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7-07-18 11:5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脑出血

孙 翔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孙 翔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 探究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CH)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9例HCH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45例,实施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统计2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及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临床效果,并对比手术前及术后1周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较短,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hs-CRP、IL-6、NSE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91.11%(41/45)远高于对照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H患者予以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进一步提高血肿清除率,显著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为神经外科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是由高血压引发的脑实质内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多以突发性呕吐、神经功能缺失、头痛、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及对侧肢体偏瘫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具有极高致残率及病死率[1]。HCH发病急骤,病情严重,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2]。目前,外科手术已成为临床治疗HCH首选手段[3]。以往常用开颅手术治疗HCH,但经多年临床实践证实其具有一定局限性,故选择何种术式治疗HCH仍然为神经外科医师关注重点内容。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凭借其手术用时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得到临床医师认可,被应用于HCH治疗中[4]。本研究选取89例HCH患者,探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06—2016-04收治的89例HCH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9~78(62.34±9.8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5 (3.65±1.32)h;研究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8~78(62.53±9.8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6(3.89±1.31)h。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首次脑出血发病;经颅脑CT确诊为自发性颅内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在1.2 cm以下;高血压病史明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均≥5分;入院时间均为发病6 h内;(2)排除标准:外伤性脑出血、脑干出血者;入院时发生脑疝或处于频死状态者;肝功能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因其他原因(动脉瘤破裂、动静脉血管畸形等)引发的脑出血;纳入研究前3个月内出现脑卒中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及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2组均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对照组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经头颅CT明确血肿位置,避开皮层功能区,于最大出血面积CT层面与接近颅骨最小距离处作约5 cm长头皮直切口,并于切口下方通过钻孔扩大做一骨窗,直径为3 cm左右,随后放射状切开硬脑膜;应用脑针穿刺证实血肿后,沿脑钩或非功能区将皮层分开,直至血肿腔,显微镜引导下最大限度将血肿完全清除,置入引流管;研究组实施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经头颅CT明确血肿位置、中心及大小,标记与血肿距离最近,且无大血管经过位置,作为锥颅穿刺层面;锥开硬脑膜,将血肿中心位置作为靶点,通过电钻穿颅直至靶点,并应用颅骨自锁封闭技术于颅骨上固定穿刺针,将穿刺针留置,钻头拔出,保证封盖密封性;抽出45%左右血肿量后,将约1.5万U尿激酶注入,随后进行引流管夹闭,4 h后予以开放;每日应用1.5万U尿激酶+2.5 mL的0.9%氯化钠溶液冲洗血肿区域,2次/d;若患者病情危重,可直接开放引流管,不闭管;经颅脑CT证实无明显中线结构移位及脑受压表现,且血肿清除80%以上时,停止引流;此时为避免血肿腔内进气,需予以尿激酶冲洗。

1.4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及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临床效果,并对比手术前及术后1周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1.5 判定标准及检测方法 (1)应用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进行评估,共42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严重[5]。(2)疗效判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炎性因子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NIHSS评分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炎性因子水平趋于正常水平,NIHSS评分减少46%~9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及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前改善,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未发生变化,NIHSS评分有增加趋势或减少不足18%。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3)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SE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s-CRP及IL-6水平。

2 结果

2.1 2组手术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较短,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 2组术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2 2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s,分)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91.11%(4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099,●P<0.05

2.4 2组手术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2组术前hs-CRP、IL-6、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s-CRP、IL-6、NSE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手术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s,ng/L)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长期患病患者脑底小动脉易发生玻璃样、纤维样变性及局部出血、缺血、坏死等病死改变,致使血管壁弹性降低,强度减弱,严重者甚至出现微小动脉瘤。当机体情绪激动或遭受过度脑力及体力劳动可造成血压突发性上升等,易导致病变脑小动脉破裂出血,从而引起脑出血。近年来,随着快速提升的生活水平及逐渐转变的生活方式与膳食结构,高血压患病人数与日俱增,HCH发病率随之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7]。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均为HCH常用治疗手段。但研究证实,内科保守治疗仅适用于出血量较少HCH患者,具有一定局限性[8]。因此,外科手术已成为HCH首选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及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术式治疗HCH,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包括传统大骨瓣与小骨窗开颅两种术式。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视野清晰、血肿清除率颇高,且可根据骨瓣进行减压,为HCH治疗标准术式,但其手术用时较长、并发症较多、手术创伤较大,在大量出血、中线结构偏移显著、意识障碍严重及已形成脑疝患者中较为实用。若HCH患者出血量适中,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及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均可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可显著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有效清除血肿,但仍需开颅,因此,手术具有一定风险性。而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则无需进行开颅,一定程度降低手术风险。本研究对比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及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在HCH治疗中的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较短,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较高(P<0.05)。结果充分显示对HCH患者予以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进一步提高血肿清除率。2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91.11%(41/45)远高于对照组72.73%(32/44)(P<0.05),有力佐证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中,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原因在于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手术用时少,创伤小、患者耐受性较高,且术中应用尿激酶溶栓药物可液化血肿,便于血肿流出,有利于血肿彻底清除,且术后恢复较快。脑出血发生后,患者血脑屏障破坏,易出现脑水肿,而炎性反应与脑水肿形成联系密切,而NSE为特异性神经系统蛋白质,在神经元细胞中大量存在,可有效反映神经元损伤程度。本研究中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hs-CRP、IL-6、NSE水平均较低(P<0.05)。提示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中,可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对HCH患者予以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进一步提高血肿清除率,显著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1] 王朝平,吴杰,周敏.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 494-4 495.

[2] 李廷武.CT定位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6例配对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 38(s1):175-176.

[3] 杨晋生,肖铮铮.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4,40(15):1 794-1 795.

[4] 张超勇,滑祥廷,李佳.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常规内科疗法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7):129-130.

[5] 刘振锋,刘江峰,白凯,等.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6):67-70.

[6] 纠智松,仪立志,孔文龙,等.带颅内压监测探头引流管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5):956-958.

[7] 徐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常规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3):1 083-1 086.

[8] 何安邦,周奋,潘德岳,等.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1 937-1 938.

(收稿2017-01-22)

R743.34

A

1673-5110(2017)12-0054-03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