,你追我赶、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也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年来,我国研发投入明显加大,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产出成果丰硕,企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年均增长11.4%。2015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逾1.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40.3%,年均增长11.9%,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7.4%,比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此处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科技创新加力提速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状况[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603/t20160309_1328568.html。在学术研究领域,自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以来,创新理论才逐渐发展[1]。但创新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上,如创新(技术)扩散、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技术进步、技术学习、韩国和日本等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技术搜寻、创新国际化等[2-4]。国内也涌现出很多关于创新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技术创新研究上,如《技术创新十年》中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系列研究[5]、徐振亮对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进行的较深入研究[6]等。
然而,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对创新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偏差。首先,在创新实践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创新实践存在跟风现象,只注重创新的结果,忽视创新的前因,缺乏创新的动力;第二,忽视创新的本质,没有看到创新的经济属性,把创新与科技发明等同,只注重科技发明而轻忽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第三,对创新主体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只看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忽略了企业或其他市场参与者。在创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对创新的理解同样存在着偏差:第一,只注重创新的结果,忽视了对创新的前因的研究,即为什么要创新;第二,大量的研究仍然集中在技术创新研究,对创新的认识仍具有片面性,缺乏一个整合框架。无论是在社会实践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只有深入了解创新的前因后果及其本质,才能把握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才能让创新实践和研究不在大风大浪中迷失方向。
因此,本文从创新概念出发尝试整合现有不同学派或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构建一个对创新的系统性认知框架。首先,通过对现有创新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梳理,指出已有成果对创新认识的片面性;其次,提出本文对创新的理解,即创新的本质是经济问题;然后,基于创新的本质,指出创新的内外部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系统性的认知框架。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希望能为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一方面,构建一个正确的认知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创新,从而推动创新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对创新经济属性的认识可以有效指导创新的商业化,从而实现经济的提质增效,成功逆转经济下行。
目前,无论在我国创新实践中还是学术研究领域,对创新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虽然创新的内涵在不断完善,但是很少有研究能清楚地阐述创新的本质,也很少有研究从系统性的框架来具体阐述创新的内涵。对于什么是创新,仍然缺乏一个统一的系统性认识框架。毫无疑问,只有认识到现有创新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片面性,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创新,为未来的创新实践和学术研究提出有用的建议。
在创新实践中,由于对创新的认识不够全面,往往会使实践偏离正确的方向,多走弯路。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创新实践中的问题。首先,在实践中,只注重创新的结果,忽略前因,缺乏创新的迫切性和动力。这往往导致很多地方只为达成政策目标,创造一些没有价值的或不能用于实践的创新成果。这样既浪费资源,也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在实践中,忽视创新的本质,没有看到创新的经济属性,把创新与科技发明等同,只注重科技发明而忽视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因而,经常会产生一些应用性不强的创新成果,严重浪费资源。同时,这也导致我国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经济科技“两张皮”的现象。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为60%至70%*此处参考新浪财经.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1-25/doc-ifxnuvxc1956898.shtml。最后,在实践中,对创新主体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只看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忽略了企业或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因而,往往造成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前沿,企业当前无法应用等问题。据国家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统计,我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普遍低于5%,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而另一份来自中国科学院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尽管两个部门调查统计口径有所不同,但不管是5%还是10%,抑或是25%,都表明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此处参考中国高新区杂志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EB/OL].http://www.chtm.org.cn:8080/view.do?id=3363。当然,在实践中还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顺畅、忽略创新中人的主体地位等问题。
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实践对创新认识的片面性,也体现在创新的学术研究中。首先,大多数研究注重创新的结果,忽略前因,即很少研究为什么要创新。只有在国外少量的文献中出现了一些关于创新内在驱动力的简单论述。Simon和Thompson都认为,所有的适应,如进化或革命,都需要创新。因此,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更要注重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便及时创新以适应变化[7-8]。Gupta等人也提出,在开放的系统下,正是由于我们需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选择呼应创新[9]。而国内学者对于为什么要创新,尚未给出深入的分析。其次,大量的研究仍然集中在技术创新,不能全面地认识创新,缺乏一个整合框架。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超前,而其他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滞后,这可能会导致实践中对技术发明活动过于重视,而忽略其他方面,同样会使我们在创新实践中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上文谈到,现有创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创新的研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忽略了创新的本质。在整合现有不同学派或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创新和发明创造的本质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创新是一个经济问题,创新的关键在于价值创造[10],而科技发明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创新的关注点、主体、结果、评价标准和整个过程来具体阐述其经济属性的本质。
