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玺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刍议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 玺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本文首先从体能是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的基础保障、体能训练能够促进篮球运动员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体能训练能有效增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3方面对高校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从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等方面对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对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效果的提升尽绵薄之力。
高等院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问题;对策
篮球运动是一项西方竞技运动项目,其运动强度较大,因此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要求较高。在篮球比赛过程中,篮球运动员必须随着球而快速奔跑,并且进行各种攻防技术的转换,对高水平比赛来讲,即使体能再好的运动员,也很难打完全场。因此,教练员也越来越重视对篮球运动员体能的培养,假如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体力不支,自然会影响其技术动作的规范性,降低其投篮准确度,增加失误。在高校篮球教学中,也必须加强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要认识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分析当前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制订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1 体能是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的基础保障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战术的运用十分关键,运动员应根据比赛情况来合理选择战术,但是不管采用哪项战术,都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如果在一个队伍中,有任何一个队员的体力不支,都会影响到战术的整体发挥。对国外篮球教学进行分析发现,他们更注重对运动员体能素质的训练,在与国外运动队的篮球比赛中也可清晰地发现,我国运动员往往都会因为在下半场体力跟不上而落后。因此,想要取得比赛的胜利,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1.2 体能训练能够促进篮球运动员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大量实践证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身体素质较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一般都比普通人要好,这与运动员平时所进行的体能训练是有一定关系的。进行长跑、短跑等增强运动员耐力素质与力量素质的训练,都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对运动员的消化吸收、排毒健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免疫能力。
1.3 体能训练能有效增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分析国外篮球运动员可以发现,国外篮球运动员的年龄相对都较大,并且在篮球场上的表现都较好,这主要便是由于他们在平时进行了较为合理、充分的体能训练。但是在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外国运动员相比较短,主要原因便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的体能逐渐下降,即使技术高超,但因为体能较差,也会影响其比赛时的表现。由此可见,只有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不断提高其身体素质水平,才能够不断保持运动器官的活力,进而加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2.1 缺乏针对性
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国高校篮球运动训练中,篮球教师与学生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都不够,许多高校篮球队伍在进行篮球训练教学时,通常都重视篮球战术训练而忽略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许多高校篮球队也没有专门的体能教练,运动队的体能训练也是由队伍主教练来进行指导训练。主教练既需要负责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又需要负责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运动员体能训练效果不好,自然会影响到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高。
2.2 缺乏科学性
分析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发现,缺乏科学性、训练强度不足也是主要因素。训练方式单一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盲目地对运动训练负荷进行调整与限定。例如,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许多教练员只是采用单杠、双杠进行训练;在耐力训练方面也只是采用长跑进行。对篮球运动员训练效果的评定方面,缺乏专业的设备和标准。因为体能训练的方法缺乏科学性,从而使得体能训练效果较差。许多高校的篮球队,通常还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也就影响了运动员训练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提升。
2.3 不够全面
通常来讲,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都需要保证其训练的全面性,并且设定一个准确的训练目标。当前,许多高校的体能训练都运用传统的训练方式,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训练效果欠佳。除此之外,由于重视程度的不足,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时间也不够固定,使得运动员的训练时长没有得到保障。运动员在体能训练后,缺乏准确的检测与恢复手段,这也会影响体能训练的质量。
3.1 加强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
