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娇,田 钢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王 娇,田 钢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企业国际化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文章归纳了企业国际化方式和经营模式、国际化化动因研究,国际化能力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等研究成果,总结了企业国际化进展的规律的同时,针对目前研究领域的不足,指出未来企业国际化研究方向。
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企业国际化理论逐步发展起来。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加速发展,企业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化经营的内容和形式日益多样化。企业国际化理论也更加受学者重视,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一)企业国际化定义
企业国际化(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的概念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同的研究者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国际商务专家查德·罗宾逊(Richard D.Robinson)教授在其著作《企业国际化导论》(马春光等译,1989)中提出:国际化的过程就是在产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性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企业对市场国际化而不是对某一特定的国家市场所做出的反应,他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地追逐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1]。英国学者斯蒂芬·扬(StephenYoung)等人指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从学者对企业国际化的理解可看出,企业国际化经营经历以下过程:首先,企业经营面向全球市场,且以占领全球市场为目标;其次,为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出口贸易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形式,通过中介销售、自建营销渠道、合资合营等方式开辟海外市场;再次,企业通过自建、合资、收购等方式整合价值链和产业链,提高自身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最后,实现全球化经营战略,组织全球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实现全球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全球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际化方式及经营模式的分类
从广义看,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外向国际化(outward)和内向国际化(inward)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有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契约)安排、建立国外合资/合作企业、设立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2]。内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有进口、购买专利技术、三来一补(加工)、建立国内合资/合作企业、成为外国企业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等[3]。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向国际化往往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而外向国际化是内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见表1)。
中国学者鲁桐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中总结了中国制造型企业的内向型国际化和外向型国际化发展在方式和功能方面的差异(见表2)。
表1 外向和内向国际化的形式
表2 中国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方式和功能
国际化经营模式分为三种,一是贸易类国际经营模式,二是合同类国际经营模式,三是投资类国际经营模式。
1.贸易类国际经营模式。国际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最普遍方式是进出口贸易。出口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直接出口,二是间接出口[4]。国际直接出口常用的方式包括直接向进口商出口以及向进口国派驻机构销售等。国际间接出口较典型的间接分销渠道:制造商——出口中间商——进口中间商——经销商——最终消费者。
2.合同类国际经营模式。合同扩张模式包括补偿贸易、管理合同、交钥匙工程、国际贴牌生产(OEM)、特许经营等。其中,补偿贸易分为互购、抵销、回购三种方式;特许经营分为产品品牌特许经营和经营模式特许经营。
3.投资类国际经营模式。投资扩张模式是最后一种国际业务扩张模式。采取这一类方式扩张的公司常常致力将公司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有三种形式的投资扩张方式:全资子公司、合资企业和战略联盟[5]。战略联盟包括渠道合作、技术合作、海外市场及其他合作。
纵观世界一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都是建立在雄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础之上。而获得这些能力,必须经过不断积累和积极引进学习的过程;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基础是苦练的“内功”,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在“引进来”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走出去”。
(三)国际化动因研究
针对企业国际化动因,樊增强、宋雅楠(2005)[6]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将动因分为传统的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和近期有关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三类(见表3)。
(四)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及管理导向阶段论
依照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对海外环境必须有一个逐步适应以及积累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因而企业国际化遵循渐进式发展模式。相关理论有:约翰逊(Johanson)与瓦德协姆·保罗(Wiedersheim Paul)提出的 U-M(the Uppsala-international Model)模式、美国的I-M(the Innovation-eh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模式、罗宾逊的六阶段理论、安索夫的三阶段理论、小林规威的海外经营五阶段说等。从这些理论可以看出,企业国际化视为需经长时间缓慢渐进而持续深入的一个过程,通常是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全球市场;常见的经营方式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介出口→设立海外销售渠道→海外生产。
企业在其国际化进程中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和相应的三种管理导向:本国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多国中心主义(polycentrism)、全球中心主义(geocentrism)(Perlmutte,1969)[7]。其特征如表4所示。
表4 三种管理导向的基本特征
(五)企业国际化能力影响因素及各阶段应具备能力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RBV)[9],很多学者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总结以往研究,影响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见表5)。
表5 国际化影响因素
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包含四类:环境要素、资源要素、能力要素、潜在要素(陈纯,2007)[10]。具体内容如表6所示。
基于国际化三个阶段即出口阶段、多国经营阶段和全球化阶段的所对应的出口战略、多国战略和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应具备的能力[11]。
1.出口战略。出口阶段最常使用的战略为差异化价值定位战略与差异化市场定位战略配合应用。出口战略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问题。出口战略下应具备的能力有:(1)拥有并保持核心技术的能力;(2)内部流程及功能的管控能力;(3)快速反应能力。
表6 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能力构成要素
2.多国经营战略。多国战略的企业解决的是最大程度满足地区差异化压力,它们必须广泛地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创新以满足不同的国别的市场需求。多国经营战略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满足本地化的问题,即市场本地化和人力资源本地化。多国经营战略下应具备的能力有:(1)新建投资模式下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是企业在海外进行的直接投资建厂模式);(2)并购模式下应具备的能力。
3.全球化战略。全球化战略主要包括全球化市场战略和全球化价值链分工战略。全球化战略的关键问题是适应各地本地化的需求。全球化战略下应具备的能力有系统集成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梳理,有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认识、了解国际直接投资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为分析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与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时的产业选择、企业选择、区域选择做出了指导。但目前的研究是基于企业国际化静态发展下的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基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不同阶段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途径及方法,以及各阶段企业应具备的能力等问题,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理查德·罗宾逊.企业国际化导论[M].马春光,等译.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
[2]冯德连,邵建春,2004.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的选择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7):73-75.
[3]鲁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97-106.
[5]朱立.国际工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98-105.
[6]樊增强,宋雅楠,2005.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评述[J].当代经济研究(9):18-22.
[7]Perlmutter,H.V The tortuous evolu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Columbia Industrial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69,7(4):9-18.
[8]吴晓云.中国跨国公司全球营销战略——理论模型、检验指标及其实证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赵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陈纯.制造企业国际化能力形成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7.
[11]隋建华.我国高科技企业国际化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责任编辑:C 校对:T)
F270
A
1004-2768(2017)05-0157-04
2017-02-27
王娇,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研究部,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田钢,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研究部,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