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成长的“芯片”

2017-07-17 06:16窦桂梅
人民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清华芯片价值观

从“成志学校”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清华附小始终把价值观培育放在首要位置,引导一代代学生“立人为本、成志于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成志教育”使命,清华附小细化了“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改变、审美雅趣、天下情怀”五大核心素养,提出了“健康、阳光、乐学”学生培养目标,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总体课程体系构建之中

2014年11月,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教育教学。

课程体系是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清华附小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在明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如何实现儿童“成志”?如何将“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的教育哲学落地生根?清华附小把五大核心素养具体化为“6+”的培养总目标:一流好品格、一个好兴趣、一生好习惯、一项好技能、一种好思维、一品好审美……在此基础上又细化“6+”关键能力目标:一个好体魄、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技艺、一门好外语……还有“6+”必备品格目标:言行得体、协商互让、诚实守信、自律自强、勇于担当、尊重感恩……我们将人格塑造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凸显“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价值取向。

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优化结构,打造“1+X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课程,是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把“6+”目标落地,我们构建了“1+X课程”体系。“1”为基础,即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尊重学科属性,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X”指由基础课程生长出的个性化、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既遵循儿童的普遍认知规律,又体现学校个性、年段个性及学生个性。“+”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促进“1”与“X”相辅相成,协同发挥作用。

核心价值观如何根据年段特点,富有实效地落实?低年段的“启程课程”中,我们以“人队”为主题,实施系列课程,突出儿童基本礼仪的落实,如友善的微笑、感谢的鞠躬礼、赞美的大拇指;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协商互让、换位思考等。中年段的“知行课程”中,重在诚信培养,如对祖国、学校、班级、家庭的忠诚,与人交往的真诚,有错虚心改的实诚,言行一致的守信等。高年段的“修远课程”中,重在形成志趣并同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敬重、专注、投人。这样,就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适合儿童的方式落实到不同年段的课程中。

细化学科素养目标,构建课程操作系统。

在对学情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学校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要学科做起,制定并研发学科素养目标体系,形成《质量目标指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主权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整合融人学科体系中,并给出实施策略、落实途径等。通过中华经典古诗词吟诵、古代数学和科技成就学习、书法修习……将对祖国的热爱具化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内化、传承和践行。

优质的课程体系使价值塑造和课程学习有机融合,切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作用。2014年9月,清华附小的“主题教学”荣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作为国内课程改革的代表,学校应邀出席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校长论坛,并在论坛上讲述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清华附小的课程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

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夯实价值观教育的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唤好的教育方式。价值观塑造的关键在于融人每一门课程教学。在整体课程构架的基础上,清华附小重点做好经典阅读、体育健康、创新实践等具有引领作用的课程建设,通过突出亮点、抓住特色,带动整体课程质量的提高。

抓好经典阅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经典阅读是清华附小1-6年级的必修课程,通过对国学经典、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让儿童亲近母语,成为有“根”之人。每天早晨7:50分,所有年级学生都会在老师的组织下吟诵古诗文,校园里书声琅琅。2015年4月,在中华书局读者开放日《生生不息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诵读会上,清华附小师生代表进行了吟诵展示。每年4月清华附小会开展主题为“长满书的大树”读书节系列活动,寻找“最美读书家庭”,带动亲子阅读风气。2014年和2015年举办了两届“国际儿童阅读论坛”,向世界展示中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狠抓体育课程,体格、人格、价值观教育并重。清华附小将体育作为核心课程,提出“身体是教育,足球是教材”“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和晨练微课堂,每人一个自主选修项目。每周5节体育课,其中3节是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1节是基于学生兴趣的体育自选课程,学生还可以选修足球、篮球、排球等9个项目。同时,还有1节专门的足球课。足球作为清华附小体育特色,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男女齐上阵。连续举办4届“马约翰杯校级足球联赛”,凝聚团队意识,打造拼搏精神,成为全国校园足球先锋。2015年1月,清華附小足球队受邀到阿根廷进行交流,用足球搭起友谊的桥梁。2015年9月,清华附小足球队又受邀赴英国进行交流。小小的足球不仅成为清华少年健康体格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开展价值观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抓好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每周五下午学校会利用90分钟时间开展实践创新课程,还增加了种植、养殖以及头脑创新思维(DI)、创新发明等多样化实践活动。从四年级开始,每周开设“清华‘一条龙创新实践课”,构建有利于衔接清华附中、清华大学的“一条龙”创新课程。2014年赴美国田纳西州参加国际DI大赛,让学生感受到国际创新的大环境,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

