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晶
摘要:教育、管理与服务是高校学生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在音乐表演类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强化服务意识,把提供服务与思想教育、制度管理有机结合,按类型、层次对受教育对象进行区分,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学生工作 教育管理 服务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1-0109-02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讲话内容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针对性和思想性,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当前,高校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把教育、管理和服务密切结合,相互统一。教育、管理与服务是高校学生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既是学校的教育主体,又是学校的服务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呈现出双向互动关系。实践中,这种工作模式改善了原来单纯管理的工作方式,逐渐转化为教育、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社会形态,以学生的正当需要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的新型工作方式。在音乐表演类,要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取得生命力。比如,针对音乐表演类专业学费相对较高,可以向部分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针对某些学生由于性格原因而出现人际交往问题,可以安排相应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实际工作,把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音乐表演表大学生由于专业特殊性,明显有别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特征。具体来说,他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于考入音乐表演专业的来说,绝大多数同学从小就已经接受专业的教育,并且已经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金钱、精力和时间,这就会导致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二是个性发展多样化。音乐表演类专业要求大学生具有深厚的创新意识、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种特点要求他们不断创造自己的特有风格。他们的个性通常表现得标新立异、强调自我、强烈追求与众不同并且要求突出其自身的创造性。三是价值观倾向于功利化。他们从小就接受专业的教育,这需要一定的投资,使得他们对社会、未来及自身发展的看法不同于常人,比较注重名利。四是个体的道德约束日趋淡化。在西方思潮的日益涌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下,使得他们中普遍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歪曲、诚信意识淡化、团结协作观念缺失等道德方面的问题。正是因为以上几点,音乐表演类大学生往往表现为纪律松弛、我行我素、学习散漫等特征,对学校管理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难度相对较大,需要管理者细心观察和经常性的沟通,并特别注重管理和服务的相结合。
一、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下,继承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并结合新的实际而提出的。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按制度进行管理和按实际提供服务两方面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其目标都是为了育人。为了教育的目的,要运用管理的手段,提供优质的服务。大学生已经是一个成人,对自己行为能够负责,这一点在音乐表演类大学生中尤其明显。
音乐表演类专业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既要完成学校教育和管理任务,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新时期,要把音乐表演类大学教育好,管理和服务必须并重,相互揉合、相互渗透。最终落实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上来。而管理和服务的结合并不会削弱教育质量,相反,会使教育和管理更有效。管理和服务的结合强调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关注的是学生成长的效果,而并不否认教育和管理工作固有的作用。寻求使教育、管理效果更加有效的途径,即希望管理和服务共同作用的效果远远超过只是管理没有服务或重管理轻服务的作用效果。
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专门人才,是音乐表演类专业的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质量面的最显著标志。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新观念,要求现行的管理必须从传统的工作思想和观念中解放出来,构建管理和服务并重的管理机制。新型的工作机制应该把思想教育、制度管理和约束、提供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分层次、分类型区别受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二、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功能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这一思想,就要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起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的意识。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服务,学生的利益就是学校的根本利益。所以,应全心全意做好学生的工作,帮助学生顺利成才,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学校既是学生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服务者,要树立服务第一的意识。
服务是学生工作的定位和方向。从工作内容看,现在很多工作本身就是服务,如大学生勤工助学、学术指导服务、就业指导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公寓管理服务、社团活动服务等。在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在工作中,我们以服务的态度循序渐进地改变和优化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可以弥补传统的教育和管理中所表现出的不足。
音乐表演类大学生需要的是“发展性”服务,“保姆式”的服务并不适合。良好的服务要真正到位,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就需要花精力去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一是注重人文怀和心理疏导。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经常换位思考,工作中倾注感情、以心换心、设身处地、推诚相见。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规律,多进行感情的交流和精神的抚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昂扬奋进的良好环境。二是促进思维创新。在工作中树立开放服务的意识,善于在宽背景下思考和分析问题,借鉴校内外同行先进管理经验,以问题为导向,善于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切入,建立平等理念,做到朋友式接近、平等式交流、协商式尊重、亲人式關爱。三是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要接地气、通灵气、有生气,深入到学生现实生活中,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工作的正向激励和导向作用更加具体化、现实化。
三、推进服务型学生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深化,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思路的创新和方式方法的转型。党组织班子、党员队伍、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建设,都要朝着“服务”转型,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都要落到“服务”上,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追求和行动。要建立健全符合高校特点的服务体系。明确校、院、系三级党组织服务改革发展、服务党员师生、服务社会民生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服务载体,真正把服务落到实处。
注重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社团组织搭建起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平台。所有社团都力求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广大学生服务,通过组织活动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寓教育于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每开展一项教育活动,推进一个项目,皆要把相应的学生社团考虑在内,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或项目中,有始有终,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浓厚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左言宝.大爱与忘我乃教育之本——《平民音乐教育家费承铿释传》读后[J].当代音乐,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