篮球运动训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篮球训练涉及到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体能训练等多个方面。因此,只有确保篮球训练的系统性与有效性,才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在篮球体能训练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与教练员都必须要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运动员应凭借自身优秀的体能条件来更好地应对紧张、激烈的比赛。第一,应科学合理地对体能训练过程进行优化调整,应有针对性地根据运动员的运动需求来对其进行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训练;第二,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体能训练方法,增强体能训练与实践的贴近程度,从而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实战水平,应根据最新的训练理念来增强综合性、高强度的练习,并且积极引入并应用先进的训练器材以提高训练效果;第三,在一般性训练与专项性训练计划的设计方面,也必须进行合理的转化。通常来讲,一般性训练针对的是训练的基础性及综合性,而专项性训练针对的便是运动员某一方面的特殊体能需求。因而,在一般性体能训练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则需要随之进行相应的专项性体能训练,必须区分一般性体能训练与专项性体能训练的主次。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他们年龄都在20~24岁之间,身体发育还没有完全。假如体能训练强度过大,往往会造成运动员身体的损伤,在影响到运动员运动能力提高的同时还会影响其运动寿命。因此,对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进行科学、合理地规范与安排,也是提高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增长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关键因素。3.2 科学、合理地制订体能训练计划
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制订方面,必须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来制订出长期或短期的不同训练计划。因此,要为高校篮球运动员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就必须依靠专业的体能训练教练,需要他们根据对运动员身体状况的了解再结合训练目标来制订。大量实践也已证实,提高体能训练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也能够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针对体能训练的过程,对体能训练的目标进行分解或者联合,细化或统筹,是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能训练的关键。
3.3 对体能训练方法进行改革
3.3.1 力量训练 毋庸置疑,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是确保其各项篮球技术实现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力量训练,不但能够提高篮球运动员肌肉与韧带的力量,而且还能够扩大运动员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减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通常来讲,在1周的训练中,应进行4天力量训练,并且还应连续地进行阻力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在篮球运动期间,则应适当减少力量训练的时间,同时还需对练习强度进行调整。3.3.2 速度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水平也会影响到比赛的胜负。在篮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轻松地将其速度优势转化为滑步、后退等方面的优势,在进行攻防转换时,运动员所具备的速度优势也有利于比赛效果的提高。篮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通常是采用快速跑、冲刺跑及场地跑等多种方式进行。快速跑一般是在速度为100~400m的范围内进行速度的控制练习;冲刺跑则是在50~100m的距离进行快速冲刺练习,冲刺跑更注重的是对运动员瞬间速度爆发力的培养;场地跑则主要是在楼梯、沙地等特殊环境下进行,以提高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能力。
3.3.3 弹跳力训练 由于篮球运动是需要投篮得分的一种运动项目、因此,对运动员的弹跳力也具有更高的要求,弹跳力也成为了篮球运动员各项技术动作准确、完全的一大保障。在比赛过程中,篮球运动员在对自身位置进行调整、各方位移动的过程中,跳起投篮或灌篮的过程中,都必须要借助弹跳力,由此可见弹跳力的重要性。针对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通常是通过针对跳、全力跳、单腿跳及连续跳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的。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弹跳力训练时,应灵活地选择多种训练方法来进行组合练习。其训练过程应尽可能地贴近篮球比赛环境,具有针对性。同时,其训练过程还应具有多样性,以免过于单一的训练方法使运动员产生疲劳与厌烦的心理。针对一些体能水平相对较弱的运动员而言,则需针对这些运动员的实际身体状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总而言之,体能训练教练必须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根据比赛实际情况来合理地安排弹跳力训练,并将弹跳力训练与力量训练相融合,以更好地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充分挖掘出运动员的潜能。
3.3.4 灵活性训练 顾名思义,灵活性训练,自然是针对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性而展开的,使得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轻松自如地对身体进行控制,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技术动作。在进行灵活性训练时,教练员应对多种练习方法进行综合运用。通常而言,篮球运动员的灵活性训练必须要针对其平衡能力、速度素质水平及力量素质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离不开体能训练这一基础性训练,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更离不开体能训练。因此,在高校篮球队训练中,则必须要针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使其能够在比赛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从而促进其比赛成绩的提高。
[ 1 ] 将纯金,董志飞.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运动,2010 (4):111-112.
[ 2 ] 覃雪芹.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运动,2014(11):101-102.
[ 3 ] 张斌.浅谈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问题[ J ].梧州学院学报,2016(3):54-55.
[ 4 ] 徐其波.我国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J ].体育世界,2014(9):93-94.
G841
A
1674-151X(2017)02-02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4.011
投稿日期:2016-12-28
解玺(197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