从创新的关注点来看,创新的本质是一种商业活动,创新的关注点在于经济利益。而主流的观点认为,创新就是进行科技发明,是一个技术问题。这种观念无疑是比较狭隘的,因为创新和科技发明的关注点存在很大的差异。创新关注的是投入产出之差,目的是获取收益和利润,因此开展活动的整个过程就会围绕投入产出来进行。而科技发明的关注点则是最终的成果,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会更加注重成果的内部合理性等,对于成果所处外部环境的考虑较少。不论经济价值的大小如何,只要最终的成果合理且新颖,那么整个活动过程中投入多少成本都不重要。这种不计成本的行为与追求商业利益的创新行为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把单纯的科技发明活动和创新区分开来。
从创新的主体来看,创新的实施主体必须有企业或者其他市场参与者[11-12]。因为创新的最终结果是面向市场的,是要参与市场活动的。目前很多人把创新活动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归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正如前文所说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不是盈利性质的,自身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所研发出来的科技发明进行批量生产,以投入市场产生利润。即使有一部分科技成果通过自身投入市场,也不一定能盈利。同时,创新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过程必须有企业或市场参与者。这也是近年来产学研合作模式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主体地位,更能巩固企业的主体地位。所以,要实现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换观念,把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不再依靠简单的科学拉动创新的模式,而是以需求拉动创新、利益推动创新的模式来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要使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就必须使它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并给予各方面的政策支持。
从创新的结果来看,创新的结果是要赚取收益和利润,获得经济效益,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创新活动开展的结果,就企业层面而言是带来丰厚的利润,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就国家层面则是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技活动最终的结果是推动社会科技文明的进步,人们发明越来越多新颖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因而科技发明则是一种单纯的研发活动,对于最终是否能面向市场盈利并不关心。没有进入市场进行盈利的科技发明不能称为真正的创新。单纯的不考虑成本和盈利的行为是不能持久的,只有将科技发明与市场相结合,才能保证发明和创新的可持续和发展性,也才能保证创新驱动的经济的可持续性。
从创新的评价标准来看,创新活动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创新是否创造经济利润,是否创造价值,是否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0-13]。而科技活动的评价标准则为是否研发出了成果,成果研发的原理是否能够说得通,至于最后能不能进行商业化应用并不是科技活动所关心的问题。创新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市场需求进而盈利,若创新活动最终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经济利润,就可以理解为这项创新活动是失败的。唯有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行为才能持久进行下去,才能保证不断的发明和创新,才能称之为成功。然而,科技活动的评价标准就完全不同,一般认为只要科技发明活动最后研究出了一个成果,就可以定义为科技发明活动是成功的。
从创新的整个过程来看,创新整个过程包括科技发明过程和商业化、市场化过程。这是创新与单纯的科技发明最大的区别。科技发明只是一种单纯的研发过程,而创新既包括前端的发明创造过程,更包含后端的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技发明只是创新整个过程的一部分。科技发明不一定导致创新,只有实现了商业化应用的科技发明活动才能称为真正的创新。
综上所述,从创新的关注点、主体、结果、评价标准和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创新的本质是一个经济问题,而非技术问题。创新是发明创造过程和商业化、市场化过程的综合。总的来说,创新是一项以需求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关注点,以企业或市场参与者为创新主体,最终以经济效益为评价标准,面向市场的一种经济活动。因此,创新的本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关键在于价值创造。
现有的创新研究往往只重视创新的结果,忽略创新的前因,即为什么要创新。但要全面系统地理解创新的内涵,必须明白创新是内外部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促进企业能动创新的主要动因,外因是促进企业能动创新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4]。从内因来说,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而创新有利于获得高额的利润和持久的发展,这也是企业愿意主动创新的源动力。同时,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如创新精神、创新偏好等都是诱发企业主动创新的重要内部原因。一个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是促进企业主动创新的关键。从外因来说,外因是促进企业能动创新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我们现有的状态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或环境变化的冲击,当周围环境的变化慢慢积累,超出了现有状态的承载能力,原有的状态已经不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我们就需要靠创新来适应新环境,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7-9]。而创新就是不断出现在这种环境变化和适应变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中。例如,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很好地解释了创新的外部动因。就绝大多数群体来说,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冲击,唯有创新才能适应,否则必然被淘汰。外部环境的变化造成内部原有平衡的失效或不适应,需要通过创新来解决,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言,“对变化,只有创新。谁继续以往的做事方式,注定会带来灾难乃至灭亡”[15]。综上所述,创新是内外部动因有机结合的结果,内部动因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因,外部动因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条件,外部动因通过内部动因起作用。为了追求企业整体利益和持续发展,企业受到外部环境的约束或冲击,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主动创新或被动创新,具体机理如图1。
图1 创新的内外动因作用机理
在明白创新的内外部动因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从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来理解创新的内涵。上文提到,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学术研究中,对创新内涵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偏差,缺乏一个系统的整合框架,所以我们从创新的概念出发尝试整合现有不同学派或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拟构建一个创新的系统性认知框架。
首先,创新是一个Combine(组合)或Recombine(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创新是把已有的生产要素如知识、技术、原料等等,通过新的组合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事物。在组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回答一些问题,即用什么元素(Elements)来进行组合,获取元素的途径有哪些和以何种方式进行组合(Channels/Ways),由谁来实现这个过程(Actors)。第一,创新的元素就是知识、技术以及各种原料等。每一种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已有的创新元素组合演变而来。如近两年比较火热的3D打印技术,就是2D打印技术和相关的原材料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方式组合而成。第二,创新的途径既包括获取创新元素的渠道和方法,同时也包括如何组合这些创新元素。第三,从不同层次看,创新的主体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个人、团队、企业、区域和国家。一般来说,无论以哪个层面为创新主体,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层面,比如研究个人创新,应该考虑到他所在的团队、企业、区域等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自上而下的,也可能是自下而上的,还可能是交叉的[9]。