用儿童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真正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清华附小采取了儿童乐于接受的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按照“言行得体、协商互让、诚实守信、自律自强、勇于担当、尊重感恩”六大主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编成每个年级一首《三字口诀歌》并谱成曲子,要求学生人人会背、会唱。例如,三年级《诚实守信三字口诀歌》为:说话时,表如里,讲真话,办实事;做事时,讲诚信,能互动,重品质;交往时,心坦诚,待人物,须真挚;犯错时,虚心改,晓以理,动以行;承诺时,须恪守,言与行,终一致;考验时,有信B义,忠与诚,为宗旨。”一年侧重一个主题,在全校进行歌咏比赛,并在早晨、中午学校广播里循环播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成长的“芯片”。

强化仪式教育。学校坚持“4+1”升旗模式,即每周一进行隆重集中的升旗仪式,周二至周五采取非集中式升旗仪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精神和要求具化为对国旗的热爱,进而达到国家认同。每周升旗仪式上,每个学生都要宣誓,每学期开学典礼教师都要宣誓。这些都成为清华附小的文化,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每年一年级学生加人少先队都举行隆重而严肃的仪式,在人队教育仪式前,每一个学生都要了解队史,了解身边的榜样,高年级学生向一年级学生讲述红色革命故事,在传承中相互影响,共同进行价值观教育。

以艺术化的形式进行历史教育。学校以迎接建校百年为契机,师生、校友自编和自演了原创校史剧《丁香花开》,以艺术的形式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用儿童听得懂、有情感、有情节、有内容的方式感染、带动学生,其中上千名师生、校友参加演出。校庆期间,这部校史剧面向全国及20多个国家的专家、校长进行了3场公演,将价值观教育辐射到全社会。现在,学校已经把校史剧作为戏剧课程的必修内容,并在每年的“迎六一”艺术展演中由各班演出不同片段。2017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清华附小以戏剧为载体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故事,高度肯定了清华附小以艺术为载体“立德树人”的成功经验。

日常化养成教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讲话精神,清华附小在全体师生熟记会背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基础上,将其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形成六大主题养成教育《三字口诀歌》以及养成教育“三三原则”。如仪式活动三到位:着装齐、认真听、知礼仪等,以学生易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指导自己的习惯并接受别人的帮助。开展“百年百天好习惯”活动,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每学期1-6年级都坚持开展“光盘行动”,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偏食、节约粮食。开展百年百天微公益實践活动,在社区敬老爱老,赴贫困地区捐书互动,赴太阳村进行义演交流活动。

由内而外,将友善变成外化的具体行为。

我们提出清华附小师生的三张名片“微笑、感谢、赞美”,每周评选“三张名片之星”,让学生们从小事做起。微笑的脸庞,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感谢的鞠躬礼蕴含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礼仪之邦的修养;赞美的大拇指是相互的鼓励和支持。这些都已经成为家长、老师、学生共同的行为文化。

全员育人、全员参与,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无论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保安、保洁人员,校园中行走的每一个人都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都要熟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将之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文化。

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的理论学习、信仰与旗帜作用,形成了“四个一”:一是“坐下来”,好好学习,领会理论和精神。党总支书记窦桂梅给全体党员讲党课,结合新百年的卓越小学建设,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走起来”,体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清华附小党员和教职工走进圆明园、清华园,在圆明园废墟前重温人党誓词,教职工代表深人革命老区开展扶贫公益支教。2016年,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学校23名党员教师代表“重走长征路”,送教至长征路上的革命老区,将长征的精神带回来,将清华的精神传出去。同时,全校学生共读长征故事,学习长征精神,从红色革命传统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把核心价值观融人课堂中,落实在行动上。三是“讲出来”,只有通过“讲”,才能形成舆论气场和践行氛围。党员教师在国旗下讲话中讲述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让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师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加生活化、教学化;四是“做起来”,清华附小设立“课改党员先锋岗”“安全巡逻党员先锋岗”等,发挥党员对学生、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

带动家长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内化于心,更要通过树立身边榜样,让儿童学榜样、做榜样夕卜显于行。清华附小连续四年评选“十大成志榜样家长”,传递中华好家风,评选结果通过微信等方式传播,不仅影响了清华附小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更在全社会营造了传递正能量的良好氛围。

注重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清华附小校园形成了“七大建筑,十二大景观”,这些景观中,包括施潔(清华大学第一批共产党员)的塑像,也包括朱自清、顾蔚云等民族脊梁的雕像,师生耳濡目染、沉浸其中。每年的清明节,师生为他们扫墓,讲述他们的爱国、敬业故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猜你喜欢
清华芯片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Notes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装错芯片的机器人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植入芯片变身“超人”,挥手开门不再是传说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