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的美育教学初探

2017-07-18 08:59孙丽鑫
艺术评鉴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学中学

孙丽鑫

摘要:在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美育功能,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下功夫,尤其应该注意对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把握。

关键词:中学 音乐教学 审美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1-0102-03

音乐课程教学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除了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方面,中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1]。而为了更好的发挥音乐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研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找到审美教育与音乐课程教学内容间的完美结合点[1]。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要从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入手,在做好学情分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功能。同时本文分析了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有效性,阐述了如何提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及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就需要将音乐之美充分的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在新型教学模式下,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希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老师共同探讨。师生课堂之外可以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平等、民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要對学生学习质量有所提高,就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学习方面想要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就要求教师不能对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友爱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长江之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对学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微笑和眼神的传递,表达自己的赞赏,对于学的不好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多加练习,通过鼓励的方式使学习氛围更轻松。还有,在课堂后,老师还可以对学生们的喜好进行调查,教学学生们喜欢的歌曲,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兴趣。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于音乐不是中学的主要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往往受到大家的忽视。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学校,家长的重视程度也还远远不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音乐作为非必考科目,要求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但是,音乐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受到音乐熏陶的同时,学生还能获得情感的启发。音乐教师在向学生们教导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时,还要传播音乐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还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兴趣。上课时,老师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委婉批评,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在充满关爱的教学方式中获得成长。

如在教学有关春天景色的歌曲时,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表现那种春天的轻快之美,在课堂的教学的导入环节我就通过播放有关春天的景色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春天的美景的同时思考题“春天到底美在哪儿?”因为学生有了这种感官体验,就会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发现春天的美在哪里。然后结合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和学生一起激情地朗诵:“山青了,树绿了,草偷偷的探出小脑袋,柳树吐出了新芽,小鸟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春姑娘把鲜花撒向大地。”通过这种感官体验以及诵读的诗歌的韵律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春天之美的意境中。在学生获得了这种美的感官体验后,带着对于春天的向往进入到歌曲的学习中。

三、优化教学手段与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入到音乐教学中的设备也更加多元化。电脑音乐系统被大量引入其中,使得音乐的教学更加便利,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学生的音色训练,了解不同的音色对于不同种类音乐唱法的影响,对于中学学生而言,丰富的课堂环境和多变的教学模式,往往更能引人入胜,迅速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音乐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学会唱歌、学会识谱更多时候学会欣赏比掌握歌唱的技巧、乐理等更为重要。而作为中学生,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他们也愿意参与到这种以欣赏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更容易实现,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比如让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通过音乐其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很容易就能够让学生联想到三月夜春江的美丽景色,在欣赏中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边听边跳起来,这样的学习学生真正的收获了快乐,也很好的陶冶了审美情趣、情操。

四、音乐教学的有效评价

(一)教学过程要具有艺术性

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更要让学生学会创造美。比如在《小小足球赛》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围绕“用什么方式才能让歌曲听起来更加具有比赛的氛围?”为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都会提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如让一部分同学唱歌,另外一部分学生充当“啦啦队”的角色带有节奏和韵律地喊“加油!加油!”而教师则完全可以按照学生的意见去实践这样的歌唱表现方式,带着大家一起来感受这种表现形式的实际效果。在实践验证了这样的表现效果后,教师则应该充分的肯定学生的创意,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去尝试创造和创新。

(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学生们对于学习音乐的资质各有不同,再加上后天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音乐技巧的掌握各有差异。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同时还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小型的班级演唱会,学生们通过独唱、二重唱或小组合唱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有特长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乐器演奏,教师可以进行拍照或录视频的方式对节目进行录制,以此作为学生们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的材料依据,达到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效果。当然,老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时候要保障安全,同时还要把控好时长,避免学生太过活跃影响课堂进度。

五、结语

随着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鼓励学生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中学生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显得十分必要[3]。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音乐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更能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归根结底,音乐是属于情感的艺术,需要以美感人,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带来美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鼓舞,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本质。音乐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实现价值观培养目标,更多在课堂教学活动去情感[4]。用情感作为纽带去引领和陶冶学生,使中学生在美的情感体验中,学会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5]。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不同、情感的体验不同,来选择适当的方法[6]。

参考文献:

[1]朱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举隅[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05):165-166.

[2]艾艳艳.浅议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2,(17):241.

[3]王海霞.试论审美教育在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3):54-55.

[4]杨苗.浅谈如何提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卷宗,2016,(07):529-529.

[6]吴的.如何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好家长,2014,(48):233.

[7]周黎藜.新课改视阈下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美与时代月刊, 2010,(01):126-128.

[8]徐滔.多元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傅碧云.心随律动,舞出精彩--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 2014,(05):78.

猜你喜欢
审美音乐教学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