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道刚
丰田车系维修笔记汇总 16
文:范道刚
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维修笔记对故障的分类、工作原理的清晰和车型的把握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对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大有益处。在这里我们对范道刚先生所做的丰田车系故障维修笔记进行刊登,内容涉及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电器和空调,车型涉及该品牌中的大部分系列。希望对广大维修人员能有所启发和参考作用,同时我们也鼓励更多品牌车型的维修人员刊登自己的故障维修笔记,以丰富技术交流的平台。
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丰田普瑞维亚多功能车,车型为GSR50L,行驶里程13万km。用户反映该车在行驶中突然感觉闯了一下,随后仪表板上多个故障灯同时点亮。当时采取的措施是迅速靠边停车,待车辆停稳后,发现发动机无法熄火,且入挡冲击很大,车速表不动。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根据用户所反映的情况,初步判断该车存在控制元件损坏或线路接触不良的问题。试车发现,其动力严重不足,并且所有的玻璃升降器都不能动。升车查看底盘,没有发现拖底或进水的痕迹。检测各控制单元,发现故障码:B2321——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通信中断;B2322——前排乘客侧车门控制单元通信中断;B2323——右后车门控制单元通信中断;B2324——左后车门控制单元通信中断;B2282——车速数据丢失;P0717——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无信号;P0793——变速器中间轴转速传感器无信号;C0215——左后轮速传感器无信号;C1201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C1241——控制单元电源电压异常。
清除故障码后,只剩下P0793。查看中间轴转速传感器电路,未发现异常。测量变速器控制单元到发动机控制单元之间的线路,均导通正常。断开蓄电池负极后重新连接,试车发现车速表恢复了正常,且动力基本恢复正常,玻璃升降器也可以使用。唯一的问题是发动机故障灯还亮着,故障码仍然是P0793。
断开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插接器,用压缩空气吹净其中的灰尘,重新连接后,故障码可以消除,试车发现车辆一切正常。分析认为,该车有可能是在其他地方动过线路,因此产生大量故障码。于是对故障码涉及的插接器进行全面检查。
故障排除:将相关的插接器吹净后插接到位,事后多次回访用户,确认故障彻底排除。
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一汽丰田RAV4运动型多功能车,车型为ACA33L,搭载2AZ发动机,行驶里程15万km。用户反映该车事故修复后无法起动。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试车发现,该车无法用遥控器操作门锁,起动按钮可以打开点火开关,指示灯也呈绿色,但没有起动挡。检测网关控制单元,发现防盗控制单元始终处于休眠状态,发动机控制单元一直没有收到起动指令(图60)。
检查发动机控制单元A12与防盗控制单元E51之间的线路,所有的端点之间都导通正常。为尝试强行重启动防盗控制单元,跨接了诊断插座的TC和CG端子,打开点火开关保持3 min,然后关闭点火开关去掉跨接线。重启防盗控制单元后试车,故障依旧。由于尝试各种方法,始终无法唤醒防盗控制单元,所有决定对其进行更换。
图60 控制单元的状态数据
故障排除:更换防盗控制单元,并做初始设置,试车确认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丰田RAV4运动型多功能车,车型为ACA33L,搭载2AZ发动机,行驶里程12万km。用户反映该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突然失去动力,踩加速踏板发动机没有任何反应。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发现故障码:P0607——发动机控制单元性能异常;C1201——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查看冻结帧数据,故障出现时车速为150 km/h。清除故障码后试车,故障始终无法重现。考虑到故障属于偶发,于是决定让用户在使用中进一步观察。
几天后,用户反映故障重现。检测发现故障码与上一次的相同,只是故障出现时的车速只有30 km/h,由此可见故障出现的外部条件与车速无关。这样看来,有可能是发动机控制单元有接触不良的地方或是受到了电磁干扰。
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该车在前照灯上加装了高压电源(图61)。考虑到加装的产品为不知名的品牌,很难相信其性能的稳定性,于是决定将其拆除后进一步观察
故障排除:拆除加装设备后恢复原车线路,多次回访用户,确认故障已经排除。
图61 加装的高压电源
图62 铜套的磨损情况
故障现象:一辆2010年产一汽丰田柯斯达旅行车,车型为TRB53L,搭载2TR发动机,行驶里程16万km。用户反映该车发动机转速不稳。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试车发现,该车怠速在730~830 r/min有规律地波动。将发动机转速提高后,它仍然在2 300~2 500 r/min波动。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无故障码。查看数据流发现,发动机在怠速运转时,喷油脉宽在2.20~2.85 ms跳变。由此看来,发动机转速的波动是由喷油脉宽不停地变化引起的。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喷油脉宽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呢?
更换火花塞后试车,情况没有任何改变。检查各传感器,发现空气流量计的信号电压在0.05~4.99 V之间跳变。与正常车对比,该信号稳定在2.8 V,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故障点。
故障排除:更换空气流量计,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丰田普拉多运动型多功能车,行驶里程15万km。用户反映该车冷车时发动机有异响。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试车发现,该车在冷车状态下起动发动机后,机体部分有“哗啦”声,但不是很明显。发动机运转一段时间后,响声自动消失。检查润滑油和冷却液,都正常。用听诊器进一步检查,判断声音是从缸体或正时链条等处传出的。
冷车时测量缸压,1缸1.10 MPa;2缸1.05 MPa;3缸1.10 MPa;4缸1.00 MPa。热车时测量,1缸1.20 MPa;2缸1.20 MPa;3缸1.20 MPa;4缸1.10 MPa。缸压正常。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测量润滑系统油压,冷车为270 kPa;热车为110 kPa,偏低。发动机转速提高后,1 500 r/min时,冷车为370 kPa;热车为220 kPa。2 000 r/min时,冷车为450 kPa;热车为300 kPa。2 500 r/min时,冷车为500 kPa;热车为400 kPa。3 000 r/min时,冷车为520 kPa;热车为460 kPa。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该车在正常怠速时,润滑系统的油压偏低,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机械零件的损伤。这样看来,异响应该与零件损伤有关。
对发动机进行拆解检查,发现液压挺杆正常,气门无弯曲变形,正时链条、张紧器和导链板均正常。检查曲轴大小轴瓦,与曲轴的配合间隙正常。测量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数据正常。检查活塞销与连杆的配合情况,发现连杆小头与活塞销配合间隙过大。拆下连杆检查,发现4个连杆的铜套均有明显的磨损(图62)。分析认为,这应与润滑系统油压不足有关。
故障排除:更换机油泵和连杆,试车确认故障排除。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