其次,创新必然包含商业化和市场化过程。我们所谈的创新是经济学上的创新,创新活动最终都要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如市场表现、财务业绩。一般地,创新以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等成果形式表现。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创新本身就具有商业性和以市场为导向性。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创新。因此,真正的创新必然包括创新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过程[16]。
因此,从整体框架上看,创新是发明创造过程和商业化、市场化过程的综合。没有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创新只能叫发明创造,真正的创新是从新思想、新知识到新技术、新产品,最后实现市场化、商业化的整个过程。而从一个系统的角度看,创新的链条应该是:科学→技术→产品→商业化。而且针对创新链条来说,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组合或再组合的过程:科学知识通过某种方式组合成新技术成果,新技术成果通过某种方式组合形成新产品,而新产品最终实现商业化、市场化。
综上所述,创新就是把科学知识、原料等创新元素通过某种方式组合或再组合起来,并实现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内容构成了我们对创新的认知框架。无论是从创新组合还是从创新的链条来看,涉及的东西非常丰富和全面,所以这也体现了创新的系统性。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创新的系统性框架图(见图2)。在一定程度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体现了创新的内涵。因为,创业和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创新的价值在于创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增长,造福人类社会。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创业[17-18]。因此,从创新内涵的系统性观点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内在的合理性。
图2 创新的系统性框架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逐步放缓,经济发展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同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新兴性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将创新资源向高端产业集聚正在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并把创新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只有全面、系统性地认识创新的本质、内涵,才能有效指引创新实践和研究步入正轨。因此,本文通过对现有创新实践和创新学术研究进行梳理,从创新概念出发整合现有不同学派或者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创新的本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创新是内外部动因有机结合的结果。同时,在强调创新的本质和阐释创新的内外部动因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着为创新建立了一个系统性框架,指出创新就是把科学知识、原料等创新元素通过某种方式组合或再组合起来,并实现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全过程。
基于对创新的全面系统认识,面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创新实践有以下几点建议——“三个必须”。首先,必须明确创新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战略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能只是口号,必须落实到实践中。其次,必须重视创新的经济属性,有效地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最后,必须明确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主体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化。同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总的来说,就是要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以此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从而成功逆转经济下行的困境,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
[1] 熊彼特,孔伟艳,朱攀峰,等. 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出版社, 2008.
[2] Marcelo C K,John C,Thomas J H.Knowledge connectivity:An agenda for innovation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6,47(3):255-262.
[3] Mohammad F A,Shlomo Y T,Liu Y P.Knowledge transfer and cross-border acquisition performance: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stance and employee retention[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6,25(1):1455-1462.
[4] Laurent S.Knowledge,knowledge dynamics and innovation:Explo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6,19(3):337-361.
[5] 陈晓田,杨列勋.技术创新十年[M].科学出版社,1999.
[6] 许振亮.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与学术群体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
[7] Herbert A S.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M].New York:Free Press,1976.
[8] Thompson J D,Zalds M N,Scott W R.Organizations in action:Social science bases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M].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3.
[9] Gupta A K,Tesluk P E,Taylor M S.Innovation at and across multiple levels of analysi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8(6):885-897.
[10] 胡宗良.企业创新的本质是价值创造[J].经济纵横,2007,(1):68-70.
[11] 陈景丽.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J].散装水泥,2002(4):38.
[12] 林石火.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J].当代广西,2013(19):26-27.
[13] 倪义宝.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研究[D].东南大学, 2008.
[14] 刘锋.从内外因角度重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理论模式——利益引致能动创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6):46-49.
[15] 德鲁克,蔡文燕.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6] Joel W,Ammon S,Wim V.Open innovation:The next decade[J].Research Policy,2014,43(5):805-811.
[17] 何亭,刘暅之.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的“供给侧改革”研究——基于“机会窗口”理论修正的视角[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0(3):60-69.
[18] 周艳春.关于创业与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22):255-256.
2016 - 11 -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企业外部技术搜寻的平衡机制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302133)。
王元地(1979-),博士,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研究。 李 粒(1994-),四川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企业创新管理。 胡 谍(1990-),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管理。
F062.3
A
1009-105X(2017)04-0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